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景华要方》学习中医临床(五)郁证方】

 昊晟堂 2020-10-21

郁字,有积、滞、蕴结等含义,即郁滞不畅之意。凡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统称之为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等为主要症状。

摘自《景华要方

郁证历史沿革

郁证一病名,在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中,首先采用郁证作为病名。

早在《素问・六元正纪论)就说:“郁之甚者,治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五脏五气之郁为后世称“五郁”之说。《灵枢・口问》曰:“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指出郁证日久,可引起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机不和而引起各种疾病。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有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两种证候。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又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至今治疗方药一直沿用。

隋代《诸病源候论・气病诸侯》说:“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指出忧思会导致气机郁结。

金元时期,郁证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病症来论述。如《丹溪心法1六郁》已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创立了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之六郁学说。并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方剂,至今仍在医疗实践中应用。

明代王履《医经溯回集・五郁论》说:“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书中明确指出:“感受外邪及情志郁结,都可以致郁。”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郁门》说:“有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筋痿气急,有似虚证,先当开郁顺气,其病自愈。”指出体质素虚是郁证发病的内在因素。《景岳全书・郁证》说:“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张氏着重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三种郁证。并对治疗郁证的方药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补充。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说:“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变,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并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充分强调精神治疗对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对郁证应用活血化瘀的理论进行了阐发。

摘自《景华要方》

03

郁证含义和辨证

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在金元以前所指是广义郁证,包括外、情志因素所致的郁在内。明代之后,所论的郁证是以情志不舒为病因,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之郁,是狭义之郁证

郁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以肝、脾、心三脏受累为主,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阴阳失衡,气血失调。

郁证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按病因辨证和脏腑辨证的方法,分证候类型进行调治。分为肝气郁结、气滞湿困、痰气郁结、气郁化火、气郁血滞、气滞食滞、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肺阴亏虚、阴虚火旺。

摘自《景华要方》

郁证处方


方1:理气开郁汤

组成:乌药15g,木香6g,郁金10g,柴胡6g,白芍10g,枳壳10g,香附10g,半夏10g,陈皮10g。

用法:水煎服,或配用越鞠丸。

功效:理气疏肝解郁。

主治:郁证。临床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闷胀,或胸胁疼痛,或嘈杂吞酸,或性情急躁易怒,或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或咽中不适,似有异物等。舌白薄,脉弦滑或弦数。

临床加减:急躁易怒者加珍珠母、生铁落;心烦易怒者加牡丹皮、栀子;心烦口干而苦加黄连、吴茱萸;咽中不适加川厚朴、半夏、苏根;嗳气频频加旋覆花、代赭石;呃逆者去郁金加公丁香、柿蒂;痰多且黄者加黄芩、瓜蒌;头痛者加川芎、蔓荆子;两胁疼痛者加丹参、延胡索;睡眠不宁者加夜交藤、合欢花;眩晕者加钩藤、天麻。

按语:郁者,滞也,不畅之意。郁证以《黄帝内经)五气之郁和朱丹溪的“六郁”学说为依据。同时因情志不畅,气郁不伸,郁证日久,导致五脏气机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多种疾病。正如《灵枢·口问》曰:“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郁证初期,关键是肝气郁结,气郁不升,气机失和,故治疗上宜疏肝理气,使周身气机流畅,脏腑功能健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治疗证实者,除开郁理气外,当根据临证情况,是否兼血瘀、湿滞、化火、痰结、食积等,而分别采用理气、活血、祛湿、降火、化痰、消食的方法进行调治。

摘自《景华要方》


方2:镇静开郁汤

组成:乌药15g,香附1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生铁落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浮小麦15g

用法:水煎服,生铁落、生龙骨、生牡蛎先煎20分钟。

功效:解郁安神,益气养血。

主治:郁证。临床见胸胁憋闷,脘痞腹胀,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气懒言,四肢倦怠,头晕神疲,精神恍惚,心神不宁,睡眠不安,心烦易怒,咽燥舌干,自汗,或盗汗。舌淡苔白,脉弦细或细数。

临证加减:咽燥舌干加沙参、麦冬;心胸郁闷加郁金、木香;脘腹胀满者加川厚朴、半夏,或吴茱萸、干姜;睡眠不安者加夜交藤、合欢花;心悸、精神恍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心悸胆怯者加远志、磁石;头晕加天麻、半夏;头痛加川芎、白芷;汗多者加五倍子、麻黄根。

按语:郁证是由情志内伤引起的病变。初病体实以气滞为主,常与血瘀、湿邪、痰结、食积,化火相搏为病。久经不愈,则由实转虚,随其气机失调,影响脏腑,损耗气血及阴阳的盛衰而形成不同的病变。出现脏腑的正虚,或正虚邪实,或虚实夹杂的证候。在治疗郁证上,以理气开郁的原则,根据损及脏腑和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情况而补之。对虚实夹杂者可据虚实的偏重酌情调治,方可提高疗效。

摘自《景华要方》


方3:养心开郁汤

组成:甘草10g,小麦30g,乌药15g,郁金10g,石菖蒲10g,生白芍10g,百合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茯神10g,合欢花30g,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龙骨,牡蛎先煎20分钟。

功效:理气开郁,和中缓急,养心安神。

主治:临床见精神恍惚,焦思苦虑,多愁善感,悲忧善哭,不能自主,时作欠伸,情志抑郁,所欲不遂,在精神、行动、饮食、坐卧等方面不能自主。易怒,易烦躁,自汗头昏,短气乏力,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甚则言行失常,有时状若邪祟状态,或厌食不语,状若木僵,或四肢抽搐,发作无定时,发作时间长短不一。苔薄白,脉弦细。病状轻重不同,但均可自然恢复。

临床加减:阴虚者选用生地黄、当归,或石斛、枸杞;痰甚者选用半夏、茯苓,或瓜蒌、陈皮;瘀血阻络者选用丹参、赤芍,或桃仁、红花;心悸怔忡者选用酸枣仁、柏子仁、磁石;多梦易惊者用远志、珍珠母;虚烦不眠者加夜交藤;口干咽燥者选用沙参、麦冬,或桔梗、天花粉;虚火上炎者加牡丹皮,或栀子,或生地黄。

按语:本方主治脏躁,属郁证范畴。在《金匮要略》谓“脏躁”多发于女子,甘麦大枣汤主之。多因肝气郁结,气机不利,久郁营血渐耗,导致内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亏虚,内热化燥,或七情内伤,久郁伤神,临床有躁急之征象,相当于西医之癔病。常用镇静剂或睡眠疗法,其疗效尚不能十分满意。中医根据临证辨证施治,拟用滋阴、养血、安神、解郁为主的方法配合心理调治,若运用得当,往往能有显著疗效。

摘自《景华要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