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君子养源 2020-10-2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产业效益水平、产业市场占有率、产业发展环境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将其集群发展特点与日本光电子产业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促进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光电子信息产业 武汉光谷 产业集群 发展现状
  
  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武汉市的四大产业之一,也是湖北省的重要产业支柱。自2001年由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批准在武汉建设第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化基地以来,“武汉・中国光谷”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据东湖高新区管委会通报,2010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收入1144.88亿元,成为该区首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这也是继汽车之后武汉第二个千亿产业。
  作为国家批准建设的首个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唯一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东湖高新区已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一定话语权。2010年,其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已达到全球第一。通过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2013年,武汉东湖高新区产业规模将超过五千亿元人民币,将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先进产业的集聚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深刻改变国家的社会经济面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规模与产业效益水平
  2009年,东湖高新区继续保持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收入835.6亿元,同比增长27.3%,占总收入的37.72%,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增长的速度最快。与此同时,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增长(见表1)。产业效益水平。东湖高新区2009年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超过了八百亿元,净利润超过了五百亿元,具体经济指标如表2所示。
  (二)市场占有率
  全球光电子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获得了高速增长。由于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十分激烈,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果断积极地参与全球光电子上游产业链的分工,不断扩大自己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如今,“武汉・中国光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中国光通信领域实力最强的科研开发基地和中国最大的IC卡网络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光电子产业中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的行列。
  
  2007年,“武汉・中国光谷”全年生产光纤1200万公里、光缆300万芯公里,占有50%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12%, 在光电器件方面国内市场排名第一。 2009年,其光纤光缆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5%,光电器件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并成功封装出目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人工光源。2010年,其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2%;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
  (三)发展环境
  人力资源。“武汉・中国光谷”是国家及省市重点项目,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已建成约90平方公里。区内集聚了各类高等院校42所、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700 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70多万在校大学生、51名两院院士。光电子信息技术是以尖端科技知识为基础的,而大学和科研机构正好能够为光电子信息产业提供高水平知识型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型人才。“武汉・中国光谷”依靠大学及科研机构为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政策环境。在“武汉・中国光谷”建立之初,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北省政府及武汉市政府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同时,还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许多方面都制定了激励性的政策。由于政府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使得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如今,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基本齐全、技术力量相对雄厚、产业特色较突出的产业体系,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武汉与日本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特点比较
  
  (一)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积极与国外优秀企业合作,整合国际资源。与其它产业集群相比,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非常重视国际化的发展,力争站在国际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整合国际资源,在为自己拓宽了融资渠道的同时,还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武汉・中国光谷”在集群形成中,努力吸引一大批国内外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国际化人才的入驻。武汉光电子企业还非常重视国际化战略,烽火通信、华工科技、楚天激光等大步走向国际市场,在国外设立研发和市场机构,以便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到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考察了解和项目合作,在科技研发和资金筹措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光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武汉光电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与国外的企业合作外,坚持实施自主创新的策略也是一大特点。自主创新构建了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区内产生了很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聚集了一些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2009年,整个东湖高新区申请专利4121项,其中发明专利1751多项,当年拥有发明专利1787项。
  (二)日本光电子产业的发展特点
  政府重视基础建设。光电子产业在全球刚刚兴起时,日本就非常重视其基础建设。日本企业抓住了光电子产业前期产品量小、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还专门制定了科技领先战略。日本政府不但为加强基础研究而投入了大量资金,还在企业税收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光电子产业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支持。正是由于日本政府在早期对光电子基础建设的大力支持,让其抓住了光电子产业前期产品批量小、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才使得其光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并且给光电子产业的启动发挥了强有力的示范效应。
  采用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近几年来,日本光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其光电子产业的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的自主开发与研究。由于日本在技术领域加强了应用基础的研究,很轻松地就将引进模仿提升到了自主创新的高度。日本光电子产业以模仿创新为主,再借助其后发优势与其他发达国家展开竞争,使其在国际上一直保持着光电子产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并且日本严格控制技术出口,进一步确保了其垄断地位。
  
  促进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研究
  首先,政府要制订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资源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集中力量,从光电产业某些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更多领域的突破,实施战略布局。例如在光通信领域中,由于武汉是中国光纤通信顶尖技术和规模化生产的代表,但在光电子的信息化应用领域,不仅用光电子产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通信,还要用光电子产品解决人和机器的通信、机器和机器的通信,即与国家“十二五”重大项目目标一致;要组织力量研究,突破制约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要完善国家光电实验室的运行机制,规范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有效保障实验室的开放运行,努力把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光电研究机构,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成果,为光电子技术的持续创新、重大原始创新打下基础。
  其次,开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研究的关键在人才。政府可以在激励制度建设上大胆创新,吸引国内外光电子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高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研究水平。
  (二)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在制定自主创新机制中对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制度尤为关键。对人力资本最有效的激励就是让他们分享企业的成功,而分享企业成功的方式包括给予人力资本经济性激励和非经济性激励。
  经济性激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薪、津贴和福利等相对固定收入,这些通常是与技术研发人员个人的工作绩效相关的,成为研发人员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另一部分则是股权等非固定的风险收入,这些经济性激励则是与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是由企业成功所提供的一种激励。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在股权等非固定的风险收入部分,这是拉大技术研发人员之间报酬差距的最主要的因素,成为最有效的经济性激励手段。此外,建议政府要制定有力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对企业R&D投入除采取一般的财政、税收支持外,还可以给予具体的研发项目支持,鼓励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费用,掌握高新技术的核心技术。
  (三)加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
  知识产权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中国和国外的差距较大。很多企业对于在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帮助企业发展方面,认识比较模糊,执行中缺乏系统、清晰地规划,对知识产权保护大多停留在企业商标、专利技术的层面,对于研发过程中的产权保护、产权利用方面的工作则尚待完善。因此,在企业创新活动中,要高度重视自己知识产权和专利工作,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随着进一步的开放,今后中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多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纠纷,必须抓紧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重视专利工作,建立专利信息中心,对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专利进行分类管理。要教育员工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全面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四)建立融资服务平台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企业融资成本高,并且融资渠道少的问题。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同时探讨吸引民营资本进入产业基金的运作方式。首先,通过产业基金可以推进光电子信息技术核心领域和前瞻性技术领域的发展、扶植行业骨干企业成长,并通过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引导光电子领域风险投资的发展。其次,还要制定一系列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的政策法规,鼓励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政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担保机构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行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等。只有形成了通畅的投入渠道,才能促进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郝斌.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D].2006
  2.孙文彬.武汉光谷产业集群学习机制研究[D].2006
  3.王斌,陶也青,王龙.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对策浅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4.王希军.中日美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5.张平.基于资源配置的武汉光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2004
  6.卫平,张健.日本与美国光电子科技战略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 (3)
  7.聂海林.有关国家发展光电子产业的政策及经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论文来源:《商业时代》 2011年第2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2/view-345074.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