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江口西岸珠中江,经济体量是深莞三分之一

 邹蓝茶座 2020-10-21

珠江口西岸珠中江,经济体量是深莞三分之一

深圳的区域经济合作研讨会

故人暨南大学杨英教授来电话,邀我出席1118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发展论坛·2016 新常态下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研讨会。杨教授长于研究粤港澳经济合作问题。我正想多了解这方面的进展,于是一口答应。

过几天才明白,这个会是中国致公党发起,与广东省政协合作举行。杨教授则是致公党广东省的副主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致公党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先生也会出席会议。而且这个区域经济合作会议多年来由致公党主办,在多省轮流举行,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也是中国致公党作为参政的民主党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具体贡献。

因为杨教授侧重研究粤港澳合作,这个话题我研究不深,因此就选择了珠江口东西岸经济合作的话题。正好前一阵到江门的台山市做了个调研,而且中山珠海也不时去,对于珠江口两岸发展的落差,有一些实际感受,也有一些理论上的认识。

2009珠三角东西岸各市GDP,深圳市 7806亿元,东莞市 3710亿元,两家合计11516亿。而西岸三市,中山市1409亿元,珠海市 992.1亿元,江门市 1355亿元,三家合计为3756亿。不算广佛同城,因为广佛在珠江口上方,横跨两岸。

这样一算,珠江口西岸三市与东岸两市的差距是7760亿,差不多是三分之一。

2015年,这个差距依然是三分之一,但是绝对数字大了好多。

深圳市17502.99亿,东莞市5490.02亿,合计22993亿。而中山市3010.03亿,珠海市 2024.98亿和江门市的2240.02亿相加,是7275亿。这是6年前的深莞两市合计数字,与现在深圳东莞两市的合计差距为15718亿。

为何落差这么大?除了澳门对珠海特区和珠江口西岸地区的辐射力远不如香港的初始原因,在深圳东莞高速发展后的次生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珠江口地区两岸的交通极其不便。

东莞与中山之间有虎门大桥可沟通两岸,但此桥交通流量超饱和,以拥堵闻名,堵车15公里,40公里常见。有时3-4小时都过不了桥。

深圳东莞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企业向外转移的压力逐渐加大。土地面积的紧张是深圳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连带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也随之上升。

本来企业外溢的方向也可以有珠江口西岸,但是因为交通不便。深圳产业转移主要有向北和向东两个方向。根据学界老友,深圳前副市长唐杰教授与我一同参加的致公党这个会议上公开的一份研究,深圳企业转向粤东投资的,占深圳企业在广东省内投资的56.9%,转向粤北的占13.8%,转向粤西的只占2.9%

由此可见,如果交通状况改善,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经济互补性合作,必然会大大加快。而已经批准并且动工的深圳中山公路铁路大桥,在如此进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深圳茂名铁路即将开通,沿广东西部沿海通往茂名湛江。这样的话,要素向珠江口西岸的流动,就更便捷。

至于现在在建的港珠澳大桥,因为走向以及国内大陆,香港与澳门三个海关区之间三地三捡制度制约,对于沟通珠江口两岸的经济合作交流,我觉得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

港珠澳大桥的事,下文分析。

会后,代表们奔波一百余公里到汕尾的海丰县,实地看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状况。顺便说一句,中国致公党也在促成这个特别合作区的建设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也因此,万钢副主席在大队人马到达之前,已经先行到这里看过。

我惊讶的是,在深圳建设的基础上,这个深汕特别合作区面积300余平方公里,按照建成时有80万到100万人的城市远景构想,这基本上是再造一个深圳原来的特区。看了几个展示的项目,无人自动船,往返航程可达1500公里,可用于海洋工程,旅游,海洋环境调查,海上救援等。柔性太阳能电池片,可以缝制在野外服装上,帐篷上,背囊上,供野外人员有基本的照明以及携带的电器用电。还有航空发动机的高温涡轮中的叶片等。基本都是新的投资项目,而不是深圳转移出来的项目。这体现的是高新技术含量。

深圳安排来的投资,汕尾出的地。在上级政府GDP考核导向下,这个合作区的利益分配模式如此,GDP倒三七,深圳七,汕尾三。我估计是汕尾不想要那么多,因为鞭打快牛前提下,一下子提高很多,以后会很被动的。实惠的是利税五五开。

参加这个会,学术上有收获不说,还有一个机会实地看看深汕合作区的进展,觉得很值。

2016-12-03

题图,深圳东部大梅沙岸边海景,2016年10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