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痛的辨证论证(2) ...

 恒则成167 2020-10-23

(接上文)

胃痛的范围:

当指在临床常见的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凡具有上腹部疼痛为主症者,皆可参照胃痛来辨证论治。

四、胃痛的病因病机

胃痛的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极为密切。与脾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清为常。脾与胃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劳倦内伤,饥饱无常等都会损伤脾胃,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病因病机,治法上多脾胃同治。

另有,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木郁不达;肝火炽亢,迫灼胃阴;肝血瘀阻,胃失滋荣等多种,故胃痛多关乎肝。可归纳为:

1、郁怒伤肝,肝气犯胃

多因忧思恼怒,情怀不畅,致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出现气机阻滞而痛者;

气滞日久导致血瘀,瘀阻络脉,不通则痛者;

肝气久郁致化火,邪热横逆犯胃,致胃脘灼痛者;

郁热日久灼阴,致胃阴亏损,其痛绵绵,致经久难愈者。

光这“郁怒伤肝,肝气犯胃”就可引起多种病机证型,医者不可不知。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多因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易损伤脾胃之气,引起胃痛;

过食生冷,寒积胃脘,导致气血凝滞不通而痛;亦或恣食肥甘辛辣,致湿热中阻,而胃热作痛。

3、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这里有: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或用药不当,均可损伤致痛者;

脾胃虚弱,中阳不运,内生五邪的寒从内生,为虚寒胃痛者;

触冒风寒,饮食不慎而痛者;亦或阴虚火旺,脾虚血少,木郁不达,多见阴虚郁火之胃痛者;

情志悖郁,进食燥热而发者等等,多种因素,多个证型。

为了便于记忆,笔者归纳为:

  忧思恼怒致肝气犯胃者;

  气机滞郁致气滞血瘀者;

  饮食不节致食物停积者;

  寒邪客胃,湿热中阻者;

  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虚寒或胃阴亏损等。

故胃痛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寒有寒邪客胃,脾胃虚寒;热有肝胃郁热或火郁热结;虚有阴虚、阳虚;实有气滞血瘀、食滞。临床上更为复杂纷繁,归纳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

五、胃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胃痛以胃脘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性质有11种:胀痛,闷痛,绞痛,钝痛,冷痛,灼痛,饥痛,饱痛,刺痛,剧痛,隐痛。

疼痛时间:分食前、食后疼痛;白天、夜间疼痛等。

伴随症状:常伴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嘈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或结或溏等脾胃症状,以及倦怠乏力,面黄,消瘦,失眠等全身症状。以上为诊断胃痛的条件。

(二)鉴别诊断

主要对心痛、腹痛的鉴别

古文献中,心痛、胃痛混称,但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预后均异,可资鉴别。

1、胃痛

病位:胃脘部

痛势:钝痛、隐痛常见,亦有痛如针刺者,但不如心痛之急剧。

伴随症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嘈杂,恶心呕吐,纳呆等脾胃症状为主。

预后较好。

2、心痛

病位:胸中

病势:绞痛如割,痛彻胸背

伴随症状:有心悸,胸憋闷,气短,特别是有频死的感觉。

预后差。故文献记载: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甚至立死,相当危险。

3、腹痛

鉴别点:主要是部位之异,

胃痛的部位:贲门为上脘,幽门为下脘,上下之间为中脘,三部统称胃脘部。

腹痛的部位:腹痛包括胁腹、大腹、少腹等部位,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区域。

六、胃痛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有四,即辨缓急,辨表里,辨虚实,辨气血。分别叙述如下:

1、辨缓急:

凡胃痛暴作,起病急者,多因外受寒邪,或恣食生冷,或暴饮暴食,以致寒伤中阳;或积滞不化,胃失通降,不通则痛。

凡胃痛渐发,起病缓者,多因肝郁气滞,木旺乘土,或脾胃虚(寒)弱,土壅木郁,而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2、辨寒热,分内外:

寒性凝滞、收引主痛,故寒邪犯胃之疼痛,多伴脘腹胀满拒按,纳呆,苔白,脉弦紧。此为外寒。

脾胃阳虚之虚寒胃痛,多为隐隐作痛,喜暖喜按,遇冷加剧,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弱。此为内寒。

热结火郁,胃失通降之胃痛,则多伴烦渴喜饮,恶热喜凉,尿赤便结,苔黄少津,脉弦数。

3、辨虚实:

胃痛而胀,大便秘结不通者多实;

痛而不胀,大便不秘结者多虚。

喜凉者多实,喜温者多虚。

拒按者多实 ,喜按者多虚。

食后痛甚者多实,饥则疼痛者多虚。

脉实气逆者多实,脉弱气少者多虚。

痛剧而坚,固定不移者多实。

痛徐而缓,痛处不定者多虚。

新病体壮者多实,久病体弱者多虚。

用补法治疗无效者多实,用攻法治疗加重者多虚。

4、辨气血:

胃痛当辨在气在血,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凡胃痛属气分者,多既胀且痛,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作时止,聚散无形。

凡胃痛属血分者,多见持续刺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此乃有形之血痛。

其他如食积、痰阻,亦属有形疼痛之列。 

(二)证候

1、寒凝气滞

症见:胃痛甚剧,每因受凉感寒或饮食生冷而得之或加重,性喜热食,畏寒喜暖,得热痛减,舌苔白,脉弦紧。治宜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用良附丸合吴茱萸汤加减为基方。

2、饮食积滞

症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或从胃中返出不消化食物之酸腐臭,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伴有便不净感,舌苔厚腻,脉滑。治宜消导行滞,和胃止痛,方用保和丸为基方加减。

3、肝郁气滞

症见:胃脘攻撑胀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叹息,每因烦恼郁怒而痛作,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为基方加减。

4、肝胃郁热

症见:胃脘灼热,泛酸,嘈杂,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口气热臭,或牙龈红肿疼痛,出血,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和胃,泻热止痛,方用逍遥散合清胃散为基方加减。

5、瘀血阻络

症见:胃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拒按,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涩或细。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丹参饮合失笑散为基方加减。

6、脾胃虚寒

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时吐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温中助阳,方用黄芪建中汤为基方加减。

7、胃阴亏虚

症见:胃脘隐隐不适,口燥咽干,食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合一贯煎为基方加减。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