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新乡的新价值时代

 方塘智库 2020-10-23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在此前我们关于黄河与郑州的新逻辑关系和新互动模式的分析中,基本的观点之一是:在今天,黄河与郑州之间的融合发展似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时刻,面对新的战略背景和历史性条件,对于河南省和郑州市来讲,或许到了做出更加明确的历史性决策和实质性推进的时候了,向北跨黄河发展,让这条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大河之一的黄河,彻底成为郑州这个新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让黄河为新时代的郑州转型发展发挥更加综合和多元的价值。(详见《黄河与郑州的新逻辑关系和新互动模式》一文)

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新乡,所以,无论是对河南省推进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而言,还是对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郑州都市圈的建设而言,自然都离不开对新乡的关注和思考,而对新乡来说,这也将成为外界和自身观察和思考其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最重要的视角之一。

此外,就像我们在针对很多城市的分析和观察时所遵循的基本逻辑一样,对新乡的最新观察也需要将其放在不同的时代命题和价值维度进行动态思考,与郑州的互动发展或者说郑新一体化发展,只是众多观察视角之一,除此之外,相关的时代和战略关键词至少还包括黄河、太行、大运河、文旅、科创、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城市转型等。

郑新一体化发展是新乡众多观察视角之一

在梳理新乡的有关资料和数据过程,多少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与郑州这些年的狂飙式生长和崛起相比,新乡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不但整体上缺乏亮点,倒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全国性警示意义的负面案例——从新飞的衰落,到平原新区的式微,再到过去一年表现明显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与销售面积的明显下滑,甚至是负增长——这让我们不仅对新乡这个明星之城郑州旁边的失落之地表示遗憾,也让我们对全国很多同类的地级市在新的区域和城市竞争环境下的未来走向多有反思。

在我们看来,和很多地级市一样,新乡显然也在面临新的发展和转型之坎:受限于自身存量的经济规模和财税收入,单纯依靠自身的积累,哪怕加上来自国家层面的转移支付,也很难适应新一轮区域和城市竞争环境对投资规模、效益和质量的需要;而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转型所带来的土地财政的失灵,以及地方债务化解的迫切性,再加上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投入越来越表现出刚性的一面,更是可能让地方财力捉襟见肘;在全国以及全球缺乏存在感的城市品牌,让高质量的招商引资以及创新创业资源的引入变得更难,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进行资本和资源配置的上市公司平台的相对欠缺,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具有枢纽地位或控制力的创新性企业的缺失,让当地的自然、文化甚至科创资源无法在更大程度上被激活,也没有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等等。

不过,对于新乡来讲,也不全是坏消息,乐观的一面是,在新的国家发展理念和国家战略布局中,新乡的区域和城市价值坐标不但变得更加清晰,而且,战略能级和价值维度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还是太行山脉的生态治理和大文旅产业的兴起,都让新乡这片古老的土地开始被重新认识,新乡的发展,将更多展现出超越一个地方性事件和命题的色彩。

而这也意味着,对于新乡市来讲,也只有将自身的发展与当下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进行紧密互动,开放思维和视野,主动洞察和实践与新的全球产业变革和新消费时代,才能重塑其城市品牌、重构其产业结构、振兴其区域经济、提升其社会治理,从而成就一个“新乡的新价值时代”。

1

迫切需要对新乡的重新发现

   

按照官方发布的数据,2019年新乡的经济体量应该在2700亿左右,在河南省处于中等稍微偏上,这样的基础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但是,就一些具体领域的增长速度来看,与2018年的数据相比,2019年的多个指标竟然明显出现下滑,不仅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比如,从行业看,2019年,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大类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占所有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5%,合计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个百分点;从企业看,近半数企业产值负增长,受环保等因素影响,全市12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19年12月份当月产值负增长的企业达到57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9%;新建企业数量少,从2018年12月份以来,全市新建工业企业(不含长垣)9家,仅拉动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全市新建企业数量少、对工业增加值拉动作用不强的状况较为突出。

这样的数据背后,不仅代表了新乡产业发展的风险和困境,而且,考虑到新乡在河南省具有的制造业强市和科教强市的标签,简直具有一定的讽刺色彩,作为有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两块国家战略牌子的地区,工业出现这样的下滑,不但要引起新乡市的重视,河南省恐怕都要有所介入。

还有此前新乡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新飞的兴衰。很多人对“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可谓是耳熟能详,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折腾,新飞在国内家电行业的江湖地位已经严重下滑,这个当年可谓是新乡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如今在新乡市的各种官方文本中已经看不到了,无论是产权还是品牌关联性,与新乡市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了。

今天立足于新乡市的制造业转型发展、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新乡城市品牌的塑造等角度来看,应该如何评价新飞事件呢?太多的城市发展案例显示,一家优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别说是对一个2700亿体量的城市而言,就是对一个万亿级的城市经济体来讲,影响都是深刻的,不仅会为这个城市贡献直接的税收和经济增长,还会为城市带来一个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品牌符号,而且,围绕其产品和产业链,还可能培育出一个完整的区域产业生态,进而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延伸的可能,从而为区域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创业发展提供直接的人才、技术、平台乃至生态支撑。

直到目前,制造业依然是新乡希望打造和强化的优势产业之一,但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像很多地级市面临的尴尬局面一样,面对全球性的产业变革,无论是从品牌营销、资本运作来看,还是从区域性的产业链完整性和产业生态构建来看,都表现出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产业变革和全球性竞争的需要,这是新乡制造业尤其需要警惕的。

制造业依然是新乡希望打造和强化的优势产业之一

之所以在很多区域和城市出现这样的“相对衰落”态势,与企业自身的经营当然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企业家的自我提升和求新求变的意识,以及打开视野与全球资源合纵连横的能力,等等,但是,这种相对衰落背后的必然性很大程度上与区域性的营商环境、产业配套能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也与因为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和质量的缺失以及宜居环境营造的缺失所导致的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有直接关系。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区域和城市整体的发展能级持续得不到提升的话,既有的制造业基础、存量的科研资源、既有的企业品牌,可能还将继续走在相对衰落的路上,直到变成绝对衰落甚至是被淘汰,或者不断的外迁。

面对新的竞争环境,新乡在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一个必然的选择就是尽可能的将自身的发展纳入到河南省以及国家的重大战略中去,就像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在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原城市群甚至中部崛起这样的战略中,新乡只有主动的融入,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寻求来自郑州市、河南省、国家以及全球资源的配置,开放发展、融入发展、协同发展。

另外就是寻求与最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具有全国乃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来实现本地产业和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对接,最大化激活新乡存量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区位价值、生态资源、产业基础、科研能力等进行变现,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文化振兴和城市崛起。比如,华夏幸福在新乡获嘉做的产业新城,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可以在空间上更平等更快速地融入到郑州都市圈的发展中去,还可以实现在本地的快速产业集聚,为本地的转型发展输血和造血,以为区域和城市的综合转变提供动力。

除了工业外,作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长重要支撑甚至有托底作用的投资,新乡的表现也让人担心:2019年,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从具体指标看,2019全市工业投资增速为-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居第15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2019年2月份以来持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持续为负,且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很显然,新乡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不仅要止跌,而且要在转型中尽快实现回升,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断崖式下跌、一蹶不振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危机。

在我们看来,要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找到更具战略诠释空间的区域和城市发展整体定位,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结构的构建,需要找到更具资源配置能力的发展平台的打造,需要更具市场活力的合作伙伴的寻找,而且,这些有利的因素和要件,最好能够实现城市空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复兴等多维度的同步推进,就是我们所谓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城市、产业等协同发展,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区域和城市的高质量的发展。

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才是区域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在我们看来,新乡未来五年和十年的主要发展目标至少包括:经济快速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经济体量,尽快迈过3000亿、4000亿乃至5000亿的门槛;不断提升新乡市中心城区和以平原示范区为代表的沿黄地区的城市品质和城市能级,让城市不但成为宜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产业发展和实现全域转型发展的资源配置平台;太行、黄河、运河、乡村等沿线地区不但成为生态空间,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文旅产业的承载空间,以全域旅游的发展和文旅产业的产业链延伸,综合性带动区域和城市的品牌影响力,并推动更多非文旅产业包括文旅化创新在内的多元创新可能的形成。

与此同时,需要不断提升新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既是政府改革问题,也是市场完善问题,也是贯穿新一轮转型发展始终的最重要的内容——不仅要跳出新乡看新乡,还要跳出产业做产业。

考虑到在新的竞争格局和竞争环境下,虽然新乡的科技资源集聚、创新发展平台、先进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河南省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全国城市排名来看,基本上构不成竞争优势,而就市场竞争而言,新乡所面对的不仅是省内和全国的竞争,还是全球的竞争(比如,新乡做不出特斯拉,但特斯拉肯定会把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卖到新乡,更何况,新乡的消费完全可以便利的从外部购入特斯拉汽车,就是我此前接触的一位新乡企业家那样,作为特斯拉的发烧友,买了不止一辆特斯拉),所以,作为在地存量资源无法适配于开放市场竞争的典型地区,开放发展是新乡的必然选择——要更多更高效的引入外部资源和团队,其背后更具本质性的发展策略其实是改革,尤其是政府自身的改革,以及营商环境的优化。

2

从南到北三大空间发展带的辨析

   

除了产业和投资,我们甚至认为接下来新乡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会对产业和投资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我们看来,南起黄河,北至太行,可以用三条发展带的构建来看待:

首先北部的南太行生态文化经济带,依托南太行丰富而厚重的自然、生态、文化、村落等资源,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大文旅、大健康和休闲度假产业。

就像秦岭、祁连山、贺兰山等山脉一样,围绕太行山的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也会出现相应的国家战略和布局,对于新乡而言,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更高的生态和产业发展标准为原则和底线,主动突破,尽快突破,开放资源整合,以在将来能够很好的适应于新太行山治理和发展需要,变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以在最大程度上分享太行山脉大文旅、大健康和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的红利。这也是理解和成就新乡新价值时代的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要在最大程度上分享太行山脉大文旅等产业发展的红利

就我们曾经调研的地区来看,太行文化以及围绕太行山的文旅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两侧地区的战略重点,无论是石家庄还是长治,以及焦作和新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太行山在当地文旅产业和区域整体发展中的战略价值,但就新乡而言,全域每年不到5000万的游客人次基础,以及300亿左右的旅游总收入,再加上产品和服务质量短板效应比较明显,相对焦作的云台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开发而言,新乡无论是明星产品供给来看,还是从整体的开发水平来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就我们此前接触到的一些在新乡做文旅的团队而言,无论是视野,还是专业,以及资源配置能力,都是不够的。而考虑到新乡本地文旅企业相对发展比较落后,已经无法适应新一轮的文旅产业发展需求,有些项目背后看似由民营企业在做,但本质上存在一些官商勾结的隐性腐败,虽然有一定的收益,最终带来的是多方共输。接下来针对太行文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来打开僵局,通过引入包括郑州在内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团队和机构,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开发太行文旅产业,并由此延伸出更丰富的产业发展空间,最终在政府、居民、本地投资者、外来投资者等利益主体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合作,实现共赢。

其次是中部,理想的状态是依托新乡市中心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经济,无论是从城市形态上看,还是从城市功能、城市规模、城市影响力等角度看,与郑州大都市区的次中心城市和豫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定位都更加匹配。

如果说以前新乡的城市经济在既有的城市中心和沿黄的平原新区还有摇摆和分化的话,那么,至少从目前来看,新乡都要坚定的依托现有新乡市区来进行现代化的城市经济的建设,原因之一我们在此前关于黄河与郑州的新逻辑关系与新互动模式中已经分析过:两岸同步、跨河规划、整体布局、统一管理、创新发展、央地互动等,应该是河南省和郑州市推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共识,甚至可以考虑以现有的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加上黄河北岸的新乡和焦作部分地区,按照一个完整的新区来进行规划布局(具体见方塘智库《郑州与黄河的新逻辑关系和新互动模式》一文),而对这一区域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体制和权责分配,无论是“省市共建,以省为主”还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主导者都不可能是新乡。

所以,现在来看,新乡南部是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沿黄生态文化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但未来,一旦郑州向北跨河发展成为定局,对新乡而言,所谓南部片区的经济地理属性将发生改变,黄河之于新乡的新价值时代的解释逻辑也将发生根本改变。此话题就留给以后再专门讨论。

黄河之于新乡的新价值时代的解释逻辑将发生改变

不过,无论未来怎样,平原示范区,也就是以前的平原新区,显然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区域。按照公开的消息,该新区最初动议于本世纪初,从一开始就和郑州的空间拓展战略有密切关系,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虽然未能在上一轮中国城市新区建设大潮中像郑东新区一样实现崛起,但也吸引了一大批地产开发商的入驻,投入了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引入了不少产业落地和公共服务配套。这几年,关于平原新区即将划归郑州的舆论从未停止,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拉升了该区域的房价。

在新的战略背景下,这一地区何去何从,或许到了新的节点。至少从我们的判断来看,这一地区或许会迎来自成立开始又一段美好时光。那么,新乡是应该面露微笑呢,还是应该黯然神伤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