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老爷子 解放初期,成都皇城周边就进行了改造和整治。整治的重点是被称为扯谎坝的地方。 对脏差乱及旧世界遗留下来的丑劣恶习,以及封建社会黑势力的经过打击、治理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周边社会治安、生活秩序得到根本的改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皇城至红照壁,现在称人民南路一段及天府广场,那时也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了市政建设及改造工程。 首先拆除金河上的三桥,然后拆除掉牌坊,并扩街新修马路,将旧时不到十米宽的三桥南北街扩宽到六十多米宽, 那时红照壁的照壁还在。就从这里新铺上平坦的三合土到皇城墙墙下。两边用红沙石条砌的街沿。人行道都留得很宽,并且陆续栽上了梧桐树。 当你站在红照壁街囗向北衢道望去,只见远处灰朦朦的明蜀皇城孤单矗立。 千年来,世间风云变幻莫测、岁月充满沧桑,这里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但今天就在这里,一条宽阔的大街已经竣工,已经真实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新修建好的人民南路很宽阔,笔直,整洁,显得清静,明亮。和其它小街小巷比较,会给人一种有隔世之感的感觉。 现在看起来,设计者在五十年代初,就具有超前城市发展卓越意识。 当人们诧异地看到旧时熟悉的三桥,旧时的牌坊等建筑物突然消失,狭窄的三桥街现己变成路又平,街又宽的新马路后,消息便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不少的人都专门从四面八方或进城来看稀奇,去转皇城坝耍,去看闹热。 虽然新路修好,大街东、西两侧仍然有不少拆除残垣断壁存在,拆除下来砖木堆积不少,但现场上工作人员都在积极地忙绿着,正在抓紧时间完成后期的收尾任务,工作仍在紧张的进行当中。 当时,我家大哥就在三桥南街西侧,房背后就是诚仁医院高高的深绿色钟楼。 他与师兄共同开了一间金果店铺面做生意。有些人不知金果店究竟卖啥子的,其实就是糖果糕点食品。 铺面及作坊的房子原先是在院子里面,这次遇到扩街后正好面临大街的人行道上,变成了营业铺面,大哥和师兄暗暗高兴,正是做生意的好地方,二人便及时将铺面内外收拾打整顺妥后不久,便又恢复了营业。 由于铺面开间宽,空间高,铺面上的长方型招牌上写的三个金黄色大字叫稻香村店名,在新修好的街旁很亮堂。俩师兄也将補面改成后店加工做各种糕点,前堂即卖。 记得当时摆在玻璃柜台里待卖的有洒其玛、红芙蓉、白芙蓉、三角酥、鸡蛋糕、米花糖等新鲜糕点。 柜台上面放了一排斜口的玻璃瓶子,里面装有各种杂糖、水果糖、鱼皮花生、花生蘸等。 由于回堂买主多,当时生意还不错。 但时间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时。大哥俩师兄才在这里,结束了人生最后难忘的经历。师兄二人合营到在不同的食品厂工作。 记得就在人民南路刚修好不久,一次瞒着家人,独自一人进城去看新修的皇城大街。当走在红照壁街后来的省人艺墙外人行道时,看见有一个用三方栏杆围起的,约十个平方米左右的水池子,便好奇去看池中是否有魚。后来才知那是防火专用的蓄水池。 红照壁街两侧商铺多,左侧街临人民南路口是卖竹器,卖水烟袋及修补铜锅等商铺。红照壁右侧至状元街都是商铺,其中三间开杂货的铺面,正对北面的皇城。紧邻的是盲人推磨芝麻酱卖香油的铺面,甜食店,卖水果,卖花圈等商铺。 当时的红照壁整天行人都多显得闹热。但后来59年下半年打围遮住施工,乃至修人民南路路二段至锦江大桥时,全部拆除。 在刚踏到新修好的人民南路吋,整条大街上非常的清静,行人少车辆更少。四周拆除遗留下的痕迹依然到处可见,板板车上的建筑垃圾正在装运。走在空旷的大街上突然感觉到自己很孤单和无聊。 走到大哥开的金果店铺面附近时,被大哥瞧见,我被叫到铺前接受训斥后,他用类似草纸似的包装纸,给我包了一包魚皮花生及杂糖,叫我立即返家。 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吃,不知不觉的就回到家。放下未吃完的杂糖,急忙拿瓜瓢到水缸中舀水喝以解口干舌燥之急。当然,晚上遭到更猛烈的训斥。 由于有这种条件,我这一辈子从小到老,都喜欢吃甜食,尤其是魚皮花生和花生蘸。 龙门阵又摆回来,随着人民南路修建好,大街两旁的民房也逐渐恢复建立起来,但最引入注目的就是当时人民南路的四大建筑同时起步。 东御街口的百货大楼和西卿街口的新华书店,人民南路陕西街口一门诊部和人民南路红照壁处的四川剧场开使修建。 那个时代,建筑房子用砖都是用青转,红砖都是五十年代中期才出现。那时修建楼房不向现在机械化施工,基本上是人力扛,肩担等繁重体力去做。工程施工难度量大,慢,时间也拖得久。 记得已是54年左右,人民南路四座建筑楼房慢慢地修起来,最早先建筑好的是陕西街口市一门诊部大楼,该大楼竣工时听说是市级单位人员看病的门诊部,但后来也对外就诊。 随着时间的的推进,其它三座楼房也在人民南路矗立起来。 这样,成都当时的标志性建筑,终于陆续竣工,对外营业。 四座风格样式不一样的建筑,当时确实在人民南路显得很洋气很靓眼。其中,最受人民关注的是外观设计新颖,浅灰色,西南第一流的音响效果最佳,最现代版的就是四川剧场。同时,百货大楼和新华书店也顺利竣工,开使营业。给人们购物及学习,吸取知识提供了便捷。 当时,扩街后的人民南路东侧,光华街口至梨花街口这段路面全是砖牆,里面在修建平房。听说是市政府的宿舍。在梨花街口至染房街口,及到人民东路的人行道旁,修了多栋一楼一底的居民住房。 在扩街后,东侧街道基本上没有商铺。而人民南路西侧,从陕西街口到人民西路口,却有不少的商铺。如糖酒烟草门市部等及吟啸楼茶社、回民饭店、清真食品糕点商铺、卖牛羊肉铺子等多家商铺经营。这边行人多,要闹热些。 那时的人民南路,两侧人行道的梧桐树逐渐成荫,在1953年左右这里和南大街的人行道就铺上了小方块地砖。 除了节曰或其它集会外,整天大街上都很清静。人们闲时吃茶,转街,散步。生活于这片熟悉的故土上自信的过着曰子。 记得是在1957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日,成都也和全国一样,隆重举行不同形式的盛大纪念活动。 当时的人民南路还没有修街心花园,有关部门就在陕西口街中,搭建一方型三十米左右高的纪念红色牌坊。 牌坊用彩色灯泡造型,四方从上至下写有颂扬友谊的大标语很醒目。顶上插满红旗,在初冬的北风中飘扬。 人民南路两侧也是红旗招展,好一派节日气氛。 那天夜色还没有完全降临时,绚丽多色的灯光已在人民南路大放光彩,广扬上是人的海洋。 扩音器放出欢快的苏联及中国的轻音乐,广场晚会的文艺演出开始。记得最请楚的是女声小合唱苏联的《五个女儿五朵花》的歌曲,印象极深。 最后,组织方安排参加晚会的人员,在优美轻松的音乐旋律之中翩翩起舞,尽情地抒发激情,欢庆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晚会,直到深夜…… . 完 原创与情怀 一个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
|
来自: 新用户7771xie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