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给“交学费”的机会

 江北大汉 2020-10-22

    在日本东京市政厅前的一座桥下,有近十个用硬板纸围起来,加上塑料纸搭建的“家”。这些看上去太过简单、寒碜的“家”,与市政厅十分气派的大楼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过目难忘——居于这些“家”中的很多人曾经是成功人士,比如说企业老板等等;仅仅因为经营失败,他们觉得无颜再见家人、朋友——家人和朋友也可能用另类眼光看他们——因此,他们选择了逃避——逃避家庭,也逃避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这其中包括一位昔日的女主编。这位女主编,常常拿出自己从前写的文章给路人看——那可代表了她昔日的辉煌。

  在我看来,这些人之所以沦落到如此地步,毫无疑问其心理因素居于首要地位;但是,导游小徐则表示,对其影响更大的是社会因素——日本社会缺乏必要的宽容度,人们向往成功、讨厌失败,并且一般不会给失败者二次机会。这样的社会真的有点残酷。

  无论是谁,谁不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人生道路一帆风顺?虽说失败也是一笔财富,可这种“财富”的获得,是以我们的痛苦与失意为代价的。而且,导致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全是因我们主观上的懒惰、愚蠢以及漫不经心等因素——有很多情况并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比如说环境变化、认知迭代或者天灾人祸等等。当我们因为非主观原因遭遇失败,被社会抛弃的时候,是不是有些不公?是不是有些残酷?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不给二次机会的思维与做法,客观上一定会让任何人在面对诸多人和事的时候,更加小心谨慎,尽量避免犯错。比如说,必然会对法律多一点敬畏;在面对机会时,会更加审慎地做出选择;再比如说,遇到可能的危险与陷阱的时候,会将眼睛睁得更大。如此这般,胆敢作奸犯科的必然会大幅减少。

  这样一想,相比之下,我们这边是不是太过宽容了?举例说,在某些年代,一些地方上产生的“呆账”“死账”,居然以“政策性亏损”的名义一笔勾销;一些人总不断重复从前的错误,最后仅仅是以“交学费”一句话了事……而这些,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增长了某些人乱拍板的底气?是不是可能使其更加无所顾忌?

  所以,不加区别,不给二次机会,是有些残酷;但不管犯什么错,出了啥问题,都一笔勾销,则太过宽容。对于这两种思维和做法,我们都应该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