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坐大牢,一碗鱼汤竟吓出两首绝命诗!

 循迹晓讲 2020-10-21

腾 飞 五 千 年

苏轼在湖州当地方官时,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此时正值熙宁变法。

由于立场不合,苏轼遭到变法派的诋毁中伤,诬告文章中攻击新政,不敬皇帝。

很快京城来的钦差逮捕了苏轼,饱受心理压力折磨的他,路过太湖时差点想跳江。

苏轼和家人朋友还慌忙焚烧了大量的手稿,所剩竟不足三分之一。

酷吏盘问,惶惶交代

苏轼被关进御史台之后,就开始接受审问,惶惶不可终日。

他的每一首诗词都要解释,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写? 

在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不得不写了好几万字的供状,等于给自己的诗词集写了一本厚厚的注释,作为呈堂证供。

御史台还牵连进来29个人,司马光、范镇、张方平,还包括他的驸马哥们儿王诜、弟弟苏辙、大名士黄庭坚等等。

王 诜                                              黄庭坚

这29个人都被指责讽刺新政,诽谤朝廷。

苏轼一开始能咬定牙关,后来的日子越来越长,受到各种辱骂恐吓,万念俱灰,哪一天是个头啊。得了,给爷个痛快,你们说什么是什么吧。

你说我讽刺朝政,OK,我讽刺朝政;你说我辱骂当今,YES,我辱骂当今,你说啥是啥,我认账了。

苏轼在牢里关着,因为不知道最后朝廷会怎么处理自己,就跟儿子苏迈讲,如果没什么事,每天的饭你就给我送蔬菜和肉,如果我大限已到,你就给我送鱼。

现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都引用了苏轼的这个梗。电视连续剧、京剧《宰相刘罗锅》里,都说刘罗锅被关在监狱里也是这么嘱咐家人的,实际上这都是当年苏轼的玩法。

一条鱼吓出绝命诗

苏迈就每天给父亲送蔬菜和肉。有一天因为有事,不能去牢中看望父亲,苏迈就托他一个朋友给父亲送牢饭。

他的朋友觉得苏大学士在牢里受委屈了,天天吃的都一样,太单调了,换个口味,做条鱼吧,就给苏轼熬了条鱼送进去了。

苏轼一看见鱼,额滴个娘啊!看来是大限已到,要完蛋了,命不久矣……

他在极度伤心悲愤的情况下,写下了两首绝命诗给他的弟弟苏辙,诗的名字叫《狱中寄子由》,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一首是这么写的: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就是在这首绝命诗里,苏轼还是表示皇恩浩荡,臣罪该万死。

另一首写的是:

这一首也是在交代自己的后事,大意是我在乌台受苦了,我死了之后魂归何处啊。

诀别诗写完,上面得审。你有没有咒骂当今,跟社会主旋律一致不一致,符合不符合主体价值观,然后才能交给亲属。

才气过人,命不该绝

神宗皇帝看到苏轼的两首诗之后,击节赞叹。尤其第一首“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没有骂朝廷的意思。

而且皇上读了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之后,更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

在苏轼受审期间,也有很多大臣替苏轼求情,其中还有已经退休在家的变法派老干部王安石。

他跟苏轼虽然在政治立场上是敌人,但依然执意向皇帝上书进言,圣朝不应该诛杀名士。

苏轼与王安石

苏轼的弟弟苏辙,接到哥哥的绝命诗之后,更是伏案痛哭,连夜给朝廷上表,表示自己愿意辞去一切官爵,只要能挽回哥哥的性命。

苏轼被御史台审问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连身患重病、久在后宫的太皇太后曹氏也知道了。

太皇太后曹氏(宋仁宗的皇后)

曹氏就跟神宗皇帝讲,当年你爷爷(宋仁宗)开科举的时候,苏轼、苏辙中了进士,你爷爷特别高兴,对我说又为咱们子孙挣了两个宰相。

当年你爷爷这么看中的人,不就是写了几首诗吗,至于这么整他吗?肯定是仇人在背后陷害。

我这个病是越来越厉害了。我不愿意看到你诬陷好人,希望你尽快把这事调查清楚。

神宗皇帝觉得太皇太后都病到这份上了,还对江山社稷这么上心,这么关心苏轼,也更觉得苏轼是冤枉的。

宋神宗赵顼

不久以后,太皇太后病逝了,那就是国丧。国家遇到大丧事和大喜事,都应该大赦天下。

本来神宗皇帝也没打算杀苏轼,虽然有人不断进谗言,皇上还是下令,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桩案子一共牵连了29个人,3人都罚铜30斤,剩下的人罚铜20斤。

循迹小贴士

团练副使:掌管一州或一府的地方武装,相当于是县级的副司令员。

苏轼被抓之前是湖州知州,相当于市长,现在只是给他降官,算照顾了。

罚铜:古代官员要纳铜赎罪。

“其人身为台官,坐言事罚铜。”

——司马光 《留韩吕札子》

宋元以后,单枚铜钱约3——4克,按3克算,一贯钱一千文,就是3000克,3公斤,粗略估算折合今天人民币二三百元。

罚铜30斤差不多是罚1000——1500元左右,这样看来,这个案子的处罚还是比较宽厚仁慈的。

历时四个月,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结束。经历这桩文字狱后,苏轼的名气不减反增,尤其是那两首绝命诗,更是天下传唱,直到今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