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第一造假圣手,其实是举世无双的传奇天才!

 进入丛林我是王 2020-10-21

2017年,在华虎杯拍卖会上,张大千的《仕女图》在3分钟内,以2.3亿的天价落锤,举世震惊。

但对张大千这位传奇画家而言,拍出这样的高价并不稀奇。

因为他仿造的名人假画都能拍卖过亿,更别说是真迹。

他曾模仿唐伯虎、八大山人、石涛……,学谁像谁,所造的一批假画骗过了整个民国画坛。

他传奇的一生究竟如何,秘密就在熊猫君今天带来的这本《高阳版张大千传》中!

张大千的一生,几乎就是“传奇”的代名词。

他当过和尚,做过土匪,爱美酒,爱美女,但最爱名利

甚至可以说,张大千穷尽一生,只做了求名这一件事!

01
举世无双的造假圣手 

从才华的角度来说,张大千想红是有资本的。

年轻的时候,他就凭借独步海上的水仙画,博得了“张水仙”的名头。

但靠着画水仙挣的这点钱,连他日常的奢侈生活都维持不了。

而此时,他模仿石涛的画已臻化境,以假乱真几乎毫无问题。

于是,一个成名顺带赚钱的方案在张大千的脑中成形……

他找到了当时酷爱收藏的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建议他专收石涛的画。

而程霖生听说专收石涛能为自己博得美名,自然也很快答应了。

后来的事,大家应该猜到了。

据张大千证实,程收藏的一百多幅石涛画中,十有七八都出自张大千之手

甚至后来,张大千受邀去密歇根大学看一场石涛大展。

只见他走到一幅画面前,说:“这张是我画的。”走到另一幅画面前说:“这张也是我画的……”。

张大千对此毫无愧意,他觉得:“这些有钱人又不懂画,卖真画给他们浪费……”

02
备受争议的千古罪人 

或许熟悉张大千的读者知道,这位大师除了造假之外,还一直因“破坏文物”被诟病。

他曾两次西行万里,举债远赴敦煌临摹壁画,完成了约276件临摹作品及20万字的学术著作《敦煌石室记》。

这本是一件功德无量、千古留名的美事(或许张大千自己也是这样计划的)。

但谁能想到,之后却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他“破坏敦煌壁画”的流言。

虽然本书作者高阳也表示,张大千远赴敦煌这一行为确有几分作秀的意味。

但对于这一骂名,他还是进行了客观考证:

敦煌壁画历经千年,剥落是正常现象,而且在剥落的外壁之下还隐藏着精美的内层壁画

清除已坏的外层壁画以揭示内层的精华,甚至还对研究壁画年代颇有作用,而且这也是与官方商讨的结果

至于流言是怎么变成了后来的样子,据记载,是因为当时的外来游客求张大千的画作未遂,便向媒体通风报讯。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骂名,就这么被张大千背上了。

说了这么多张大千的追名逐利,但其实,他也不乏货真价实的天赋与创造

他别开生面的“大千体”书法和不落窠臼的青绿泼墨画法,是中国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使只谈艺术造诣,他也无愧于徐悲鸿所说的五百年来第一人

他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用本书作者高阳的话来说:“张大千生来是‘除非不做,要做就必须是最好’的性情。”

其实熊猫君觉得,这句话形容高阳本人也是恰如其分。

自出道以来,高阳创作了《慈禧全传》《胡雪岩》系列等很有分量的历史小说,

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称。

他的读者遍及华人世界,被誉为中国台湾首席历史小说家张爱玲、金庸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面对张大千这位熟知友人,高阳依然保持了自己创作历史小说的态度。

他既没有因为老友的身份,对张大千的名利之心加以隐瞒,反而客观揭露;

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抨击他的自我营销,对他的不实传言人云亦云。

摆事实,讲证据,以真实的历史做参考,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撰写了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传奇一生。

(张大千)虽已出家,名利心犹在,到要正式剃度时,思量得有一位大德高僧来传戒才够味道。因而向人打听:“当今佛门中,谁的声望最高。”“当然是天台宗的谛闲老法师。”

——p3(空门山脚)

“和尚偷荤是免不了的。其实悟道也不在乎吃荤不吃荤,南宋有‘虾子 和子’,大相国寺有‘烧猪院’。在灵隐寺出家的济颠和尚,吃酒吃肉,监院不容,具禀帖要驱逐他,那时的住持是你们四川眉山人,别号瞎堂的慧远禅师,手批两行:‘法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耶?’从此就没有人敢说话了。”

——p9(恽南田亦此山僧)

高阳绝妙的文笔,配上张大千传奇的人生,熊猫君读完之后直呼过瘾。

如果你也想了解张大千的传奇一生,那这本《高阳版张大千传》就是你的必入之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