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推荐最具影响力书画家:黄鸿琼

 泊木沐 2020-10-22

《草书孝经》178cm×30cm×10

唐人悟笔法中的审美思想(摘要)

黄鸿琼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几乎已成定论。但对中国文化表达方法的互见(或称互现)手法了解的人,便知晋并非不崇尚法和意,唐也非不崇尚韵和意。宋亦非不崇尚法和韵,晋唐宋皆崇尚韵、法、意,只是每个朝代各自有所偏向,特别重视某一方面并加以突显,强调,侧重点不同而已。在唐朝之前,笔法传承方式是以家族密传为特征,既然是“密”,即不可能大张其鼓地外传、外授笔法,因此唐之前论笔法的文章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且隐晦。

著名的有蔡邕的《九势》,卫夫人的《笔阵图》。而唐代强调笔法、研究笔法的文章较多,这与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书法有一定的关系,贞观元年,唐太宗于宫中设立弘文馆,敕由欧阳询、虞世南为五品以上的文武京官传授书法,特别是楷书。因为要传授书法,所以必讲究法度,讲透笔法,让书法学习有章可循。唐代把书法独立设为一个学科,并设立培养书法人才的专门学校,科举考试把书法列为重要科目或作为任用的先决条件,唐代不仅宫庭内设书学博士教习书法,对士人也要求研习书法。全国上下学习书法蔚然成风,把讲究、传授法度推向高峰。因此唐代流传下来的书论大都涉略法度。

而中国书法,笔法是核心问题,书法以用笔为上。所以唐代关于笔法的著名文章较多,主要的有:欧阳询《八诀》、《用笔论》、《传授诀》。虞世南《笔髓论》;孙过庭《书谱》;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韩方明《授笔要说》;林蕴《拨證序》。

唐悟笔法的审美思想总而言之,大约为:笔笔中锋,因此唐楷书(各大家)、行书(颜真卿)、草书(张旭、怀素)皆以中锋用笔;提按与使转;方圆与藏露;徐疾与顿驻;刚柔相济;偃仰与向背;变化与和谐,顾盼与呼应,墨色变化等。最后“无间心手,忘怀楷则”,得到升华。体现了中国文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辨证关系。唐代名家悟笔法中的审美思想并于实践中体现,且要求“端己正容”;“ 心正笔正” 体现了正大气象和技进乎道的最终目标。

黄鸿琼《书陶渊明诗归园田居》2018年

《兰亭序》、《圣教序》对唐代行书的影响(摘要)

黄鸿琼

《兰亭序》、《圣教序》对中国书法特别是行书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只讨论对唐代行书的影响。

(一)

《兰亭序》、《圣教序》被推崇有其时代背景及原因。

王羲之、王献之、钟繇、张芝于东晋之后被推崇为“同为终古之独绝,百代之楷式” 的“四贤”, 但是东晋、南北朝、隋朝各朝代都为四贤谁第一争论不休。至初唐唐太宗李世民一锤定音,认为王羲之第一,并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皇帝说《兰亭序》为“天下第一”,没人敢说第二。其实四贤的书法艺术优劣甚微,会美倶深,很难定夺谁第一。那么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兰亭序》为“天下第一” 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首先是唐太宗崇尚妍美、虚静、冲和的审美情怀与《兰亭序》的妍美书风和內涵相契合;其次,王羲之是大儒,其书又充满宫廷典雅气息,推崇王字也是在推崇正统的审美观念;其三,王羲之是信仰道教的,他所体现的儒家的“中庸” 美学观中又参与虚静、冲和的道家审美观正契合时代,因为唐高祖李渊于唐初时即确立了以儒为主,参以道佛,但道先佛后的观念,甚至有崇道抑佛倾向。这又一层契合了初唐的理念。

黄鸿琼《感遇》2018年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有关佛教的,此碑的出现对于唐代书法起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民间和佛教界的书法影响甚大,另外,此碑的出现对佛教在唐朝的地位起到关键性的捩转作用。这体现了玄奘与怀仁的大智慧。在崇道抑佛的初唐,佛教处于劣势,玄奘为了逆转此局,通过多方努力,多次恳请,唐太宗最后被感动,也因敬佩玄奘的人品、学问、才识和风度,终于于贞观二十二年八月为玄奘所译经书写了总序《大唐三藏圣教序》,之后弘福寺怀仁花了24年殆尽搜集王字,甚至不惜以千金购一王字,集成并刻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石碑,皇帝文,给佛教带上护身符,又加以集王羲之书,这一绝妙的结合促进了佛教的发展。虽玄奘、怀仁修《圣教序》,意在佛,不在书,但却为王字在唐代的传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兰亭序》、《圣教序》对唐代行书的影响。

由于唐太宗对王義之书法的崇拜,出重金购买王书遗迹,藏入内府,供君臣赏玩研习。因此王字几乎被宫庭垄断,所以《兰亭序》主要在宫中流传。而《圣教序》更重要的使命是传播佛教和树立尊佛地位,因此《圣教序》主要在民间和佛教界流传,据记载《圣教序》流传之远涉至边疆及疆外。甚至宫庭内外仿《圣教序》集王字刻碑者甚多。《兰亭序》、《圣教序》于官方、民间盛行的原因:一是皇帝倡导;二是社会审美使然;三是《圣教序》的推广有宗教色彩在催酵。

黄鸿琼 行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小品

唐太宗认为王義之书法前无古人,尽善尽美,他亲笔作《王羲之传》,赞王字“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姻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据《太平广记》记载唐太宗“出内帑金帛,购人间遗墨。”存宫中把玩研习,之后唐代各帝王也以王字为宝,秉承书法,代代相传,因此《兰亭序》、《圣教序》影响了整个唐代的行书。

专家对黄鸿琼书法如是说

欧阳中石:黄鸿琼扎实学古,传承“正统”经典,刻苦钻研理论,办书法专业传播书法文化。深谙书法是一门学问,能将之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去学习、研究,取得一定成绩。其书法格调清朗、高雅。具学者、文人气息。望更上层楼。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陈洪武:于黄鸿琼北京中山公园的个人书法展题字----“心无尘埃” 并对中国文联中囯文艺官网、雅昌艺术网、书画频道等媒体说:“黄鸿琼老师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坚守、有自己的品格,她的书法在点线之间都透出一种美的追求,她用笔空灵,有女性独有的随风而去的洒脱、自然和自在。无论是行书、楷书,还是篆书,都能够向古人深处进发。整体上并不追求大开大合,并不追求强烈的对比与变化,但是,在她静雅的书体中有品格,每一条线条都劲挺,那就是人的性格,在世俗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点高傲,一点追求,一点生命的盎然。这就是书法内在的精神所在,也是书家的抱负。黄鸿琼老师在教育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她把教育上的阅历升华为书法中的精神和追求,最后洗练成自己的面貌,就是如兰的清气芳香。”

(陈洪武,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书协第六届驻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特约研究员、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苏士澍:于黄鸿琼北京中山公园的个人书法展题字----“清气若兰”并对中国文联中囯文艺官网、雅昌艺术网、书画频道等媒体说:“黄鸿琼老师在高校从事了几十年的书法普及教育,既有学识修养,又有实践创作能力,此次在文雅的兰室举办了一场清气若兰的书法展览,字和兰花相得益彰。”

(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社长)

朱以撒:鸿琼教授致力书法艺术多年,于书法教育、理论、创作诸多方面获得成绩。其独立前行,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书法上效王羲之一脉,得清新雅韵之致。在用笔上细腻委婉,注重细节。在结构上重协调,美其形。在章法上追求统一大方,平和协调。坚持守其正,追古风的学书宗旨,故能逐渐深入。期望今后继续努力,再进一步。

(朱以撒: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