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 近现代巨匠 作品欣赏(28)蒋兆和

 云锦281 2022-03-11

中国画。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中国特有的墨或植物颜料、矿石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中国特有的毛笔为主要工具,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国画,植根于华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历经2千多年,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等等融为一体的完整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造型艺术高峰。

中国画近现代巨匠:(以出生先后为序)

蒋兆和

文章图片1

蒋兆和(1904年—1986年),原名万绥,祖籍湖北麻城,生于四川泸州;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中国最伟大的人道主义画家。美术教育家。有“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开山鼻祖之美誉。

自幼家贫。1920年至上海,曾画广告,从事服装设计,并自学西画。1927年受聘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为图案系教员。1930-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素描教授。1935年至北平,次年返四川开始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1937年春返北平,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并举办个展。1947年受聘于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从教的五十年间,创立了一整套培养和造就现代水墨人物画人才的教学体系,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几十年来,桃李满天下,中国当代画家王明明纪清远卢沉姚有多范曾等人都曾师从蒋兆和先生 。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等。

出版有《蒋兆和画册》、《蒋兆和画集》[10]、《蒋兆和画选》等;发表有《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关于中国画的素描教学》等论文。

蒋兆和作品欣赏

自画像 1982年 80岁

文章图片2

《流民图》 1943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流民图》。巨幅长卷,是蒋兆和的代表作。高7尺、长9丈,100多个不同人物造型。画家以中国画前所未见的雄浑有力的笔触,描绘了宏大、悲壮的历史场面,真实地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倾泄着画家对侵略战争的愤怒,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号。充分体现了画家至真至善的人文 思想和对同胞的挚爱真情。《流民图》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崇高的地位,也确立了他后来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代巨匠,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开山鼻祖的位置。

文章图片9

2017年《蜀山之上——四川现代四大名家画展》。《流民图》原作高2米,长26米。

《卖小吃的老人》 1936年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卖子图》 1939年

文章图片12

《还乡》1946年作

文章图片13

《朱门酒肉臭》

文章图片14

《 流浪小子》

文章图片15

《小子卖苦茶》

文章图片16

《报童图》

文章图片17

《迷途的羔羊》

文章图片18

《街头男孩》

文章图片19

《拄杖老人》

文章图片20

《卖花生》

文章图片21

蒋兆和具有伟大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真诚和善良。他的苦难人生,使他专注于社会底层的平民,他灼热而正直的良心,使他钟情于劳苦大众。他描绘了20世纪中叶处于战乱的中国的落后和贫穷,描绘了社会底层众多平民的生存状况和他们遭受的种种苦难。他的作品是极其珍贵的历史写照。

《老父操琴岂奈何》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耍猴图》

文章图片25

《 战后余生》

文章图片26

《敬老》

文章图片27

《婆婆媳妇》

文章图片28

《百龄老叟》

文章图片29

《老乞妇》

文章图片30

《施舍一个》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阿Q像》

文章图片33

囚徒

文章图片34

给爷爷读报 1952年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新中国成立后,蒋兆和经常表现的题材是小孩和鸽子。表现孩子们在和平年代无忧无虑的童年。蒋兆和曾说:“多少年来我对自己的家世和童年闭口不谈,因为那太少欢乐的童年给我留下的只是痛苦的回忆”。他欣慰于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孩子的快乐恰是蒋兆和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蒋兆和以毕生的精力为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他创新的笔墨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他的审美意趣,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热衷于风花雪月,转化为对社会和生命的现实主义关怀。他毕生“为民写真”,使中国人物画成为反映平民大众生活并为平民大众所共享的视觉艺术。他创作的一系列反映现实生活的力作,已经成为百年来中国历史变迁的珍贵见证。

马连良《赵氏孤儿》 1962年

文章图片52

《朱屺瞻肖像》 1972年

文章图片53

《屈原像》

文章图片5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蒋兆和为历史和现代人物画像几十幅,幅幅皆精品。他说:“我画历史人物,不是要逃避现实生活。……画古人,看他当时与国家、与民族、与人民的关系,有利于激发现代的青年,教育青年一代,要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使青年一代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要有所知”。肺腑之言,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的家国情怀。

张仲景像 1976年

文章图片55

李时珍深山问药 1976年

文章图片56

太白沉思 1979年

文章图片57

太白迎春 1979年

文章图片58

临清波而赋诗 1979年

文章图片59

杜甫像 1980年

文章图片60

《曹操》

文章图片61

《李时珍》

文章图片62

东坡行吟 1980年

文章图片63

国乐大师蒋风之像 1981年

文章图片64

新诗改罢有长吟 杜甫句 1981年

文章图片65

龚自珍诗意 1982年

文章图片66

杜甫思念李白诗意 1985年

文章图片67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像

文章图片68
文章图片69
文章图片70
文章图片71
文章图片72

蒋兆和是“五四”运动以来极具变革思想的艺术家,是徐悲鸿写实主义绘画体系的重要实践者。在徐悲鸿先生的影响下,他集中国传统水墨技巧与西方造型艺术于一体,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架构全新的笔墨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文人画的审美情趣,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人文关怀,呼唤社会良知和仁爱精神。

文章图片73

蒋兆和晚年钟爱画鸽子。他亲身目睹并经历过战乱和苦难。他热爱并珍惜和平环境。温顺漂亮的鸽子,象征和平;梅花翠竹,寓意富贵平安。这些,都凝聚着老人浓浓的爱,寄托着老人深深的祝福和祈盼。

文章图片74
文章图片75
文章图片76
文章图片77
文章图片78
文章图片79

蒋兆和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毫不掩饰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开启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他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创立的中国画造型基础课和水墨人物画的教学体系,直接培养或影响了一大批卓有成绩的人物画家,被尊为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不仅充实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也受到了世界的瞩目,成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