分享

傅佩荣:美国苦读四年的经历告诉我:成功不能离开2个字,就是负责

 傅佩荣 2020-10-20

什么是奇迹?奇迹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所出现的机会。

——傅佩荣

一个人为什么不能负责?因为他没有冒险的机会!

要让孩子学习负责,有时候要放手让他自己作决定,而这种决定可能犯错。

我女儿上国中之后,我告诉她:现在长大了,做事要自己负责,以后零用钱改成每个月给一次。

结果她第二天就买了四十本漫画回家。我问她:把一个月的零用钱花光了,中午吃饭怎么办?

她这才回过神来,只好自己想办法。

于是她每天带两本漫画借给同学,同学就分一半的饭菜给她。到了第二个月,她就懂得规划怎么用钱了。

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零用钱,让他学习先作规划,多少要花在餐费上,多少钱可以做什么用?这就渐渐养成负责的态度。

当然,让孩子有犯错的机会可不能太严重,像违法乱纪的事是不在考虑之列的。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从中学到教训,以后才会知道如何负起责任。

我自己也是在人生实践中,慢慢体会负责的意义。

1980年9月,我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学位。当时,我在台大哲学系已经当了两年讲师,学校规定我四年之内一定要念完。

但是到耶鲁大学一查资料,我才发现,文科博士平均要花六七年才能拿到学位,而我一个不是以英文为母语的台湾学生,怎么可能在四年之内念完呢?

别的不说,光是语言要求,就须在两年之内考过法文与德文。

我自知是过了河的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于是拟定读书计划,每天念书12小时以上。

同学们戏称我是“最看不到的人”,因为我只出现在教室与图书馆,其余时间都在宿舍里苦读。老师指定的教材,我从来不敢少念半页。

现在想来,我能顺利得到学位,应该与学习过程中的一次奇迹有关。

什么是奇迹?奇迹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所出现的机会。

我们经常得到机会,但不一定都准备好,只能白白错过,把机会让给人家;如果准备好了,一次机会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这就是我所谓的奇迹。

换句话说,奇迹并不是别人赠与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我第一年在美国念书的前三个星期,上课时一句话都没说,是不能也非不为也。第四个星期就出现奇迹了!

上课的时候,教授进了教室第一句话就说: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哪些材料,其中有一本书《诠释学的原则》,有谁看过?

我听了很兴奋,因为我看过这本书,于是立刻举手,这才发现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举手。

原来,这本书在图书馆只有一本,被我借走了。耶鲁大学规定,凡是教授指定的参考书,一定收在特藏室不准外借,每个人只能在那儿阅读两小时,之后就要让给下一个人。

但这本书被漏掉了,它已经绝版了一百多年,藏在总图书馆里,连管理员都找不到,结果居然被我找到,并且认真读了一遍,还作了详细的笔记。

教授看我举手,有些难以置信,就给我十分钟把这本书介绍一遍。

我的机会来了,奉命照做,教授听了非常高兴,说:“我教书十几年,没见过这么用功的学生。”从此对我刮目相看。

就是靠那一次机会,我改变了系上的教授们对我的印象。我能顺利完成学业,固然要感谢老师们的教导,但若无自己负责的态度,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在困境中往往会问:“是谁让我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我这么用功,为什么……”

我初到耶鲁大学时,也难免抱怨,但是我很清楚:是我自己要到这里来念书的,并且这个挑战终究对我是有利的,这是我为了达成人生目标所选择的道路。

人生就是不断设定目标、不断达成的过程,关键在于目标设定得对不对。人在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角色、责任要分清楚。

最怕当学生时想怎么赚钱;应该工作的时候,又想怎么念书;弄到最后很尴尬,常觉得自己不太顺利,与别人走的路颇有差异,甚至抱怨命运。

有一位朋友,从小患了肌肉萎缩症,到了三十岁时只能蹲着,不能站立,甚至不能坐着。

照常理说,这样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有发展呢?但是他发展得很好。

他经常引述一句名言: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态度不卑不亢,具有自信,就很有高度了。

他四处演讲,还自修英文,还搭飞机去和外国人分享心得。他演讲时直接趴在讲桌上,还未开口,别人就开始鼓掌了。

像他这样的遭遇,还能活得这么踏实,说明他可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相反的,很多人身体正常,长得也很高,但缺乏自信,心灵的生命反而是萎缩的。

没有人可以选择家庭背景与成长经验,因为人在年幼与年轻时都是被动的,被动地接受环境、时代、社会所提供的各种考验。

等到年龄稍长,可以独立思考的时候,就要自己选择目标去奋斗了。

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到了可以主动选择的时候,如果放弃机会,那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在成长之后就要问:下一步该往那里走?目标要怎么规划?这样一来,自我肯定与成长就会成为进入良性的循环。

点击文末右下角 在看,让更多朋友学习傅佩荣教授的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