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2浙东唐诗之路

 邹蓝茶座 2020-10-21

浙东唐诗之路

有几年我住北京南三环刘家窑,骑车经常在二环的玉蜓桥、永定门桥、木樨园一带经过。真没想到,永定门桥是从北京到福州104国道的起点,在木樨园与三环的交叉则是第一个重要交叉口。更没想到的是,这段路在浙东上虞到天台一段,就是古代著名的唐诗之路。

2010年,在天台完成台州发展战略调整的调研后,我们经新昌、嵊州、上虞、绍兴到杭州萧山机场。后来查资料才明白,我们无意中走了古代的唐诗之路。所谓唐诗之路,自古城绍兴出发,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洲、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

唐朝以来,我国众多古代文人游历中,被这条路上山水古迹所陶醉,一路留下大量名篇佳作。据说唐朝诗人群体中有432人到过这一带,其中有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贺知章、骆宾王、元稹等。

世人将之命名为“唐诗之路”。当然,命名时唐朝早已过去。不过“丝绸之路”这名词也是19世纪才有的,而且是德国柏林大学校长里希特霍芬命名的。这也是我们继承下来的一份独特文化地理遗产。

唐宋时北方和西北方向的文人南下东来,多从绍兴出发。而我们则是从古人的终点出发,到达他们的起点。方向反了过来,不过走的地方还是一样的。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开始几句就提到了新昌天姥山和天台的天台山。

实际上,天台和天姥大概是两县之间没有任何隔离而连为一体的。至于唐朝老李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以及老杜的《壮游》诗,“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说到的剡溪,正是曹娥江的上游。

新昌大佛是个古迹,更有雪夜访戴的故事。《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古代名士的潇洒和率性。

浙江上虞,我只知有白马湖畔春晖中学,其他一无所知。资料说,早期的春晖荟萃一大批名师。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刘薰宇、匡互生、杨贤江、范寿康等先后任教。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叶圣陶等来讲学、考察。

路经嵊州时我知道这是越剧之发源地,其他也是一无所知。不过越剧因何而发源在这里,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肯定有研究头。

绍兴就不用细说,大家都知道。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现在经济高度发达。

2小时高速路赶了唐诗之路的全程,自然跟唐朝诗人感受不同。他们悠闲从容走个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我们则匆匆赶路,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那些诗情。

城市白领们日常生活有无数的忧虑,下岗啦,供房贷啦。可能有的忧虑到失眠。而唐朝诗人们,基本都没这些忧虑。也只有老杜替小白领们担忧过房子问题,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啦。那还是仗义执言给别人说话。他自己好歹在成都有个茅草屋可以对付。古代文人物质生活简单,精神生活丰富的那种日子,与现在白领确实大大不同了。

虽然走的匆忙且毫无诗意,不过浙东唐诗之路,走还是比不走收获大。

     题图,天台县,天台山国清讲寺。这个寺庙方丈很不一般,他不想收门票。碍于地方当局的面子,当时只收5元的门票,拒绝了园林旅游部门要涨价的提议。听说现在不收门票了。不知确实否。

现在谁敢直饮路边山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