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文苑||读书三章(吉项鱼)

 河南文苑 2020-10-24

读书三章

字纸

       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传说仓颉造字的举动,使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得到积累和传承。  

       字纸就是白纸黑字,是思想和信息的集成,古代有惜字楼、惜字律、百衲屏等,奉劝人们敬惜字纸。 

       记得我小时候,书本奇缺。一本小人书在同学们手里传看,都无比爱惜。我上三年级时,独自一人走在路上,看一本黑白印刷的小人书《两块银元》,讲的是旧社会姐弟俩相依为命、流落街头的悲惨故事。我想象着姐弟俩行走在狂风暴雪中又冷又饿的情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我记忆中幼小的心灵第一次被文字所打动。 

       有一次,祖母让我取报纸包东西,我打开一看,是《人民日报》的一个版面,写的是雷锋事迹的纪实文章。我爬在炕沿上看得如痴如醉,祖母等不着,掀开门帘见此情景,祖母没有怪我,还盘腿坐在炕上,让我边念边讲,得知雷锋是一个孤儿,好事做了一火车,祖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从此以后,祖母更喜欢从城里伯父家里带回报纸书籍,让我们阅读。   

       我有一位小学同学的爷爷是师范学校的老师,那时送给她一本《林海雪原》,让我们羡慕不已。每天上学路上,我们给她带各种水果吃,就为了听她一段一段地讲述故事情节,觉得远比在课堂学得有趣。

      还有一位同学的父亲在城里上班,给他买了一套《中学生数理化》17本,学校的师生都视为珍宝。每天晚自习,老师就打开书,在黑板上出题让我们做,使我们领略了理科的奥妙无穷。

       我听人讲过一件真事。刚刚恢复高考那年,一位民办老师,在桥头捡了一张旧报纸,拿起就看,上面的好文章,她一一背过,刚好高考作文题目就是那篇,她考上了大学,现在一所大学当中文系的教授。

       2008年高考前夕,5·12大地震刚过,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位家长让儿子多看报纸,想着不留遗憾而已,没想到当儿子打开语文考卷,看到作文题目,竟是关于地震的,他超常发挥,成绩很好。与人分享时,她说要珍惜报纸,关注时事。

      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敬惜字纸,是世间善行,使人身心安泰,福寿康宁。


听书

      好友知道我爱看书,就给我的手机下载了《懒人听书》软件。这个软件的分类很多,有声小说、文学名著、曲艺戏曲、儿童文学、名家评书、健康养生、时尚生活、财经时评、搞笑娱乐等,一应俱全。

      点开《文学名著》栏目,诗歌散文、外国文学、名家名著、人物传记等琳琅满目;点开《诗歌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楚辞、陶渊明集、散文等内容丰富多彩。

      我试听了最喜欢的《徐志摩诗歌》,轻柔的配乐、纯正的普通话,字正腔圆,感情饱满,略带磁性的女中音朗诵着《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把我带到了别离的思绪之中,那种静悄悄的离开,跟读书时文字摄人心魄的感觉不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想起20世纪80年代,在师范学校上学时,我们宿舍有一台收音机,每天中午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听书。有路遥的《人生》、沈寂的《一代影星阮玲玉》等,我们最喜欢《一代影星阮玲玉》,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百感交集。听到结局,年仅25岁的阮玲玉不堪被辱,服安眠药自杀,留下四个字人言可畏,从此香消玉殒,同学们都流下了眼泪。随后好几天里我们还沉浸其中,为一代影星的悲惨命运而深感惋惜。

      听书的好处颇多,用耳即可,让眼睛歇息。可以在散步和做家务的时候,听书相伴,更有意味。耳闻标准的发音,学学普通话也趣味盎然。随着书中的情节,时而婉转凄凉,时而慷慨激昂,如亲临其中,悲喜交集。

      静心听书,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无比! 


阅读

      童年时,阅读的启迪,让我对于文字更加热爱和着迷。记得父亲从乡里回来,给我买了一本彩色的连环画《大闹天宫》,我如获珍宝,就连睡觉都要放在枕头旁边,真是爱不释手啊!同学们都想看,一位女同学还用一根漂亮的芦花鸡毛送给我作为交换,我用鸡毛做毽子。

      少年时,阅读的指引,让我增长见识,实现了梦想。在中学时代,同学们都在传看《少年文艺》,贴近生活,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在学校的阅报栏里,《人民日报》刊登中国女排的比赛盛况,我一次次地阅读,一次次感悟,金牌的获得要靠辛勤的付出。在我的少年时代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我人生的重要节点,给予我奋发向上的动力。1983年正逢我参加中考,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女排精神的鼓舞下,我刻苦学习,终于考上了师范学校,实现了我小鲤鱼跳龙门的梦想。豫西师范学校图书馆里的书籍琳琅满目,我借书、还书,不亦乐乎。在这里,我阅读了四大名著,还阅读了 《寒夜》《家》《春》《秋》《简·爱》等。我最爱的一本书是《简·爱》,喜爱简爱追求平等的人格,通过艰苦的奋斗赢得尊重。那时候我还特别喜欢阅读《诗刊》,手抄了很多著名诗人的诗歌,陶醉在诗歌的美妙境界中。

      成年时,阅读有了提升。1986年的金秋,我被分配到一所山村小学教书,在教学工作中,我真正感觉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1988年,我考上了成人高招,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看着课表,我欣喜无比,古代文学、当代文学、现代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是我喜欢的课程。我们通过观看录像听大学教授的讲课,我如获珍宝,惜时如金,系统地学习了教材知识,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功底。那时我很痴迷台湾作家三毛的文字,每一本都有细细阅读,最喜欢阅读三毛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在1991年撰写毕业论文时,我选择了三毛的散文评论。在论文答辩中,我信心十足,叙述流利,论据确凿,顺利通过,如期获得了大专文凭。

       中年时,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丰盈了我的生活。近年,我喜欢阅读《河南日报》《三门峡日报》《金城灵宝》等报刊。特别喜欢副刊,每一期都要认真阅读,欣赏学习,整版收藏。我喜欢阅读鲁迅先生的杂文,长篇论证严密,短篇一针见血,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201112月至今,我在报纸、杂志发表散文作品余篇,参加各级的征文大赛屡屡获奖。

        现在,我喜欢网上阅读,阅读各大报刊的数字版,浏览新闻、文化教育、读书评论等,看到自己喜爱的美文,立即复制、粘贴到QQ日志里,反复阅读,欣赏借鉴。

       读书读报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使我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讲台,实现了我的作家梦,我的写作生涯也从报刊启程。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我与阅读相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节点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阅读相伴,受益终生。


作者简介

吉项鱼,女,河南省灵宝市人,三门峡市作协会员,灵宝市作协副秘书长,现在灵宝市民营经济服务办公室工作。散文作品发表于《散文选刊·下半月》《时代报告》《老人春秋》《河南法制报》《三门峡日报》《三毛部落文学社》等报纸杂志、网络微信平台百余篇。散文《我的伯父是大官》获得“2016年度中国散文年会”评选二等奖;本人获得三毛部落文学社授予的“2016年度最佳作者”称号。


投稿须知  

  1.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微刊平台,不限纸质是否发表过,文责自负。

  2. 投稿时一定要在稿件后直接注明联系方式及作者简介、照片。

  3. 稿费来自赞赏,赞赏的百分之五十为作者稿费(两周内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本人),百分之五十用于平台活动费用(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

  4.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803895976

  5. 名誉主编:乔健   张国领

  6. 主编:郭俊霞

  7.稿件在一个月内未刊登的请自行处理

第一百六十四期   吉项鱼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