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塘大讲堂丨于一洋:中国区域中心城市开始进入大都市圈时代

 方塘智库 2020-10-23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富田和晓等提出的概念,各国政府和学者对于这个概念也有自己的界定,发展至今日,都市圈是由中心城市及其周边邻近城镇和地域共同组成的高度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区域,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而“大都市圈”就是多核心的“都市圈”,从规划层级上来看,大都市圈规划只比城市群规划低一级。

“二战”以后,全球新格局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背景下,新一轮的国际区域和产业分工全面展开,逐步形成的以大城市空间集聚为主的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主要载体和平台。而大都市圈作为一个由单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其周边地区共同形成的具有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的城市区域,是国家、区域参与全球分工、经济协作与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已成为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日本东京都市圈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已经出现了极具竞争力和代表意义的世界级都市圈和城市群,比如美国纽约都市圈、英国伦敦都市圈、日本东京都市圈。从这些都市圈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都市圈的发展能够促使产业和资源集聚进而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提升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这些已经崛起的都市圈,其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促成城市在空间尺度上网络体系的形成,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都市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所以都市圈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的世界城市群发展的必然结果。

1

大都市圈建设对城镇化发展具有强大助推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成就举世瞩目,及至今日,中国的城镇化率增速依然在高速逼近60%。都市圈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助推作用十分巨大。

在都市圈发展建设过程中,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以及人口流动是决定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变量。其中,空间开发是城镇化的物质载体和空间承载力;产业布局是城镇化作为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人口流动和集聚则是城镇化水平的直观体现。

同时,随着都市圈发展的持续深入以及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空间开发的层次性、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城市功能互补的完善性以及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对推动城镇化进入高级阶段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成熟稳定的都市圈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同时通过扩散效应的作用,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福利水平,实现乡村振兴。

成熟稳定的都市圈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那么首先,空间开发是空间尺度上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但这个过程必然得是可持续的,是人与自然良性、均衡互动的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市圈的空间开发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城市空间的圈层拓展;三是城市空间的合理重构。三个方面都是都市圈发展过程中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说到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包括产业集聚与转移,是都市圈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总体上来看,无论是都市圈建设还是城镇化发展,产业布局都是基本的条件。成熟的大都市圈其产业布局一定是核心城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环核心城市带分布高端制造业,重化工业等传统产业在更加外围的城市。

同时,在产业布局过程中形成产业集聚,一方面,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也是吸引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进一步流入核心城市的过程,使核心城市更好地发挥集聚作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不仅如此,产业布局过程中的产业转移也是都市圈和城镇化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产业转移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一,产业转移是对产业承接地区和城市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其二,产业转移可以疏解核心城市的非必要功能,促进产业调整和升级;其三,产业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是实现产业合理分布格局的必要手段。

最后来谈人口流动,众所周知,城镇化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人口的城镇化率。因此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人口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实际上就是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口向城市集中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里面包含两个关系:其一,人口向城市集中是都市圈发展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是城镇化率提高的直接体现。都市圈内的城市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虽然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提高了城市人口比率,但同时,一些中小城市的人口也存在向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转移的趋势,人口的过度集中带来了一系列的“大城市病”;其二,人口在政策或者市场规律作用下在不同区域间自由流动,这为人才的跨区域交流提供了便利,实现了人力资源的跨地区合理配置,进而在人力资源方面为减少区域发展差距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城镇化发展质量。

2

中国大都市圈的发展任重道远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中心的较为成熟的三大都市圈,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不仅如此,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众多的区域中心城市都已开始进入到都市圈发展的新阶段,如武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这些大都市圈功能、形态、规模各不相同,在发展中既面临共同的障碍,也有各自的特殊问题。

在这所有的都市圈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经济体量最大,发展相对成熟,且产业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同样的也最具代表性。三大都市圈也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都市圈,但是与如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等成熟的世界级都市圈相比,三大都市圈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京津冀都市圈

首先,都市圈城市空间的过度开发。随着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更是匪夷所思,近二十年来的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过度扩张状态,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1990-2000年与2000-2010年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扩大90.50%和83.41%,城市用地扩展弹性系数分别高达1.71和1.85,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12合理阈值,这导致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土地城镇化”相对超前而“人口城镇化”却相对滞后了,这种现象直接带来了一座又一座空城和一片又一片空置楼盘。

虽然近年来城市用地规模的膨胀速度呈一定程度的放缓趋势,但是土地开发的速度依然快于人口集聚的速度,更为严重的是,过量的土地开发偏重于房地产开发,城市的生活配套设施不足,产生了大量的房地产泡沫,严重制约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巨大隐患。

另外,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对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都市圈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城市空间的开发不能只单纯的追求增速和规模,更应注重的是质量和效率。

其次,产业布局和扩张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发展。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高增速的背后,是粗放的发展模式和与之伴随的严重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严重制约了经济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的健康生活,也不利于城镇化的推进。这个问题在京津冀地区尤为显著,北京常年为雾霾所困。

不仅如此,新兴产业的崛起不能以传统产业的完全消亡为代价,合理的产业配比依然是每个都市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任务。合理的产业布局一定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来实现产业分工。

都市圈发展需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因此,在都市圈的产业布局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协调好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都市圈发展的重中之重。

最后,人口城镇化只有数量缺乏质量。经济增长要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城镇化亦然。随着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实现了统计意义上城镇化过程,但这并不代表人口城镇化过程的完成,与完全意义的人口城镇化尚有很大差距。

这带来了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那就是农村转移人口身份认同的缺失。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习惯、文化差异等影响,多数农村转移人口虽然获取了工作,却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中,同时也没有完全被城市社会接纳,导致身份认同缺失。一些学者将这部分人总结为“半城市化”的农村转移人口,即农村流动人口处于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认同“内卷化”状态,在城市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及制度系统中,他们仅仅从经济系统上被接纳,在其他系统中却受到排斥。

正是由于这种“半城市化”,农村转移人口虽然有了“城市工作”,却无法享有城市收入,社会保障和福利系统也未完全将这部分人口纳入范围,贫富差距并未缩小,当然这也跟人口集聚速度过快而城市社会承载力有限有关,但这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半城市化”问题的广泛存在,一方面,农村转移人口并未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的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中来,导致我国人口城市化更多体现为数量上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转移人口多为非正规就业,不仅导致了群聚现象,也出现居住隔离和社会隔离,不利于实现高质量的人口城市化。

综上,中国大都市圈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立足国情,研究借鉴世界级大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找到具备东方智慧的大都市圈发展道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