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荣致祸

 江北大汉 2020-10-22

说大话、夸海口是某些人的习惯。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跟人的虚荣心有关。而爱虚荣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能给我们带来实质性的伤害的。明人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卷六中的“好夸之戒”一节,就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这节文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金陵的张允怀擅长画梅,经常在苏州、杭州一带游玩。他这人十分喜欢修饰自己,即便是出行也一定要将日常用具备齐。有一天晚上他从长江上泛舟而下,这一天晚上江上月明风静,他将船停在金山岸边,拿出了金银器喝酒。喝得半醉,他又拿出洞箫来吹奏,结果不幸被强盗看到了。夜声人静之时强盗摸上船来将他杀了,并把他所带的酒器全劫走了。离开之后强盗仔细一打量才发现,这些酒器都是铜的,仅仅是外面凃上了金银而已。

读到这段文字的第一时间,我想起了40年前我插队农村时的一件事:那时候一些的生产队长、会计为了面子好看,在向上汇报粮食产量的时候,往往会夸大其词;而上面给下面定上交公粮的时候,是根据下面汇报的产量来进行的。因此,产量报得越高,上交的公粮也就越多;上交的公粮越多,那么,社员分配的粮食也就越少。也就是说,这些为了面子好看的生产队长、会计,有意无意中坑苦了自己的社员。

在今天,有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为了面子好看,喜欢在“GDP”之类的数据上做——虚报数据。不过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做领导的这样做又不完全是为了面子好看,而是存有某种私心,比如说出于政绩与升官的考虑等等。而这样的做法一般而言不会对他们自身造成多大的伤害,但是,却有可能对于国家造成巨大的伤害:由于数据不够真实,所以,很难准确反映经济运行的状况,进而的对于上面政策的制定带来不小的困扰、甚至是误导。

昔日明朝的画家张允怀因为好虚荣为此送了命。但他这样做受到伤害的仅仅是他自己,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危害的程度相对有限;然而作为今天做领导的,假如也好虚荣,那么,受到伤害的则可能是老百姓,是国家。因此,哪种做法更有害乃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这样的虚荣无疑应该力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