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海南

 老鄧子 2020-10-23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改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海南,二月,南海吹来的暖湿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这个时候海南的土地上人满为患,但是一个月后,他们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海口到三亚,从琼海到东方,东西南北,海南有限的土地上都是不同的腔调,他们不约而同都在寻找美味。 

海南60%的美好的食物都集中那些老城区的小巷子里面,你要花点时间努力搜寻才会发现这些美味。在当地人眼中,水巷口的辣汤饭是最美味的食品,值得为它骑着电动车从这个城市的四方赶过来,听起来难以置信,但这样的情形已延续了很多年。 

水巷口辣汤饭


老吴从来没有发现过,他的生命能和这块土地如此依存。从早晨三点开始,他就要开始准备这个丰盛的食物。这是平凡的工作,但是却给这个城市的每个人带来了幸福,很多年轻人已经把这里当作他们的食堂,或许他们并不觉得这是美味,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幸福的味道。胡椒的味道是那么浓郁,骨髓的味道已经溶入那些汤里面了。老吴已经习惯了这些烟雾,还有这些带来燥热的温度,他从这些炉火里看到了最甜美的笑容。在这个城市的森林里,美味是非常难得,而辣汤饭,是老吴能给城市游子最珍贵的礼物。 

甜食是人类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海南人民对于甜食最早认识应该是来自椰子。椰子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海南人最熟悉唯一的甜食,喝一个椰子能快速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椰子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海南,无论制作菜肴还是甜点,椰子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当然,我们最喜欢的是清补凉和椰子鸡。

获得椰子,对海南小伙子来说,要攀爬十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爬一辈子都摘不到一个椰子。 


二十多年来,依靠街边卖清补凉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如今双创,再也找不到一个好的地方去卖这些美味了,他甚至怀疑以后海南还会不会有这样的美味。最好的清补凉是就是在椰子树下,夏日的风从南海吹来,你从喧嚣的人群里静候,给他丢下五块钱买一块铜牌。小妹会麻利地给你端上一个钢碗,冰凉的椰子水就会即可沁入你的心扉。椰子的味道决定了请不了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清补凉作为美食的的神奇之处。海南出产中国最顶级的甜品,但是海南人心里一点也不轻松,毕竟,这个城市在慢慢成长,那种味道就慢慢消失了。 


清补凉

因为海南女人的存在,这个岛屿就变得生趣盎然。你要说什么是海南岛的主人,我会觉得就是海南女人。她们既会在田间辛苦的劳作,又能把家里侍候得井井有条。椰子鸡就是海南女人创造的美味,是一个嫩鸡,一个椰子,一碗汤的美味之旅。好的椰子鸡,应该不是煤气罩加热出来,木炭的炉火更加均匀。通过加热,热气逐渐升腾起来,椰子水和鸡油混合溶解,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味道。椰子鸡离不开美味的佐料,提神的香菜,清凉的金桔,剁得碎的蒜泥,所有的一切,足以让你忘记所有的疲惫。丰盛的一餐,就是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 

椰子鸡

蜜瓜,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物,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种植面积,从北的黑龙江、新疆到山西,到最南端的海南都有种植。然而要在冬天品尝最好吃的蜜瓜,只有在海南的南部,才有这样合适的土壤和温度产出这么美味品质稳定的水果。如今,在南部那些盐碱和沙化的土壤上,勤劳的海南人民辛勤劳作,脱贫致富。高效的大棚,高科技的滴灌设施,优秀的品种,让海南的蜜瓜在国内脱颖而出。你或许想象不到国内市场上的高端蜜瓜,可能来自遥远的南海之滨。

鲁加蜜蜜瓜


很久以前,人们的生存习惯已经从狩猎改成采集,但只有一个例外——海洋——人类最后的狩猎场。有科学家语言,五十年后,海里的鱼会被全部吃光,而海南渔民认为,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维持十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想象到渔获的辛苦,但是不妨碍他们品尝海南海鲜的美味。有人说,海南的海鲜就是一锅清水的海鲜之旅,恰恰也就是这么简单极致的操作,才能保证海鲜的美味。说到海鲜,不能不说万宁鱼汤。万宁鱼汤讲究的是鲜,鱼一定要新鲜,最好的鱼就是小港的鱼。好吃的万宁鱼汤店,很多鱼都是早晨从码头直接到餐桌。煮时让老板不要加味精只是在最后加点姜片葱段就可,汤很鲜美。

万宁鱼汤

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海南的好处就在这里,每个人到这里,都会觉得这里就是你的故乡。呆了多年以后,你会忘记那些煎炸炒,习惯这些清淡的味道。让你再回你的家乡后,你会不习惯,觉得海南的味道才是你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