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秘境巴王海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穿越秘境巴王海

文/图:申玉琢

清明前夕,正琢磨怎样出去走走,儿子一条要我“陪他穿越巴王海”的短信息马上吊足我的胃口,直到登上他的吉姆尼,都未意识到,我正创造着自己人生中的N个第一呢。

他们选择的从石棉县草科镇到巴王海的路线,山高、路窄、乱木横生,怪石峥嵘,是驴友公认最富挑战性的线路。特别是然洼窝到巴王海那段,全是仅能通行马帮的“麂子路”。别说汽车,从沿途碰碎的页子板、反光镜来看,想必摩托车都难以通行!

凌晨从草科出发的我们,上午八时就驶入然洼窝,面对去巴王海最后的七公里时,我这想法果然从护林员口中得到证实。

他一边指挥我们在护林站将车停好,一面说里面正下雪,要我们把冰爪、墨镜和登山杖都带上。当得知我们只是在此加满油,要开汽车穿越时,他竟像打量一群蓦然现身的外星人,足足把我们打量了两分钟,才说:“别说这种天气,就是大晴天,从古至今也没有人敢开汽车进去。去年秋天,两台只有四个轱辘的光胴胴汽车〔估计是玩家的“北极星”〕,像你们一样,也想从这里去巴王海,结果翻了车,只能灰溜溜返回……

护林员的话不仅把我这七旬老翁说得背心发凉,就是同行的个别车手,也是谈虎色变。

谈话间,护林员又劝阻道:别逞能了,这个季节能步行到巴王海,都算英雄。想开车去——他停了停说:从古至今,都没听说过!

护林员温馨的劝阻,却让我们更加牛心左性,大家虽不再说话,但心中却腾起一个共同愿望:一定要让巴王海,见识见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

接着,四台吉姆尼的引擎几乎同时响了起来,响彻在有史以来,当地马帮和户外驴友偶尔用脚板丈量的这处高山深峡中。

路开始还算宽敞,车宽1.5米的吉姆尼也勉强能过。行约百余米,除了在林莽和乱石间穿行的马蹄印和野兽足迹,根本就没路了。

最倒霉是误跟了兽迹的车,又是绞盘又是撬扛好容易才开行了几百米,到头却发现,兽迹通向的竟是一个绕不开,涉不过的大水洼!

最后只能哪来哪去,又是绞盘又是撬杠的原路返回。

就是跟对了马蹄印的,也绝非万无一失。这不,两座一人多高的巨石,堵在了车队前面,只剩一道宽约一米的缺口,好容易用绞盘把头车,侧着车身绞上巨石的斜面,然后才连拉带曳将它拖出石缝。

但二车就没有那样幸运了,在它攀上斜面后,石上的冰雪一滑,后轮被卡在巨石和一个约半米高树椿之间,用两个绞盘前拉后拖,楞是纹丝不动。

正在悲催,幸好尾车带了油锯,而这台在车上沉睡了大半年的油锯,一上场就大显身手,要两小时才能拆下的护杠和后页子板,它三分钟就搞定。锯的时候它还吚吚呜呜,歌声不绝,像是在耍人来疯。

马帮路本已够窄了,添堵的还有那些忽深忽浅的坑坑洼洼,浅的挂四驱开锁能过,而超过六七十公分深的地方就只有用绞盘了。绞盘须人去挂,但两侧带刺的树丛又直扑车门,下车——这时不仅需要赴汤蹈火的勇气。还得穿上冲锋衣,戴好头套和护目镜,否则,轻者划破面孔,重者刺伤眼睛!

顺着马帮路穿过刺棵林,吉姆尼开始下坡了。凭多年的经验,艰苦想必已经过去,巴王海应该就在前头!一位耳朵尖的车友甚至在对讲机中说他听已到湖水在汩汩荡漾了。

水声果然越来越响,抵拢才是一条百米宽的大河,一看,还颇有“一川碎石大如斗”的味道,水不深但很急。对我们四台经常去都江堰虹口涉水、玩石的吉姆尼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就在大家正要秒杀这河时,迎面走来一队马帮。一问,他们是从贡嘎寺经巴王海过来的。这河就是从贡嘎山一侧流来的田湾河。

赶马的藏族汉子见我们真要开车过河,还告诫我们千万小心。说:去年就有两台光胴胴车翻在这里……此说,再次印证护林员对我们的告戒。

在拖绳和猴爬杆的帮助下,车群有惊无险涉过田湾河,再翻上一道鱼背似的山脊,静卧在贡嘎山雪峰霜刃间的高原湖泊“巴王海”,就躺在坡下乱树耸立的山谷中。

整个湖面呈蓝色,岸边的树丛虽只稍现新绿,但对湖水来说,却如睫毛于眼睛那般必不可少!晃眼看去,它也确如睫毛那样呵护着静谧莹湛的湖水。

长睫忽闪的巴王海——这位隐秀于高原(海拔3231米)的处子,不仅见识了成都来的六条汉子,还破天荒看到了她从未见过的汽车!

在她蓝色眸子的关注下,跳下车来的车手也没闲着,竟不约而同张臂俯身扑引擎盖,在光天化日之下,贴住自己爱车一阵狂吻……

请原谅他们的失态和出格吧,多亏他们的一路风雪,多亏他们一路崎岖,终于穿越了这条亘古以来没有汽车走过的线路,并将爱车的车辙浓墨重彩,刻在这片处女地上!

在这连时间都仿佛凝固的庄严中,作为副驾的我突然想起了时间,一看:已是17时35分了。从今晨8点过驶离然洼窝算起,天哪,短短七公里,我们竟开了8个多小时!且每台车都伤痕累累,每个人都泥水一身……

返程的艰险虽不亚于来时,但轻车熟路,又是下坡,只四个小时就回到然洼窝。几位车手一路谈笑风生,说不尽道不完的,都是成功穿越后的喜悦。

车手的兴奋,反过来又感染了他们的坐骑——吉姆尼,看它一路欢歌的样子。我想起了此行前夕,车手对它许诺:穿成功后,给你加97号油,让你去那家有美女洗车的车行洗车。

这也难怪,想起那些雪白的藕腕春葱般的小手,用抹巾在它身上揩呀、抹的,吉姆尼能不兴奋吗!

兴奋的当然不只钢打铁铸的汽车,就连我这古稀老翁,也沾大家的光,成为坐车穿越巴王海的第一人;成为伫立湖畔的第一位汉族老者;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湖边为四台吉姆尼拍全家福的摄影师等等N个属于自己的人生第一!

后记:本文以2014年3月底之两篇日记为素材,于近日整理而成。望拨冗一顾的朋友们,并无“昨日黄花”之憾……另据圈内人士讲:然洼窝至巴王海一线那些乱石险阻,从2015开始,已陆续被某些驴友用电锤和膨胀水泥,拓寛荡平,现一般的suv都能随进随出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