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节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昵称C95uyiRv 2020-10-21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罗老师,我明天又要去内蒙了……我不晓得要怎么感谢你……希望你在宣传部的新工作一切顺利……”挂了电话,我又一次沉到了回忆里。


认识他是偶然中的必然。

感 触

2011年9月,我如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任教于昭化区射箭乡小学。

“罗老师,常新月还是没来。”班长再次报告。
开学几天了,怎么还没来呢?在几天来无数次尝试后,电话终于接通了,声音很低沉:“新月病了,在住院,可能要手术……”。我放心不下,决心次日去广元看看孩子。谁知,第二天,门卫老师领我见到了常新月。一见我走近,她瞬间埋下了头,但她那哀伤而清瘦的脸庞,那红肿着泪花点点的双眼瞬间触动了我。我一把搂住她:“你是常新月?说是你病了,怎么就来学校了?来,快让我看看!”

她没有说话,头埋得更深了,细碎而凌乱的头发飘散下来。“你一个人来的?爸爸呢?”她依然没有说话,我清晰的感觉到她的抽搐和努力压制的呼吸。“别怕,我是你的新班主任老师,就当我是你的姐姐,告诉姐姐,怎么回事,好吗?”“老师,对不起,我没有生病,是……是爸爸没有时间没有钱送我来学校……”许久,她终于开口了,声音极低,纤细的手紧紧攥着一个脏兮兮的布袋。布袋里是一些教材和作业本,没有餐具、没有床上用品。

一个10岁的孩子就这样独自颠簸几小时来学校,怎么会有这样的父亲?!安顿好小新月,我再次拨通电话“你怎么这样?为什么都不送她来?为什么要骗我说她病了……”电话那端支支吾吾,我的心五味杂陈。那时我才22岁,一股浓浓的母爱却油然而生。


“唉——我那弟弟就是不争气,孩子无辜啊,可怜呐——”常新月的大爸在电话中不住的叹息,我也阵阵揪心。通过走访她的二爸我才知道她父亲因轻易替人做担保而欠债累累,当下在广元某酒店打工,所得工资用于抵债,家里没有其他收入,生活艰难。果然,不久我就得知小新月周末一个人在家,甚至吃不上饭。我亲自去了她射箭乡笔架村二社的家里。房屋未修建完,屋内没有什么家具,极其简陋,不见柴米油盐的踪影。听邻居说下雨天会漏雨,冬天寒风凛冽……家里的困顿景象、小新月消瘦的模样总是在我眼前一遍遍浮现,我得做点儿什么。

感 化

我愈加想“会会”这个叫做“父亲”的男人。

他在新月很小时就离异了,孩子归他,可那几年他总是在广元“风花雪月”“醉生梦死”,给予的女儿关爱极少,后来败光家财为谋生计到处奔波,曾将女儿托管,年幼的孩子长期缺乏亲情滋润,开始沉默不语。后来,被寄养在亲戚家,敏感的小新月似乎早早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凄凉,性格愈加孤僻,加之他对孩子不管不问,一年后亲戚不愿再看管。小新月彻底成为了一个人。难以想象大家翘首以盼的周末她忍受了怎样的煎熬,难以想象在学校总是埋着头、捂着脸、弯着腰的她对于温暖是怎样的渴望。

跟他通话成了我的必备工作,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劝诫、安慰、鼓励……慢慢地,他开始向我敞开心扉,倾诉苦水,无话不谈……

寒假时,我再次约见了他,他愈加憔悴了。“我又结婚了,没领证。婚前骗我说她经营着一家酒吧,生意不错,婚后才知道她到处欠债,天天在茶馆赌博,还隔三差五向我要钱……之前说好共同抚养孩子,可到现在连孩子面都没见几次,唉——”言语间满是惭愧和懊恼。我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他终听进了,决心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尽可能弥补,孩子没了完整的家但不能缺了完整的爱。

对小新月,我给予了全部的爱。时时关心她的生活,严格要求她的学习;带她游戏、陪她散步;经常鼓励她、表扬她;暗自召集同学主动与她交朋友……我努力尝试慢慢消散她的自卑……周末,我放弃回家休息,陪她留宿学校,在自己的小寝室为她洗衣做饭,给她辅导作业,教她电脑操作,陪她看电视节目……在夏季买漂亮裙子、鞋子给她,在冬天为她添置防寒保暖衣物,送课外书籍供她阅读……当孩子父亲在广元莲花村租住房屋后,我每周接送上下学,带她感受城市的气息,或是带她回自己家,弥补她家的温暖……

感 动

日复一日,她开始有了变化。我们在一起时,她会开口说话了,虽然话语不多;会抬头微笑了,虽然娇羞掩面;会主动帮忙做事了,虽然“蹑手蹑脚”……每每此时,我总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拥她入怀,要知道她曾是多么自卑、内向、怯懦的孩子。越来越多的老师呵护她、关心她、帮助她,懂事的她学会了知恩于心、感恩于行。2013年,她被评为了广元市的“美德少年”,带上奖章的那一刻,她娇羞而灿烂的笑容那么美,在阳光下。

2014年年初,我再次去了他们的租住房。房子很偏远、空间狭小,设施简单,但我想只要有爱就足够了。以前他总是说他无颜回射箭乡老家,所以几年多来一直没有接送过孩子;他经济收入有限,所以一直不敢给学校打电话,怕催收生活费;他在酒店上班很忙,所以一直无法照料好孩子……其实,几年来,学校减免了生活费,我和任课老师垫付了其他费用。积极联系,先后得到了浙江鄞州光彩事业促进会、昭化区教育局、射箭乡民政、射箭乡笔架村委会等的帮扶。广元日报记者、社会人士、学校老师们也都积极献出爱心……他坐在那里,一个劲儿道谢“罗老师,要我说什么好,你的做的已大大超出班主任的工作,你给新月的帮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对不起她,没有好好照顾她……”他抬起迷蒙的双眼“倒是你呀,这么年轻,这样照顾新月,我……我真的很惭愧。”“孩子渐渐大了,她心里明白着呢,每次问她,她总会告诉我最爱的是你,是你这个爸爸。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好好陪她长大吧。我视她为亲妹妹,我会一直关心她、照顾她,不论她在哪儿,不论我在哪儿。”他边点头边抹着泪。那一刻,满满的都是——爱,于他,于我,于小新月。

感 念

三年,弹指一挥间。这年,他去了呼和浩特,那儿工资高,虽然条件艰苦、工作辛苦,但为了孩子继续学业他说他心甘情愿、义不容辞。不负所望,新月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小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给新月办理了毕业离校的相关事宜,带她在家里小住了一段时日,然后送她去了内蒙。我知道父子的关系正在逐步融洽,需要时日相依相守。

上了初中,新月总是会打电话、发信息、写信给我,告诉我她现在的状况,告诉我她有多想我。而手机里的信息,抽屉里信件成了我最大的慰藉。我总是一有空就翻阅,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愈久弥新。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固守一份清贫。或许,我单薄的年轮,不足以与教育的情怀强加;或许,我肤浅的阅历,不足以与教育的担当共振,但,在我这教育生命的时段里,我用爱点燃了希望,用行动陪孩子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比如新月,还有那些留守儿童。回眸来路,我突然发现:付出远不及收获的多。比如新月的父亲,还有那淳朴的父老乡亲。

因工作需要,我调到了区委宣传部。我走了,离开了射箭小学,离开了教育事业,而那片土地上留下了我的脚印,刻下了我的名字,传颂着我和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过去……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更有价值呢?

我来自基层,我热爱基层。我的心、我的情就在那里,生根、发芽、拔节、开花。

回忆如此温暖而又有力量,这份爱激励着,我坚信,新的岗位、新的道路,沐浴爱和阳光,我微笑着一路向前!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