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循迹漫画 | 古代饿鬼进化指南

 循迹晓讲 2020-10-21
 

—第50期—

周二、四定期更新 周一、三、五不定期更新

本漫画由小区门口

[李大姐串串香]冠名播出

[观音土制造厂]特约播出

饥荒

草民一般称之为“过粮关”

中国古时的饥荒

往往是天灾与战乱衍生品

而灾乱持续时间的长短

决定了大部分草民的生死

所以

大部分草民的灵魂深处

对食物匮乏的恐惧

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魇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

非常倒霉

脚一滑、手一抖

恰好来到一个王朝更替的末世

而你又不是庙堂之上的肉食者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你要通过几层考验

才能变成一只饿鬼呢?

首先

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

生在一个小康之家

在各路狠人轮番征粮之下

精明的家人

还是偷偷给一家老小

藏了一些余粮

在你省吃俭用下

靠这些家中余粮

差不多可以撑上1-2个月

生活虽然不如之前

但是吃个八分饱还是妥妥的

两个月的好日子

一晃而过

家里人吃的粮食

已经难以为继

次优选项

你就要吃牲口吃的豆饼

豆饼是用黄豆做成

把豆子中的油脂都榨干后

剩下的就是豆饼

当然

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家中豆饼储备还算充足

勉强也能撑上1个多月

只不过

你已经有点面黄肌瘦了

一个月之后

你已经把牲口的口粮吃完了

这个时候

你就要把食物来源

锁定到荒郊野外

在那里寻一些野菜、野果、野兽充饥

唐德宗兴元元年

公元784年

关中地区闹蝗灾

草民们只能到野外捉蝗虫充饥

蝗虫显然不够塞牙缝

像什么田鼠、麻雀、水蛇

除了四条腿的凳子不能吃

只要是活物就可以吃

靠吃这些野生动植物

勉强也能撑上个把月

这时候

你已经衣衫褴褛

饿的脱相了

城池周遭的动物

也不是吃完就能原地再生

过不了个把月

这些东西也吃干净了

这个时候

你就该把目光

从蛋白质丰富的动物

转向淀粉含量高的植物

树皮和草根成了你每日三餐

南宋建炎三年

公元1129年

金兵围攻徐州

在徐州破城前夕

城内早已无粮可食

于是

城内官民

皆屑榆皮而食

这个时候

能吃上榆树皮这种美味

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

树皮毕竟是树皮

在营养跟不上的情况下

你饿的快连走路的力气都快没了

虽然榆树皮和草根

给你续了不少命

但长期吃这玩意儿

有一个缺点

榆树皮和草根粗糙的植物纤维

会在你的肠子里打结儿

然后导致你肠道梗阻

即便你的消化能力一流

这些困难都难不倒你的情况

几个月后

榆树皮和草根也就吃光了

先别绝望

还有一个狠招儿

名曰:易子而食

公元1877年

光绪三年

山西全境大旱

粮食绝收

史称“丁戊奇荒”

在吃完树皮草根后

草民开始易子而食

荒郊没有敢独自行走的人

有了之前吃肉的基础

恭喜你

又有了一些力气

但是周遭一切能吃的都吃完了

吃无可吃的情况下

你终于把目光定格在了“土”上

这种神奇的土

名曰:观音土

崇祯三年(1630年)

陕西饥荒

当时陕西巡按马懋才

在他的《备陈大饥疏》一文中写到

当地人掘山中石块而食

石块就是观音土

这种土质地松软、绵软细化

现在也称做高岭土

口感要比树皮稍好

唯一缺点

就是不能消化

虽然有饱胀感

最后也会因为消化不了而活活撑死

走到这一步

你终于完成了

从人到鬼的整个过程

拓展阅读:

中国古代乱世人口损失率表

吃榆树皮小技巧

1.剥榆树皮只能适可而止,剥一行留一行,不能榆树剥皮而死。

2.刨榆树根的枝蔓,尤其是离树干很远的鲜嫩分支。

3.一人可以平均10颗榆树,如果食用得当,渡过难关不成问题。


《备陈大饥疏》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民有不甘于食石以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则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之者矣。”

更可异者,童穉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更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气薰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臣来之时,已满三坑有余,而数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几矣。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

然臣犹有说焉。国初每十户编为一甲,十甲编为一里。今之里甲寥落,户口萧条,已不复如其初矣。况当九死一生之际,即不蠲不减,民亦有呼之而不应者。官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如一户止有一二人,势必令此一二人而赔一户之钱粮;一甲止有一二户,势必令此一二户而赔一甲之钱粮。等而上之,一里一县无不皆然。则见在之民止有抱恨而逃,飘流异地,栖泊无依,恒产既亡,怀资易尽,梦断乡关之路,魂消沟壑之填,又安得不相率而为盗者乎!此处逃亡于彼,彼处复逃之于此,转相逃则转相为盗。此盗之所以遍秦中也。

编绘:马戏团长看马戏

校对:既明同学

助理:既明同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