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烟落照一西湖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苍烟落照一西湖

作者 ▏黄宇

想去江南看看,一直是心中的宿愿。

江南的水,江南的人,江南的风物,无不吸引着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今日,我便来到了江南,而且无疑是江南最美的地方——西湖。

如果说,把江南比作一个娇柔的女子,西湖就是她的眼眸。正因为有了西湖的点睛一笔,于是江南就更加的柔情似水,鲜活动人,千娇百媚……用尽所有的辞章,都说不尽西湖的美。

立在白堤之上,跨过断桥,遥望着雷峰塔,一路尽是亭亭风荷,莲蓬若有若无的清香,扑面而来。身在梦里么?置身于这万千游人涌动的人流,我就是一个行者。

不太想去扣动相机,触目皆是风景,哪是镜头可以框住。用心去体会,忘掉周遭的红尘,在貌似喧嚣的西湖的深处,寻得到一份宁静。来自于悠远往古的从容,千古风花雪月洗礼过后的淡泊,最是西湖动人的地方。

自顾自的走着,从白堤到了苏堤,前面有杨公堤,水中还有阮公墩。是那个歌罢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香山居士么?大江东去的坡仙掀髯一笑,于是就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只和189岁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春未老,风细柳斜斜"。阮芸台先生皓首穷经的闲暇,说不定就曾在楼上仔细辨认学生从北通州带来的据说是古老彝器的拓片(实则是逆旅的烧饼拓出的墨迹,学生给老先生开个玩笑)。

多少的故事,在西湖流传,流传了千年。无疑,西湖凝聚了或者承载了中华文明中灿烂的一笔。白、苏诸公俱往矣!

千载而下,引来无数后人凭吊,他们又何曾离去?杭州的士民又何曾忘记,他们为官一任的善政铭记在这堤上,胜过所有的言语。不用勒石立碑,无须媒体宣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湖不朽,白公、苏公、杨公、阮公亦不朽矣!

堤上行来,最宜踱着四方的步子。巨大的香樟和枫杨,如龙一般,恣肆着他的躯干,浓荫如盖,正是仲夏酷暑,却也不觉得太热。就在这里体会、玩味,也许我们习惯了快走或奔波,那么到了这里,就让我们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方不负这碧波荡漾的西湖。绿杨阴里白沙堤,且细细看来。

西湖所在的杭州,先为五代吴越国的都城,继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此建都百五十余年,杭州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天堂成为帝王都。

杭州历代的繁华,经历岁月的洗礼,留下的也只是吉光片羽、鲁殿灵光。幸而还有西湖的存在。要不然,不客气讲,她也同国内很多戴着历史文化名城帽子的许多城市一样,千城一面,高楼大厦,外表光鲜,内心空虚,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出来说的。对过往的几千年的盛衰兴亡几乎没有了交待,更遑论要给子孙后代什么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近60年国内的城市建设史,无足可观!杭州有幸,西湖娴静中绽放着传统文明不朽的光辉。

日头西落,映衬着湖面的万点金光,暮霭沉沉,分明有一种凄绝的美。诉说着历史的兴亡沉浮。伫立良久,赋诗一首,聊发思古之幽情,曰:

钱皇奋起兴王业,宋室偏安作汴都。

舞榭歌台梦散去,苍烟落照一西湖。

吴越第一代王钱鏐本来是私盐贩子,兴起于草莽,割据一方。然钱家三代五王,都有善政,百姓安居乐业,于五代十国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的大背景下,钱家于杭州的子民是有大功德的。

最后,吴越王纳土归宋,天下一统,使得江南免于一场血雨腥风,钱家简直可以比肩历代的圣王了。试问,在那个家天下的年代,能有如此胸怀气度和宏仁盛德的,放下私人的恩怨、某个小集团的利益,真正的以天下安危、社稷康乐、百姓福祉、子孙万世为己任,把个锦绣江山拱手相让,有几人哉?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要打的话,凭借钱家80余年的经营,起码有几场恶斗的。但是,最后钱王放下了,选择了归顺。钱王,真伟丈夫也!

结束五代十国一统江山的北宋,历经百余年统治,最后亡于金国的铁骑。高宗皇帝偏安于杭州,建立南宋。这是个弱小的朝廷,本来有不共戴天的灭国之仇、杀父之恨(当然徽宗皇帝是被生俘了,后病死于五国城),行文金朝还得称金朝皇帝叔父。

历史就是这样滑稽。要想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岳飞,军事上的成功,却敌不过政治上的失败,战场上杀得金人望风而逃,北金人尊称为岳爷爷,却冤死在西湖风波亭。虽说到最后,朝廷追谥为武穆王,西湖畔也多了个精忠报国的岳王坟和庙祠,然又如何呢?达官显贵依旧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片刻的苟安早胜过北定中原还于旧都。

最爱听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83版)铁血丹心一节里的满江红(词为岳飞手笔,香港的作曲家顾嘉辉重新谱曲),真个是慷慨激昂、威武不屈,却又百转千回、肝肠寸断,这不就是那个时代的最真实的写照么?

此次遗憾得很,带着公务出来,没有多的时间可以去拜谒我们民族的英雄,他年一定重来。同时还应当去看看左近另外一位民族英烈:明代的于谦。这更是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一生清白节操,对明王朝有再造之功,却也冤死在政治斗争的泥淖中。惜乎,于公!

西湖有幸埋忠骨!

西湖不就是讴歌这些忠臣烈士的丰碑么?前有岳少保,后有于少保(岳飞和于谦都有过太子少保的虚衔),足够了,西湖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刚烈、坚贞、英勇和不屈的一面。虽千百年既去,虽万万人往矣,理当万世景仰,百代流芳。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魂,他们身上所辉耀的精神力量是我中华民族最为核心和最可宝贵的东西。

借用西哲卢梭的一段名言:真正的法律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替代那些法律,他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

此时此刻,想起这段话,我却分明的感觉他要说的不全是法律的范畴,而是文化和精神,或者说是信仰,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最为深刻的本质。也许我的理解是偏颇的,我不惮于把我的观点做如此的陈诉,特别是在当下这么一个传统沦丧、价值观混乱、低俗拜金甚嚣尘上的社会环境之下。

魂兮,归来!

历史车轮总是滚滚向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站在历史的尾端,回望过去。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于一个王朝,无疑都是短暂的,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百年,王朝数百年的基业最后看来也似乎如同一场黄粱梦。梦醒后,剩得了什么呢?千秋功业自然留与后人评述。物质的东西,慢慢化为尘土。

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有云: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试想,千年的繁华,千年之后,除开残存的石头,当日的雕梁画栋早已灰飞烟灭,真真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而西湖,又像是一个睿智的老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朝晖夕阴里默默守望。看惯了秋月春风,也就宠辱不惊了。

无数个晚霞夕照,无数个暮色苍茫,无数个归燕声声,无数个炊烟袅袅,无数个美丽的傍晚。

今天也是不错的,西湖的落日分外好看。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