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预制拼装立柱高度第一的大桥——昆阳路越江大桥

 PC工厂技术服务 2020-10-23



昆阳路越江大桥又称闵浦三桥,工程范围全长约3.49公里,整座大桥造型新颖美观,"钻石型"索塔屹立江中,宛如倒置的高脚杯,啜饮浦江水;白色斜拉钢索已张开,优美有力,好似一面竖琴,散发出诗意美感。

整个黄浦江平均每2.57公里就有一处越江设施,这些跨越黄浦江上的大桥,创造了诸多世界纪录。昆阳路越江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新纪录。昆阳路越江大桥引桥采用了桥梁预制装配技术进行建造,大桥各类构件在工厂内进行预制,运至现场后进行拼装。

这项工艺技术首次在跨江大桥中应用,有效减少了现场支架现浇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施工作业时间,保障了工程质量。在本工程的引桥建设中,创造了23.15米的双根双节立柱的新高度,这也是目前上海预制拼装立柱的最高纪录。

黄浦江上第十三座大桥——昆阳路越江大桥又迎来重大节点,大桥主塔成功封顶,标志着总高136米的大桥主塔结构全部完成。

昆阳路越江大桥主塔设计为钻石型结构,总高136米,共分为28个节段施工,主塔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和上塔柱四个部分组成,本次浇筑的塔冠则为主塔的最后一节,高度2.6米,共完成混凝土用量7000余立方米,钢筋用量3000余吨,而后塔顶设有的航空指示灯和主动型预放避雷针也将陆续就位。昆阳路越江工程与闵行的昆阳路相接,在奉贤境内连接浦卫路,全长3.49公里,而大桥的桥址位于黄浦江上游,是黄浦江船只航行的重要通道。据统计,黄浦江平均每日船舶流量达2600多艘,为了大桥建设尽量减少对黄浦江航运的影响,昆阳路越江大桥采用独塔斜拉桥,总长540米,而主塔位于黄浦江航道中心,为了减少对社会船舶正常航行的影响,采用孤岛施工法。

作为黄浦江上在建的又一座特大桥,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联动优化施工方案,利用数字化手段整合多源数据,实现项目多级管控,全面实现越江大桥建设的高效管理集成与创新。

为最大程度提升施工的进度,此次越江大桥的建设采用"塔梁同步"方式,即在主塔上塔柱施工的同时进行主梁的安装。上下同步作业,对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及精度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主塔的封顶,位于江中心的主桥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浦江段主桥面正通过水上悬臂逐段拼装不断向南北延伸,并同步完成斜拉索的安装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60%以上工作量。

而建成后的主桥同步考虑了行人与非机动车过桥,为减小人非上桥的高度,桥面将采用错层布置,上层供机动车辆通行,下层则可供人非通行。届时,市民可通过电梯到达大桥下层空间越江,还江于民,让市民"望得见江,触得到绿"。

本次主塔施工完成后,大桥将陆续完成后续的主梁架设施工阶段,而后分别与南北两岸的引桥段进行对接,实现贯通。目前,位于奉贤区的南岸施工区域已全面进入引桥桥面架设阶段,连接浦卫公路至主桥部分,位于闵行区的北岸也将于年内进入桥面的架设阶段。

大桥主梁共分为61个节段,分三个施工阶段进行架设,其中,悬臂吊装施工阶段,一边拼装梁段,一边安装斜拉索,南北对称逐段向两岸延伸,并在南北两侧边跨处分别"牵手",实现大桥合龙。

昆阳路越江大桥还是浦江上'扎根'最深的大桥。相较过去的建设标准,由于现在的标准规范有所提高,昆阳路越江大桥桩基非常深,主桥基础采用直径1.5米的大口径钢管桩,在黄浦江越江工程中也属首次。

每根钢管桩长度达到70米,竖起时相当于25层楼的高度,重量达到60吨。70根70米长的主墩钢管桩沉桩打下扎实根基,总锤击数竟达35万次,在建设之初就刷新了上海市内河航道桥梁桩基深度和难度的纪录。

建成后的昆阳路越江大桥将有效连接闵行、奉贤两区,为该区域上下游 11公里范围内市民越江出行打通了交通要道,成为继奉浦大桥、闵浦大桥、闵浦二桥(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虹梅南路隧道后,奉贤地区市民穿越黄浦江进入市区的第五条通道。

大桥通车后,附近居民往来闵行、奉贤两区由原来耗时约40分钟的绕行距离缩短至约5分钟路程。

这项工艺技术首次在跨江大桥中应用,有效减少了现场支架现浇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施工作业时间,保障了工程质量。在本工程的引桥建设中,创造了23.15米的双根双节立柱的新高度,这也是目前上海预制拼装立柱的最高纪录。

错层布置实现人非机共走廊。昆阳路越江大桥也是一座能"走"的大桥。考虑到主桥桥面较高,为减小人非上桥高度,主桥的整体式箱型主梁采用了独特的"错层布置"设计。上层供机动车辆通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千米/小时;下层供人非通行,行人或非机动车可通过两岸垂直电梯到达主桥的下层桥面,从而实现过江。

上海预制拼装立柱高度NO.1

引桥极具特色,它采用双柱式盖梁桥墩,盖梁与立柱均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现场装配的施工工艺。这是该工艺在上海市跨黄浦江大桥工程中的首次应用。

我们大桥的南岸引桥共计预制立柱92节,预制盖梁32榀,其中双节立柱28根,最低的双节立柱为14.64米,最高为23.15米。双节双根的拼装工艺不仅在难度、精度上迈上了新的档次,且创造了上海预制拼装立柱高度的新记录。

与传统桥梁结构不同,预制拼装桥梁不再依靠搭设脚手架、人工绑扎、现场浇筑,而是将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直接拼装而成。工厂化预制施工的方式,不仅在质量控制、缩短工期等方面优势明显,也大大改善了施工现场噪音、扬尘等污染,成为绿色、节能、高效的全新"智造"。

图为建设沿线的现场景象

装配施工误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

即使运用了预制装配技术,建设者们还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地钻研与创新,将预制构件的精度、外观推向更高层次。从厂内预制、出厂运输、现场安装、精度调节、座浆、压浆连接,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对准误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

为保证预制构件的制作质量、精准拼接,建设者采用了定型化胎架、大面高强度模板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从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开始,逐步提升,改进制作工艺,形成了固定化的构件验收标准流程,使混凝土的外观、精度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