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载入史册的平民画家——徐枯石

 山东阿滢 2020-10-21

——读《徐枯石年谱》

书画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流传后世,然而能够身后留名的寥寥无几。有些书画家仗着权势或经纪人运作,价格暴涨,一旦失势或过世,被弃之如蔽履是常有的事。有的书画家过世后,作品价格反而不断攀升,而且还有人为之举办画展,出版画集,乃至成立研究会,说明这位书画家是成功的,是幸运的。徐枯石就是这样一位画家。

徐枯石是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车庄村人。十五岁赴沈阳谋生,后就读于北平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七七事变”后,徐枯石回乡拉起百人队伍,成立了鲁南抗日游击队,自任队长,参加抗日活动。后来队伍解散,经营酒店,支援抗日,后在济南成通纱厂任职工政治业余教员。新中国成立后,与济南部分画家组织成立山东国画研究会。一九五三年加入中国美协山东分会。搞艺术的人感情经历都比较丰富,徐枯石与在农村老家的妻子长期分居,因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感情交流自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离婚后,再与一位改造从良的妓女结合。一九五八年反右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开除厂籍,回原籍监督劳动。从此,一肩背粪筐的老者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他不善稼穑,每日外出拾大粪,然后交到队里换工分。他时常到集市上卖画度日,虽贫困潦倒,但他的画作受人喜爱。

徐枯石夫妇在泰安岱庙

徐枯石拿着自己画的书签和国画到大集上去卖。便有人请他到家里在菜橱门或隐门墙上作画,来换顿饭吃,以此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他的画大都是画在劣质的纸上,请他吃个饭,他就送一幅,许多受赠人也不知道珍惜,用浆糊把画直接贴到墙上。

改革开放后,原单位给他落实政策,搬到泰安居住,后来随着他的作品走向市场,他的日子也逐渐改善。

徐枯石妻子没有工作,徐枯石去世前给她留下了三千多幅作品,徐枯石病逝后,他的遗孀便靠卖这些画度日。

新泰部分喜欢徐枯石作品的藏友组织成立了徐枯石研究会,并在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俗称“大红袍”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徐枯石》。

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以庄重的“中国红”烫金书函为装帧风貌,以宏大的选题规模、严整的出版规制及精湛的编印和设计水准,长期以来,持续而系统地推出了近现代至当代中国画坛各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系列,为推动中国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久而久之,它们被画界和出版社约定俗称美誉为“大红袍”。能入选出版“大红袍”的画家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力派画家。

平民画家徐枯石作品入选“大红袍”系列,一时间,洛阳纸贵,徐枯石的画作升到每平方尺五千多元。

山水留名有遇有不遇,人也同样。艺术家遇到真正的知音最重要,李光星费时五年,写出了《徐枯石年谱》,李光星便是徐枯石的知音。

李光星是新泰文史学者,从事教育工作,一直致力于新泰地方文史的挖掘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羊祜.羊流》《羊流风华》《羊祜年谱》等著作,参加了《记忆柴汶河》《区域文化通览.新泰卷》等地方史籍的编写工作。其实,李光星与徐枯石并不相识,李光星调到徐枯石所在的乡镇工作后,经常听人说起徐枯石,慢慢地,他被徐枯石曲折并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所吸引,他觉得应该让大家都去认识和了解这位被尘封、被埋没的画家,他要写一部《徐枯石年谱》,让徐枯石家乡的人们为有这样一位画家而自豪。于是,李光星开始搜集关于徐枯石的材料及传说故事。

为誉满京师的大画家立传不难,因为关于他的资料充斥各种书籍报刊,只要花费精力去搜集即可。若为长期生活在农村,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的画家作传则没有那么简单了。关于徐枯石的资料只有他自己写的几千字的回忆文章和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申诉材料,还有认识他的朋友写的几篇文章。

为徐枯石作传在有些人看来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一样难以成功,然而,李光星认准了就要去做,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先从熟悉徐枯石的朋友、亲属、弟子开始,一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先后采访了二百余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徐枯石年谱》以徐枯石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他的作品贯穿始终。在每个条目下面,都以相关资料及徐枯石亲友的口述以佐证。

年谱与传记不同,年谱只是资料的堆积,缺少传记的趣味性,然而这部《徐枯石年谱》引用了大量的口述资料,使这部年谱活了起来,不但具有史料性,同时具有趣味性。

李光星写《徐枯石年谱》得到了许多名家的支持,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李苦禅哲嗣李杭等为之题签,美术评论家石寒先生为之作序,《徐枯石年谱》还附录了徐枯石作品收藏研究爱好者及亲朋好友写的回忆文章,更增加了年谱的厚重感。

人生乐在相知心,李光星可谓徐枯石的身后知己,枯石先生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了。

徐枯石是新泰知名画家,遗憾的是我与枯石先生没有任何交集,我在我主编的《新泰文史》杂志发表过几篇徐枯石的朋友、弟子写的纪念文章和徐枯石的画作。我对徐枯石的认知多是来自谷雨的介绍,谷雨是徐枯石研究会秘书长,曾赠我由他们编辑出版的《徐枯石花鸟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徐枯石》,我还应邀出席过“国画大师徐枯石遗作展”开幕式、《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徐枯石》首发式,从而对徐枯石有了粗浅的认识。作为《徐枯石年谱》的出版人,我较早地阅读了这部书稿,从作者采访的二百多人的口述中对徐枯石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作者所做的细致的工作,如果对乡邦文化没有高度重视,对家乡没有深沉的热爱,对徐枯石先生没有真挚的情感,是写不出这部精品力作的。

《徐枯石年谱》的出版,是对新泰乡邦文化的挖掘研究的一大贡献。徐枯石这位从新泰走出来的平民画家将永载新泰史册。

2020年2月4日,正月十一,立春日。因躲避病毒疫情小区封闭第三日。在读书、看电视之余,用手机陆续写完此文。

附徐枯石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