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花儿

 急诊医学资讯 2020-10-21

急诊谈判官2:第二十章---那些花

“孙雪,我要走了,要不晚上我们吃一顿饭吧。“ “晓群,这么快你就进修结束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一年,就这么结束了。“

“不就是说吗,时间也过得真快,这一年,也不知在干些啥,就待在EICU里面,哎,每天看见那些生离死别的。不过,学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孙雪,离别之前咱们吃顿饭,“好吧,晓群”,“好呀!我们一起去,顺便也叫上李明吧。” 

“就你惦记着你那老乡,是不是喜欢人家了呀!” “别胡说,只是老乡而已”孙雪腼腆地说着。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张晓群蹦蹦跳跳地调皮地说着.只见孙雪两脸泛红,不好意思在说下去了.


张晓群是北方医院的一个急诊科护士,留着齐刘海,带着一副大大地无框眼镜.来这里进修专科护士的.

来这里进修之前,是怀着美好的憧憬.毕竟这是省城最好的医院,是省城最大的创伤中心,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在这里进修.

那时候,自己的护士长千叮咛万嘱咐的。让自己好好学,从目前看总算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学成回去.

来这里之前,还是有点不适应。毕竟北方干点,南方湿性太重,屋内也没有暖气.但宿舍里有空调,有WIFI,还有同寝室的一位读博的老师.

每天就这么两点一线.食堂的早餐体现着医院的人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晓群最爱吃的就是食堂的生煎包,便宜肉又多!晓群现在想想都意犹未尽.

进科室之前,第一站是培训,去技能中心,技能中心的老师都很Nice,分别培训了技能操作清创、导尿、穿脱隔离衣、手术铺巾等等。从最基础的心肺复苏到职业暴露,从临床制度到护士制度。随即参观他们的院史,这座百年名院有着历史的沉淀,但他却不会因为“古老”就墨守成规,而是与时俱进,门急诊大厅随处可见现代化的先进,一排排的自助挂号、取报告的服务设施,仪容端正的导医志愿者,每栋楼都有家属等候区及便民设施,这些随处可见的细微之处,是医院人文体现,他们关爱患者即从最细微之处而起。始终坚持“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核心价值观。

浙二急诊科是晓群此行的目的地,都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最初老师们做院内介绍时便知他们的优质护理覆盖患者的就医全程,急诊科的分诊自成一派,能够做到无一例患者遗漏,分诊老师的果断与经验老道自然不说,急诊从来给人以兵荒马乱的印象,可这里均是有条不紊,抢救室的无陪亦是让患者的得以最好的治疗环境。

晓群到急诊的第一站是EICU,这里的工作很有规律,不似抢救室的狂风暴雨。当晓群习惯了抢救室风风火火的忙碌以及和家属“斗智斗勇”,初到这里看到如此的“平静”有些不太习惯:整齐的床单元,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安静的氛围,严格的手卫生等等……可平静之下的是不一样的背负。

因为在这里见到的最多的是多发伤的病人,9床是一个重症肺炎-ARDS上ECMO的患者,晓群见到第一眼时,患者各项指标都很差,全靠机器、药物维持,随着各项治疗及护士医生的彻夜照护,从撤掉ECMO、呼吸机的那一刻起。患者好转之后说着第一句话:“谢谢!”这时你会感到最苦最累也值得。

急诊科强大的执行力与规划性让我感叹,每周四的中午是他们集体的业务学习时间,护士自发自地前来,不畏风雨,不畏艳阳,而除却这样的固定时间,他们也会利用上班的闲暇或中午的休息时间补充“大脑”,学习的内容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或一个病例,抑或是自己并不熟悉的操作,从医生到护士,学无止境这句老话在这里能够很好地体现,我有幸听过几次的课堂,授课形式从不拘泥于简单的PPT或“背书”,从视频演示到课堂互动,老师们讲得引人入胜,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还有在临床教学的同时还不忘科研的培养,每月一次的赛先生CLUB是许教授创建,在这里你可以学到科研中的点点滴滴。

八月的杭州已经进入高温天气,盛夏的蝉鸣,突然的暴雨,宿舍楼下的流浪猫,急诊门前的老人与小孩的互尊的雕塑,诠释着:“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理念”。能够到这里来看一看,是我的幸运,晓群心里默默地想着“让我见到不一样的急诊之美,让我见到浙二人的精神,他们的努力,他们的付出。我们从医,所求的从来不是患者或家属的感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些,大概就是我们心中最初的追寻。”

临走前大家都互相拍照留念,晓群还得到了一本领导送的书!望着这厚厚的书,晓群久久回不过神来,这书看不懂,回去好好琢么!

"晓群,你到底走不走!”孙雪叫着出神的晓群。晓群一脸懵逼的说:“去哪里?”“哦!吃饭吃饭!”晓群不好意思的拉着孙雪的手往西湖边走去......

 急诊谈判官!为你骄傲!

    你有没有类似谈判经历,请留言! 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