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杠上李想!谁说代工造车不可行?| 独家视频专访智车优行CEO沈海寅

 AutoLab 2020-10-23



✎征稿邮箱:liujing@autolab.cn

代工or不代工,这对新晋造车企业确实是个问题。

前阵子,一向敢想敢说的李想,在微博洋洋洒洒几千字吐槽了一大波“互联网+汽车”的造车企业,说造车代工都是SB,“汽车+互联网”才是王道。上周AutoLab第75期沙龙现场,我们把最可能被李想吐槽之一的智车优行CEO的沈海寅给请了过来。

在专访过程中,我们的问题都很友好,但当沈海寅都非常认真地回答着每道问题时,你会发现,智车优行有它自己的坚持。说不定,你可能又会被说跑票了呢。

1.车制造到什么样的阶段了?

我们会有两个mileston(里程碑)。

第一个,我们会在明年上半年,第一季度或者第二季度初,发布样展车,包括工程车、骡子车等等都会发布。同时,我们还会对到目前为止(造车)的进展,做出系统性的讲解。

另外,量产车发布还是按照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时间进度在走。中间可能会碰到很多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一切顺利。

2.谈谈制造电动车的看法?

造电动车的门槛还是挺高的。

我们进入这个(电动车)行业,越往里就发现,当时的确是踏进了一个非常难的、深的行业。但我们还是要站在未来看现在,看这个趋势到底是越来越难?还是越来越容易?

可能过了五年以后,造电动车这件事,也许就像我们站在2010年当时看造手机这件事是一样的。

3.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如何看特斯拉?

虽然我们造的产品是拿特斯拉来作为对标,但整个商业模式还是愿意去参考小米。

因为小米可能在最早一年的研发投入上花了不少钱,但后面基本上就立刻开始盈利了。

特斯拉是在追求非常标杆性的产品,它可能会在一些参数上面、指标上面,追求非常高的性能。

4.谈谈制造体系的构建?

我们的思路不是从头到尾什么都自己做,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希望在未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以后,能够跟最好的供应商或者最愿意配合的供应商一块儿去做好这样一款产品。

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些目前没有特别好的供应商的环节,或者说更多创新的环节。

5.谈谈与传统车企的合作?

第一,我们承诺未来肯定不会自己建厂,所以在加工制造领域,跟车企肯定是合作。

第二,我们合作的车企跟其他车企之间也许是竞争方,但是和我们之间,肯定是很好的伙伴关系。

6.如何完成从互联网到汽车行业的思想转变?

互联网行业总要跨界,以“互联网+汽车”也好,“汽车+互联网”也好,总归是互联网人进到汽车,或者汽车人进到互联网,总归都是跨界。我觉得我也是一个跨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