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诗人为何很少到苏南

 邹蓝茶座 2020-10-21

唐宋诗人为何很少到苏南

连续三篇,谈苏南历史地理。

在印度旅行,有一条公认的黄金线路:新德里、阿格拉、斋普尔。新德里是首都,本身也有重要景点。北方邦的阿格拉则是泰姬陵与红堡所在地。拉贾斯坦邦的斋普尔则诨名粉红城Pink City,城外山上有大型城堡。我算走过。

这条旅行线路,在中国相当于苏州、上海、杭州这条线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生活稍有改善,全国各地人出门旅游,首选就是江南这一线。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改革开放40年之后,苏南依然是国家的黄金旅游区。

2016年国家级旅游景区游客统计数据,当年全国接待游客最多的旅游景点是江苏无锡太湖,以6038万人次位居榜首,其次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的有富春江、南京钟山;2000万人以上的有西湖、白云山、黄果树。富春江有一大段在杭州。

唐朝就有杭州、绍兴、嵊州、新昌、天台的唐诗之路诗人浙东游历线路。现在同属一个文化区,而且风光在同一等级上的苏南,除了润州(镇江),常州、苏州出生或居住的诗人,真没多少唐宋诗人留下过对苏南各府县的诗句。喜欢到处游历的唐宋诗人,尤其是唐朝诗人,似乎都避开了苏南的苏锡常地方。

润州是现在的镇江,含丹阳和句容,金坛。常州含现在的武进、溧阳、无锡包括宜兴和江阴。原来还有松江府,现在上海的土地,都是江苏松江府切割出去的。陈云出生时地名是江苏青浦,19494月新政权设立苏南行署,松江还在苏南;之后就变成上海青浦了。

江南的苏南太湖平原,与江南的浙江北部中部,在唐宋文学上的差异如此之大,看看唐宋词就知道了,在苏南创作的,写苏南,走到苏南的寥寥无几。

以李白为例。多么豪放不羁到处游走的一大牛,走的地域跨度非常大,但是就缺了苏南常州,无锡、苏州一片。而江南的浙北浙东一片,他也走了唐诗之路。从杭州经新昌天姥山到天台。

李白以一首新昌天姥山的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标记了他的唐诗之路行旅。据史料记载,《全唐诗》中总共有400位唐代诗人曾经来过新昌,也就是走过浙东唐诗之路,占到《全唐诗》中2000多位诗人的五分之一。唐宋时期,现在的所谓苏杭,当时只有杭,没有苏。

我一直有嘀咕,李白在安徽皖南留下的遗踪很多。很奇怪的是,他在紧挨着皖南的苏南遗踪却很少。安徽马鞍山有采石矶,据说留有李白遗迹。李白在安徽芜湖留有一诗名曰《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考证李白部分诗中涉及到的地名,邻近安徽南部的苏南地区,只有三个:溧阳,今溧阳县;瓦屋山,属溧阳;丹阳,今丹阳县。而属于今皖南的则非常多:池州,青阳、宣州、广德,当涂,泾县。这些县下的不少景点景区,李白都提到甚至留有诗章。

为什么李白到了临近苏南的皖南地界,却很少提到苏南?这个问题以前我从未考虑过。有一次火车从皖南到南京走了一路,就有了嘀咕。

李白(701762)生活在8世纪,他的足迹,到溧阳丹阳的茅山一带不再向东南去了。如果仅仅是李白对太湖平原苏南地区没有多少兴趣,那么为什么唐宋诗人,也同李白一样,很少有在苏南现在的太湖平原一带转悠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李白没兴趣的,备不住刘白,赵白有兴趣呢?

查唐代大诗人的游历,到江南的,大多数是到浙北杭州湖州以及浙东地区,除了苏南籍的,很少有到苏南的。宋朝就是到南宋时期,首都定在杭州了,苏南去的人还是很少。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人们不想去,还是人们无法去?或者两个因素都有?

这是(一),还有(二、三)

题图,祁连山。

     两个广东人与近现代新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