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胖:穷人家的孩子到底要不要梦想?

 靠你了谭胖 2020-10-21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兴趣跟职业相符合。

所以纠结的人多数还是不承认现实:

赚钱跟梦想冲突吗?


这两天有个朋友,两口子为了孩子的报考志愿吵得很凶,甚至大有离婚的架势。

一个希望孩子秉承自己的想法报艺术类专业,一个则坚定地表示嫌弃,觉得艺术类专业出来后不挣钱。

确实,朋友夫妻两都只是工薪阶层,上有老下有小,没有什么殷实的家底。而在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才忽然发现孩子喜欢的居然是美术!一面欣喜地觉得自己那么多年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没白费,一面又比较懊恼:

这玩意学好了出来能赚钱吗?



01 大多数梦想是盲目的


成年人的一般标准只是身份证上的年龄标识,成年与成熟却是两回事。

现今物质条件丰富的时代,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意识,不得不说一部分人是变相地从孩子身上找寻自己曾经失落的梦想。


如那位坚持自家孩子报考艺术专业的朋友,自己其实也有顾虑:

“我让他学那么些年,也知道学费特别高,还不包括每个学期要用的纸张和颜料,这些都不便宜,我大概现在能咬咬牙负担得起,我心里知道他喜欢,就让他学,我倒不在乎他将来赚多少钱回报我们,也不担心他将来在美术方面有没有成就,只是觉得他现阶段开心就好了。”

我不敢妄加否定他的想法,只觉得这样的家长真的很爱孩子。

因为一般人并不了解他的际遇:幼时失学,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曾经也爱讨一些笔墨纸张画画,小时候的画还在班里拿过奖。这么一个人进了工厂一做几十年,组建家庭,当发现孩子也爱画画时那种欣喜我也是看在眼里的。

且不论真的有没有天赋,可能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曾缺失的跟孩子重叠在一起了。

他身上是不是有很多类似家长的影子?

因为我每次同别人聊起孩子的教育时,除了听到的成绩、将来的深造之外,最多的大概就是兴趣爱好了。

他们心里想要的,更多的是在一个人身上找到另一个自己。



02 接受现实需要很长时间


我还有一个做国际贸易的朋友,小时候绘画也特别棒,上大学考的也是美术系,住的是双人间宿舍,用的是专业的工具,然而等毕业出来后才发现吃不上饭。

用他的话说:“画画要成名就是变现,但除非胡子拉碴的时候,或是自己真的有天赋。同一般人比我确实绘画不错,但跟那些大师比,我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无数次碰壁之后倒是认识了一些其他领域的朋友,于是跟着学着做外贸,这才赚了点钱,有时候想想,可能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年也浪费了很多钱。”

这个朋友的家境还是属于小资,父母的家底也比较丰厚。他尚且还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么对于其他家境普通的人呢?


在社会上,能支撑一个人梦想的除了信念以外,还要有过硬的天赋和比较丰厚的物质基础。至少在我所看到的很多已经成功的人身上,对自我清晰的认知和懂得取舍是一项基本特质。

不信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每年文秘专业和艺术类专业毕业后按五年为一个时限计量,五年后还能坚持下来的人群比例有多少?

天赋、门路和运气,缺一样都不行。

不信你问问身边的朋友,十个人里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跟所学的专业不符,尤其是文科生。不是不能坚持,而是出路太渺茫,看不到希望。

成功的人大可以谈自己的成功学,普通人也可以,例如某乎上的人均年薪百万,但这终是一种形象包装,在所学领域里碌碌无为的终究是占多数。



03 脱贫比爱好重要


我比较欣赏能及时拐弯懂得止损的人。

不浪费现有的资源,懂得利用这些资源来助力成长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这里并没有嘲弄梦想,只是要量力而为。


快进的时代,因为自己的梦想拖累家人甚至耗费光阴都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相比之下,坐在豪华的办公室里拿着画板跟别人诉说曾经的理想,和啃着馒头一事无成还自我感动相比较,当然是前者更值得人尊敬。

毕竟,这是个慕强的时代。

强大之下对于舍弃的追忆,怀念的同时也会掺杂着一丝不屑。总归会想“还好当年没有……”

有的人对于选择永不后悔,有的人则一直在后悔。

而大多数人的平庸在乎始终无法认清相对比梦想,什么更迫切更重要。

如果回到上文的开头,我也会跟那位朋友说:“你先认真考量你家孩子到底是不是这块料,如果真的得失心不强就让他学,其他的,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只要他将来不后悔就行。”

要是能坚定地始终朝着自己的理想迈步往前走,诚然是一件幸事。

否则,止损,从新开始一定是更好的选择。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