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般平衡论的金钱观——赚钱不易,化钱更难

 鹰击长空186 2020-10-24

金钱作为人类剩余智慧的产物,它是区别人类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金钱作为名利场中的一个最重要元素,它不但成为各名利系统行为的内容——一切向钱看,而且还成为评价人类行为的标准——有钱就有一切。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主要体现在金钱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用金钱来度量和交换,人与人之间的平衡都用金钱来维持。人类面对金钱的模样比红头苍蝇遇到大便还要难看,每一个利益系统对金钱的追求都近似疯狂的程度,为了钱而发狂,有了钱更发狂,失去钱还是发狂。

拓展阅读:《一般平衡论》 汪叶斌 著

人在求存求活状态下,交换的对象仅仅是一些能满足生存需要的资源;到了求名求利状态,金钱成了度量名利资源——财富的象征,交换的对象就会以各种满足名利需要的资源为主,拥有金钱就是对名利资源的支配和控制权。有钱无人,钱是一张废纸;有人无钱,人是一个废物。在名利场中,各名利主体之间交换的模式已不局限于“物↔钱↔物”,而是扩大到“权↔钱↔权”“名↔钱↔名”“色↔钱↔色”等交换模式。在金钱问题上,多少人好像就为0和1两个数字而活着:为了争第一而拼命,为了添一个零而舍命,为了达到某个数字而不要命。

金子银子,无非为过好日子;日子票子,不可以本末倒置。判断金钱是否合理使用的界限是:有利于人类生存是合理使用,有损于人类生存就是滥用。化银子买健康、买快乐、买自由、买心安…才算化得其所。对有钱人来说,钱用于生存就是“有道”,用于名利就是“无道”。用好钱比有钱重要,金钱观比金钱重要。富人将金钱用于求名利反平衡就是为富不仁。如果说赚钱是一种能力,那么用钱就是一种境界。赚钱要取之有道,化钱要用之有度,把钱用于众生求存求活符合天道。人之幸福感不在钱,而在如何用好钱。赚钱多是运气,用钱才是修炼。所谓修炼、定力、功夫,正是一个人在大名大利面前保持平衡心态,将权力、金钱用于求生存求平衡。

人性的贪婪一方面表现在不顾一切地争名夺利,另一面就是有了名利资源就滥用、任性。在名利场上,有权、有钱、有色的人,多数人都把控不住自己,一有权就滥用,一有钱就忘乎所以,一得意就忘形。权钱色于人心,犹激素于人体,滥用必出问题。修德不厚,何以载物?滥用手中的权力、金钱、美色,其结局一定是先害人后害己。有钱而不能正确使用,不如无钱,可惜多数人一旦有了钱一定会滥用、一定会任性、一定要害人害己,其根本原因是把自己与金钱的位置给颠倒了。人性的贪婪决定了在权钱色上,是一定要颠倒颠的。其实,超然反观当然我,钱财越多越劳心,权力越大越操心,妻妾越多越烦心。

拓展阅读:《破译老子》 汪叶斌 著

几千年来,人类一个重要误区就是在金钱问题上的本末倒置:金钱成为主人,而自己却反为奴仆。金钱本是人类度量和交换生存资源的工具,人却将自己沦为金钱的工具。各名利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似乎全都集中到一个“钱”字上,不得不承认这个“钱”字就能搞定“名+利+情+权+色”的现实。正如庄子所说的“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那些用金钱为手段达到金钱目标的人,迟早要栽倒金钱的泥坑里;企图用金钱搞定一切的人,早晚也会被金钱搞定。所谓独特的视角无非是作者把世人颠倒的眼光重新颠倒回来而已。

在名利场中,人人都表现为求金钱——求货币行为,将金钱当作追求的最高目标——金钱高于一切。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健康、快乐和自由。金钱如镜,铜镜照人,金镜照心,是人是鬼,一照便知。其实鬼才不要钱也不信钱,只有人才会要钱不要命、认钱不认人。名利场的规则是占有为王,而金钱的逻辑就是入袋为王!“有钱能使鬼推磨”中的“鬼”就是那些在“金镜”面前原形毕露的人。人一当成为金钱的奴仆就会成为一个害人害己的魔鬼——无钱时害别人,有钱则害自己。为了钱而钱,除了钱还是钱,这种人既可怜又可耻。人有钱无事,往往出大事。对名利人而言,斗金不如一悟。

个人的基本问题往往表现在如何平衡“命”与“钱”的关系。金钱,用于自己生存合理,用于他人生存是积德行善;用于自己名利不合理,用于他人名利是别有用心。人在赚钱的问题上分三种情形:为了钱而赚钱+为名利而赚钱+为生存而赚钱。金子日子,不可倒置。在“钱”和“命”的关系上也有三种情况:一是要钱更要命,为了生计而赚钱;二是要钱不要命,名利场多数人都会为了赚钱而忘了生存;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种,很多人在争名夺利中,干脆连“钱”也忘了,为了所谓的“气”而不要命。名利人有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因名利而争斗,因争斗而来气,气上来就忘其余,就跟人拼命,结果是两败俱伤。

拓展阅读:生老病死四论

金钱作为生存资源的等价物,用于交换必要的生存资源,用于解决生存中遇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正确使用,其次是有效率地使用。如果有而不能合理、正确使用,乱花钱必会害人害己。钱用于满足生存需要属于合理,用于生存之外是浪费,用于满足名利需要就属于滥用。有钱而滥用比无钱更可怕,譬如吃喝嫖赌、显摆斗富,还不如没有钱。人钱少时仅只需解决“钱”的问题,而钱多了却还得解决“人”的问题。钱要用来解决问题,而非去制造问题。一个人的优势不在赚多少钱,而在于花不了多少钱;一个人的价值也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如何使用钱。用钱原则:合理使用自己资源,适当使用公共资源,不可占用他人资源。有钱时好好做事,才有人好做;无钱时好好做人,才有事好做。

人不能为了钱而活着,但人活着需要钱;你不能做钱的奴仆,但你应合理使用钱。钱可以帮你摆平许多问题,但钱并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花钱就能搞定的问题不算是问题,而仅仅是钱本身的问题。洒色财气只是你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但你应正确使用这个工具。利己生存是自然我,损人利己是当然我,利于众生是超然我。赚钱赚之有道,花钱花得其所。花钱的基本原则就是用在有利于生存。没钱时最重要的是赚钱维持生计,有钱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用钱。世人只知赚钱不易,其实用钱比赚钱更难。无钱可用只是困难,终能克服;有钱滥用那是灾难,在劫难逃。对钱应利用最大化,而非占有最大化。人人多钱,问题更多。钱当作名利是不平衡之因,当作生存工具则可解决不平衡问题。

扩展阅读:千年江湖一大梦,百年人生一场空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什么大事,人生就怕用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化钱能解决的问题仅是钱的问题,为钱而发生的问题才真是大问题。人总是为了有钱而出事,有了钱又会因乱用钱而出事。一个人过于把钱当一回事往往就真的会出大事,有多少人因为钱而丢掉性命、关进监狱、弄坏身体、声名狼藉、浪费青春、与亲友反目…回头你即使花再多钱也赎不回来。钱本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真正的问题是生存,将钱用于生存才是用得其所,资源用于生存符合天道。所以,主观上不要为了钱而惹事,客观上有了事就要舍得破财消灾。

名利人的价值标准总是颠倒颠——最重要的东西最不值钱,最不重要的东西反而最值钱。上面提到的空气不要钱,水不值钱,反而金银财宝之类毫无用处的东西最值钱。对人有害的东西总是比对人有利的东西贵——大米小米便宜,大烟小烟要贵得多,一粒伟哥的钱相当于一担大米,一克海洛因要一吨大米的价;耕作的农具便宜,杀人的武器却贵得多,杀伤力愈大价钱愈高。土地用于种粮食不值钱,浇上钢筋水泥就身价万倍。生产人生存最需要东西的都是穷人,制造贩卖人生存无关甚至有害东西的往往可成为富人。看来只要想法子做一些对人的生存不重要甚至有害的东西,譬如制造军火、贩卖毒品就可以赚到很多金子。

拓展阅读:《天道自衡论》 汪叶斌 著

金也是在宇宙环境造化中的一种元素而已,与宇宙中的其它原子兄弟一样,本无贵贱之分。但近几千年来的人类似乎对金元素特别有兴趣,把追求金原子作为最高目标,千方百计将地表上的金原子位移到自己的“库房”中,为此不惜自己性命。人是地球上惟一有“钱”的动物,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这应是人类在这特定时期——名利存在模式背景下的偏差。人类似乎已经忘了地球目前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最需要的东西——要说财富,这才是人类最根本的财富;要说值钱,维持现有地球生态平衡才是人类存在的最大本钱。

人类有个毛病,就是对生存最要紧的东西,因容易得到就不知珍惜,譬如对空气和水就任意糟蹋,而为争夺金银财宝却不顾性命。就人类生存需要而言,最重要的应是氧原子,地球没有氧一钞钟也不行;依次是水、碳及碳水化合物,还有钙镁磷铁等元素;至于金元素、银元素、还有钻石、玉石似乎与生命代谢关系最小。幸亏地球不是金球银球钻石球,不然还会有你有我有生命吗?凡特值钱东西,无非都是炒作。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也体现在对金子的反应不同:假如天上掉下的一块金子,一群动物会本能拼命地跑,而一群人一定会拼命地抢。金银丢了定会急于找回,而良心丢了却麻木不仁,名利人就这副德性!

几千年来,人类把最重要的东西当作不重要的,把本不重要的东西当作最重要的,这应是人类名利存在模式所表现出的愚蠢。其它生命对这群用后肢行走的动物,如此要金不要命的疯狂行为一定不理解。或许后人对今人如此视金银如命现象,也会感到可笑。写到此,我突然想到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令人担忧的是,人类只顾争夺金银财宝,而最需要的清纯空气、水和笑容,却离我们愈来愈远了。真的到了空气和水都成为稀缺资源的那天,人类的一切就来不及了。

拓展阅读 头条珍藏

《天道自衡论》 汪叶斌 著

《破译道德经》 汪叶斌 著

《一般平衡论》 汪叶斌 著

《一般平衡论》应用指南

五点感悟,诠释一生

一般平衡论的金钱观——赚钱不易,化钱更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