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拼车创业党们,你知道Uber是怎么玩拼车的么?

 AutoLab 2020-10-23



导语:拼车业务在时髦前卫的美国会很发达……吗?并没有。基于很多原因,美国的拼车软件不多,也没看见有很多人在做。直到去年,世界网红Uber和本土偶像Lyft纷纷挺进拼车,并表示这是长久以来的夙愿。那么,在科技新贵的眼中,拼车到底有哪里金贵?

圣德太子

亲们一定以为,拼车产业在App最时髦的美国,会发展得很顺溜,在城乡各地很流行?为什么不呢?美国曾有过那么十几二十年,日拼车人次能达到数百万,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是拼车去上班的。

那还是二战后的日子(1960~1970年代),是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原始社会发生的事。


但时间是把杀猪刀,如今,多数美国家庭都有两辆以上的汽车,只有1/10的人会拼车去上班;大约有77%的美国还是自己开车去上班的。

比起世界其他地区,美国在拼车领域的发展贫瘠得不行,甚至很少有公司有兴趣好好做。有很多精神上差不多的服务,比方说P2P租车;还有很多雷同的App,用来管理已经约好的私人拼车小分队。

但是长久以来,真正意义上做拼车匹配,并且在美国发展成规模的平台,比较有名的大概就是Carma,主要做上下班拼车;而在长途拼车领域,就更零落了……我连像样的例子都举不出来。


欧洲有个很牛逼的公司,叫BlaBlaCar(呱呱拼车-=;),做长途拼车很行,有2000万用户,月单能拼上400万单,去年赚了1亿多美金,在欧洲、拉美和亚洲(主要是印度),非常流行。

而且BlaBlaCar基于长途拼车开辟利润更肥沃的市场,比方说数据交易,向保险公司出售从长途拼车中获得的驾驶数据,以及开展P2P快递。

但是,它拒绝去美国发展。


呱呱拼车的运营官指出,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开长途,成本相对较低(油价差不多是欧洲的1/3),对司机的激励不够;另一方面,美国其他交通方式很发达,有时飞机可能更便宜地解决长途用车需求。

因此长途拼车,虚弱有理。

而上下班高频用车需求,似乎还有利可图,当然也存在各种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市场单量。这一点,对以共乘服务起家,已经酝酿了一大批用户的Uber和Lyft而言,也许并不是问题。


从共乘到拼乘

去年,Uber及其在美的直接对手Lyft,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拼车服务,UberPOOL和Lyft Line。两家公司其后倒入了丰厚的资金和深刻的补助来做市场推广,致力于让更多乘客愿意和附近的陌生人坐一辆车。

两家发展速度都相当可观,才一年时间,就占据了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和奥斯汀;UberPOOL还在波士顿和巴黎留爪开业。在最先行的城市旧金山,Uber有将近一半的单子是拼来的;而Lyft则有60%拼量。


两家都说还会继续战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去,也意味着他们会烧进更多钱,直到茁壮到满意的尺寸。

为什么拼车是桩大业?

两家都在逼逼,说是为了人类降低汽车排放……你说我就信?太傻太天真。在大人的世界,所有的PLAY都是为了钱,关键在于如何可持续地玩耍。


我们都曾当过只关心价格的盲流(还记得滴滴快的大战三百打车软件的故事么),美国乘客是一样的。所以在美国Uber和Lyft为了扩张市场份额,都烧过很多资本支持补贴折扣,但是这么损己的招,屏不住很长时间。

拼车则能成就真正的降价:每位乘客负担的钱减少了,理论上是能实现薄利多销的。

而对公司来说,付给司机的钱还是按照相同的里程-时间费率计算,但是单程很可能收到2~3份的钱,每份份子钱即使可能会减少超过50%,但伤不到公司的净利润,而且还能使单个司机的效率提升2~3倍。

司机虽然看上没什么多赚头,但是一趟行程往往能拉得更长,所以出一次车,平均也能赚更多。


看上去很美

这种高效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吊在匹配率上,就是拼车请求最后到底能和其他请求吻合的百分率。

因为无论匹配与否,每趟拼车都会有折扣,所以两家公司每趟行程都在拼运气。如果运气好,拼到很多乘客,那公司就能盈利;而如果只拉到一个乘客,那就是趟赔钱的买卖。


一开始的匹配率总是很不堪的。但是发展到现在,两家都宣称能配成大多数拼车请求。在特定路段,Uber透露甚至能达成90%的配对成功率。

成功配对的行程意味着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利润。拼车,就是两家用现有的司机池子,去捞更多钱,还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用户。

拼车的第四收益者?


去最大化利用车里空余的座位,到底能对整个交通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德勤通过地理空间分析法分析了人口数据,计算出了大概最多能有多少人能找到小伙伴一起拼车上下班(统计判断哪些人住得很近,约莫在1英里范围内,每天早晨差不多时间出门去上班)。

根据这个数据,估计美国约有1900万人是可以实现拼车,终结孤独上班路的。


极端地考虑这个转变,每年通过拼车就能省下300亿美元:

158亿是新拼车党直接产生的,他们会减少家庭汽车保有量;116亿是降低拥堵成本导致的间接收入;18亿来自省下的道路基建费用;8亿4700万来自减少的交通事故(年或降2万2915起);3亿3800万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减损失。

但是,后一部分环保效益是不是真能达成得那么梦幻,还存疑。


虽然一般来说,拼车是有这么个辉煌的理由,Uber和Lyft也是如此声称的。但是他们的拼车,和传统的拼车有些不同。

传统拼车,更像顺风车带一带,本来司机就要走这条路的,顺便捎一程;而Uber和Lyft的司机往往是为了赚钱,有可能会开到很远的地方,这就会增加里程。

而且,还没有人研究过这些服务究竟对拥堵有什么影响,也没有人比对过,如果这些乘客选择乘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或奔跑着去上下班的经济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