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三、周朝崛起的秘密

 泥土清香 2020-10-25

从关中到中原

  据《史记·周本纪》说:周的始祖是后稷。他的母亲是有邰氏之女,名叫姜原。她是帝喾的元妃,因为在郊野踩了巨人的脚印而有孕,生下了后稷。认为不吉祥,曾一度抛弃,所以名叫弃。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干农活,长大后成为农艺专家,在尧舜时期都为朝廷主管农业,舜把他封在邰(音台),号曰后稷,【谷王】死后被尊奉为农业神。这个故事颇具神话性,如果说其中还有什么历史的影子的话,起码应该有两点:

  1、周人的发祥地是邰,也就是今陕西武功。地处关中平原,是疏松肥沃的黄土地带,很适合农耕。

  2、周是一个以农耕见长的部落。

  根据《史记·周本纪》:从后稷到文王,周的先公传十五世,就是:

  后稷——不窋(同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

  这个世系是有问题的。相传后稷是唐虞时人,与大禹同时,从后稷到文王大约经过了一千一、二百年,却只有十五位先公,每人在位年数平均80年;而商人在这个时期里,共有先公十三人,先王三十人(太丁早卒不计),合计43人,每人在位年数大约平均三十年。因而古代学者对此颇有疑义,认为“失其代数”,有的代数失传了。(《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毛诗疏》)其实后稷是神话人物,本不足据,徐中舒先生认为:周之世系应从不窋算起,(徐中舒:《西周史论述》)甚有见地。这样,与商的世系相对应,不窋约在商王祖丁时。也就是说,周人的兴起,大约在商朝的后期。

  不窋二传到公刘,居住在豳(音宾,今陕西旬邑县西)。公刘九传到古公亶父,迁到岐山下的周原地区,这里北倚歧山,南临渭水,是一片肥沃的黄土高原,主要包括今陕西的凤翔,岐山,扶风,武功等县。古公亶父在此营造都邑,开垦土地,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并建立了官僚机构和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打退了戎狄的侵犯,实力日益强大,初具了小国的规模。而这时殷商的国力日益衰微,正在走下坡路,古父亶父便萌生了角逐政权的念头,拉开了翦商事业的序幕。由于他对于周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被尊称为太王。古代诗人赞颂他说:

  “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诗经·鲁颂·閟宫》)

  (后稷的子孙,就是那太王;居住在岐山之阳,开始谋划灭商。)

  古公死,儿子季历即位。商朝文丁四年,任命季历为“牧师”,就是西方的方伯(诸侯之长)。但由于季历攻灭了许多戎狄部落,扩张了领土,招致了文丁的忌恨,便杀了季历。其子姬昌继位,就是文王。文王继承了季历的“牧师”的职位,称为西伯,就是商王朝属下的西方诸侯之长。

  文王在位五十年,由于他的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周的实力大为增强。他北逐玁狁(音险允),西伐混夷,又灭掉了泾水上游的许多小方国(或部落),又渡过渭水东进,灭掉了崇国(今陕西户县东),然后在沣水西岸兴建丰邑(今西安市西南),从周原迁到这里来,作为新的都城。这样,富饶的关中平原,便全部为周所有了。《诗经》歌颂这件事说: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承受天命,有这样赫赫武功。既已伐灭了崇,便兴建王都于丰。文王赢得了好名声。)

  定都于丰后,周的势力迅速地向东扩展到河东地区(今山西省),并伸入到河南、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东达江淮、南江及汉,西南进入巴蜀;到文王时,周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了。(《论语·泰伯》)

  文王在称王九年,迁都丰邑的第二年死去。在他的有生之年,已经为翦商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王死,其子姬发继位,就是武王。武王把都城从丰迁到镐(音号)京(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积极准备灭商。

  公元前1046年二月,武王兴兵伐纣,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之战中打败了纣王,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一个新的朝代,以崭新的面貌,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了。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起,到公元前256年赧(nǎn)王亡国止,共立国790年。其中西周275年(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周天子基本上保持了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又存在了五百多年。在东周的春秋和战国时期,出现了大国争霸和兼并的局面,周天子权威衰落,已经不能号令诸侯。但由强到弱,由天下共主到形同列国之君,周朝毕竟存在了将近八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年限最长的朝代。

崛起原因之一:农业的优势

  如今大国崛起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古代也有一个大国崛起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许对当今会有一些借鉴作用。

  与夏、商崛起于东方不同,周朝则崛起于西方的关中地区。它原先不过是一个不大的部落,后来发展成为一个附属于商朝的小方国。而就是这样一个小方国,竟在从太王到武王的四代(太王、季历、文王、武王)中,逐渐强大起来,终于灭掉了号称“邦畿千里”的商朝,建立了一个新王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奇迹。

  周朝崛起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当然很复杂。讲大国崛起,离不开国际环境以及历史给它提供的机遇。周朝也是这样,从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商朝腐败透顶,已经自行烂掉,这就给周人提供了崛起的机遇。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周人能够崛起,主要还是由于它自身的优势。一个大国的崛起,必须具备先进的生产力水平,而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就是较其它国家和地区更为发达的农业。正如恩格斯所说: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周人是一个古老的农业部落,从有关后稷的传说中,可以反映出周人的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大雅·生民》赞颂后稷在农业方面的成就说: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音又)。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后稷种庄稼,有管理的诀窍。除去繁茂的野草,长出良好的禾苗。发出幼芽,逐渐含苞,原来矮小,逐渐拔高。拔节抽穗,颗粒坚硬,成色良好。禾穗下垂,粮食成熟,运回有邰家中储藏好。)

  从那时的标准来衡量,周人的农业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是商人望尘莫及的。商人在盘庚以前,由于水患以及游牧经济等诸多原因,曾经居无定所,屡次迁徙。盘庚以后二百多年,虽然相对地安居下来,但农业生产并没有达到周人的水平。而且殷人酗酒成风,浪费了大量的粮食。从卜辞上所反映的在祭祀上用牲之多来看(多的一次可用三、四百头牛、羊、猪等),畜牧业在商人的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现在常说:“无粮不稳”,古代在自然经济情况下,粮食能否自足更是国计民生天大的事情。可以这样说:从经济原因来分析,周胜殷是农业优势的胜利。

崛起原因之二:制度的优势

  国学大师王国维早年在《殷周制度论》一文中说: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观堂集林》卷十)

  周朝的制度很复杂,王国维所说的三大项,第一项是最主要、最关键的,所以我们就着重谈谈第一项中互相关联的几个问题。

  先说立子立嫡之制。我国古代贵族盛行多妻制,妻子多,一般来说孩子就多。可是孩子多了,主要是男孩多了,事情就麻烦了,老子的地位(如天子、诸侯、大夫等世袭的身分)怎样继承?遗产怎样分割?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乱子。所以周人便建立起一套立子立嫡之制。

  立子,就是在诸子中分清嫡庶。在贵族的许多夫人中,只有一个是正妻,其余的都是姬妾。只有正妻所生的儿子是嫡子,其他都是庶子。嫡子贵、庶子贱,二者在身分和权益方面都有所不同。立子的原则是:“立子以贵不以长”,不看年龄大小,就看他是哪个妻子生的。正妻所生的,年龄虽小,也是嫡子;姬妾所生的,年龄虽大也是庶子。

  立嫡,就是在嫡子中确定一个作继承人,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作继承人必须是嫡子中的长子,也就是所谓“嫡长子继承制”。谁是嫡子中的长子谁做继承人,不管贤不贤,也就是不管素质好坏。如果嫡长子已死,便由嫡长孙来做继承人。关于一切权益特别是财产的分割,完全由继承人说了算,其他人只能服从,不许有争议。

  这种确定继承人的办法,它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保证继承人的质量。不管这个继承人是聪明还是痴呆,是仁厚还是暴虐,但只要是嫡长子,便理所当然地作继承人,毫无选择的余地。一个痴呆或暴虐的人,当了天子或诸侯,就会给天下或一个诸侯国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后果。即或是一个最普通的贵族家庭,有一个不好的当家人,也是家庭的不幸。【掌舵人】但这种制度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成为继承人,完全由天生的条件决定,【天命没引入竞争机制,排除任何优化条件,所以谁也不必产生什么争权夺位的野心,这就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倾轧,有利于内部的团结和整个政治形势的稳定。商朝共传十七代,三十王,在倒数第四个国王武乙之前,王位继承有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形式,而以兄终弟及为主,表明商朝王室没有周人那种严格的立子立嫡制度。正因为如此,商朝王族的内部,为了争夺王位而不断地发生内乱。《史记·殷本纪》说:

  “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三国时,冀州牧袁绍想要废弃长子袁谭,立少子袁尚为继承人。谋士沮授认为这不合乎从古代传下来的制度,现在应该立嫡长子袁谭为继承人,以平息他们弟兄之间的争斗。他说:

  “一个兔子在街上跑,许多人在后面追,这是因为兔子还没有归属于某个人所有。等到兔子被一个人抓到了,人们也就消除了对兔子的贪心,因为兔子已经有了归属。”(《三国志·袁绍传》裴注引《九州春秋》)【确定所有权的重要】

  这就是立子立嫡制度能够缓解内部矛盾的原因。

  与立子立嫡有密切联系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就是宗族之法。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后代子孙,都属于同一个宗族。简单地说:宗法制度就是处理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利益分配和名位世袭、遗产分割的制度。【所有儿子的利益都要考虑】

  区分大宗和小宗,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下面的分支还有小佘。小宗对上是小宗,对下又是大宗。例如:周天子是大宗,他的兄弟子侄被封为诸侯是小宗,但这位诸侯的儿子除嫡长子可以继承爵位,在诸侯国中为大宗之外,其余的儿子便是小宗。诸侯及其嫡长子对下是大宗,对天子又是小宗。大宗和小宗在亲疏关系,权力分配,义务承担,服制(带孝的制度),庙制(立祖庙和祭祀祖庙的制度)等许多方面都不相同,在礼制方面有许多烦琐的规定。

  宗法制度既是一种亲疏制度,也是一种等级制度,大宗和小宗又是一种等级从属关系。大宗可以向小宗发号施令,小宗受大宗的约束和支配。

  宗法制又产生了分封制。嫡长子为大宗,有继承权。但大宗也不能把一切都独吞,也要把一部分权益分割出去,让兄弟子侄们共享。用今天的俗话说,别人也得有碗粥喝。这就产生了权益的再分配制度。在天子和诸侯的宗族中,便是分封制。

  这个制度便是:天子死后,嫡长子继承了王位,作了天下的共主,为大宗,要把王畿(天子的直辖领地)以外的土地,按照亲疏的不同等级,分封给各小宗,小宗分得土地和人民后,便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但诸侯还要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小宗卿大夫,都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分得了土地和人民,形成为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据《荀子·儒效》说:周朝兼并天下,封了七十一国,其中天子的宗族姬姓就有五十三国。但据清代学者姚彦渠《春秋会要》,见于《春秋》、《左传》上的大小封国就有141个,其中大国有鲁、晋、齐、秦、楚、宋、卫、郑、陈、蔡、吴、越等,这么多的封国,主要是周天子的宗族和亲戚,也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古国或部落,或古圣先贤的后人,由周天子册封或承认的。周天子和各封国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臣属与联合,各封国要向天子进贡,天子对外发动战争,各封国要出兵,天子有难,各诸侯国要进行救助。天子也有保护各诸侯国的义务。除此以外,各诸侯国在内政方面有相对的独立性。

  周朝的分封制,在古代称为封建制,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但这仅仅是一个政治体制,和现代所讲的社会发展史上的封建社会,并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涉及到中国古代史上的分期问题,是从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来划分的。这个问题很复杂,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由于篇幅关系,现在先不涉及,将在最后谈一谈这个问题。

  周朝的分封制,是一种宗法性的军事殖民制度。周朝通过血统和亲戚关系,扩大了疆土,在外围建立了保护王室的屏障,是古代的一个殖民大帝国,也是一个联邦制的大帝国。周天子和各封国的关系,有些像现在的托拉斯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托拉斯利用这种运营方式,可以用少量的资本控制大量的资本,周天子的运作方式,是用较小的王畿之地控制广袤的土地,开垦了荒漠之地,为日后秦汉大帝国的形成,奠定了疆域的基础。【都要面临控制更大资源的问题,用什么方法?】

  上述的各种制度,都属于礼制的范围。礼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礼,是各种典章制度、规范化的社会习俗,以及典礼,礼仪、礼节的总称;狭义的礼,则指典礼、礼仪和礼节。后者主要有五种,称为五礼,就是吉礼(祭祀),凶礼(丧、葬、救灾)、宾礼(天子、诸侯以及各诸侯国之间往来的礼仪),军礼(军事)、嘉礼(婚、冠、宴、射),简称吉、凶、宾、军、嘉。礼仪往往与一定的音乐舞蹈相配合,所以又称礼乐制度。

  礼的作用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它的缺点是繁文缛节,搞形式主义,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在今天看来,不能搞太多的形式主义,但在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礼仪、礼貌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无礼的民族,绝不是文明的民族。【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中国古代的汉族政权,由于受周围少数民族的入侵,特别是辽、夏、金、元、清在部分或全国地区改朝换代,使汉族的传统礼制多有丧失,而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朝鲜等,仍然保存了一部分中国古代的传统礼制,称得起是活化石。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汉书·艺文志》),就是礼制在城市失传了,可以到乡村去寻求;而明人许次纾在《然明茶疏》(《然明茶疏》,收入明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笈》,普集第四,上海文明书局,1922年刊行。)中说:”礼失求诸野,今求之夷矣。”不知这话对于我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具有警示作用?

  以上的各种主要制度都是父家长制的产物,基本的原则是“亲亲”和“尊尊”。所谓“亲亲”,就是笼罩着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纱幕;所谓“尊尊”,就是严格区分嫡庶、贵贱,以嫡贵为尊;是一种以亲情为掩盖的等级制度。这些制度的内容,在过去几千年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但其基本精神,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始终像一条红线那样,贯穿着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而且直到现在,在民间也有某些孑遗。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进步,这些制度早已成为落后的事物,成为社会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商周之际和西周时期,却是一些进步的制度,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社会稳定、宗族团结的要求和国家崛起的政治需要。在商王朝腐化透顶,社会矛盾非常激化的背景下,周人倚靠了这些制度,发展了生产,团结了内部,提高了经济和军事实力,扩大了疆土,终于灭亡了商朝,建立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王朝。

  可以说,周胜殷是有序战胜无序,团结战胜分散,稳定战胜动乱。

崛起原因之三:道德的优势

  商人是鬼治主义,“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爵而不亲”(《礼记·表记》。商人迷信、少礼、重刑罚、亲情淡漠,本来就是一个缺乏道德规范的族群;加以到了末世,从朝廷到社会腐化成风,更没有多少道德观念了。而周人在兴起之际,却很重视道德规范的建设,提出了“保民”和“明德”的观念,形成了西周时期统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孟子说: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音葛)矣富人,哀此茕独。”(《孟子·梁惠王下》)

  (过去文王治理岐山一带,对农民抽取九分之一的税,对做官的人世代给予俸禄,在关口和市场上,只稽查不收税,在河流湖泊扑鱼,不加以禁止,对罪犯不株连子女。老而无妻的叫鳏,老而无夫的叫寡,老而无子的叫独,幼而无父的叫孤。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无告的人,文王施行仁政,必然要先考虑到他们。诗经说:“富人是好过的,怜悯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吧。”)

  这就是“保民”,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政”。

  据《史记·周本纪》和《集解》:虞、芮两个小国(在今山西芮城境内)的国君争夺边境上的田地,久而难决。他们听说西伯文王为人公正,便来到周国,请文王裁断。二人一进国界,见周人礼让成风,耕田的能互相让地界,年轻的都能善待年长的。这两个人都非常惭愧,互相商量说:“我们所争的,是周人引以为耻的,还是不要去见西伯吧,那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于是二人便原路返回,不仅不再争地,而是互相让地了。诸侯们听到这件事,都说:“西伯大概是受命之君啊!”

  尽管这个故事未免太理想化了,但周人以“德”而闻名,当是事实。

  篆文的“德”字从直从心,原是正直,不欺诈,不亏心的意思,后来包括了各种德行。在三千年以前,周人的“保民”,“明德”思想,是当时最先进、最有生命力的思潮。

  所以说:周胜殷是保民胜残民,有德胜缺德。

崛起原因之四:勤政、廉政的优势

  《尚书·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他要成王知道小人“穑稼之艰难”,不要贪图安逸。提到文王,他说: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

  (文王干过卑贱的工作,从事过开垦荒地和耕田的劳动。他善良、仁慈、谦恭,心中想的是保护老百姓,爱护无倚无靠的鳏夫,寡妇。从早晨到中午,一直到太阳偏西,忙碌得顾不上吃饭,目的是创建一个万民和谐的社会。文王不敢沉湎于游乐和田猎,不敢用各邦国的进贡供自己享乐。)

  不仅文王如此,周初的周公、召公等名臣,也都是勤政、廉政的典范,因而受到人民的热爱。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成王时,陕原(今河南陕县西南)以西,由召公管理;陕原以东,由周公管理;也就是划分了两个大行政区。召公勤政爱民,深受人民拥护。他巡行地方上的乡邑,有一棵棠树(今称棠梨树),召公常常在下面办公,处理诉讼案件或休息。召公死后,人民怀念召公的善政,不忍心砍伐这棵树,作《甘棠》之诗说:

  “茂盛的棠梨树啊,不要翦除,不要砍伐;茂盛的棠梨树啊,不要翦除,不要毁坏;这是召公休息过的地方。茂盛的棠梨树啊,不要翦除,不要拔掉,这是召公停车解马的地方。”(《诗经·召南·甘棠》)

  我们从《尚书·周书》的各篇可以看到:勤政和廉政问题是周初的政治家经常提到的问题,看来这是当时的政治风气,周公和召公不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已。

  可以说:周胜殷,是廉洁战胜腐败,勤政战胜荒政。有忧患意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是周初统治者的特点。

崛起原因之五:用人的优势

  当初商朝崛起时,是很重视人才的。成汤用伊尹、武丁用傅说,都是从社会的最底层发现了人才而加以重用的,对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了后期,特别是在纣王时,拒谏害贤,视人才如草芥,这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周初的统治者,却特别重视人才,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话。

  文王请太公的故事,一直哙炙人口,几乎是妇孺皆知,这且不提。《史记·周本纪》说:

  “西伯……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西伯……遵从古公、季历的法制,信用仁人,尊敬老人、慈爱幼小。礼贤下士,接待士人到中午也没有吃饭的空暇,因而很多士人都来归附他。)

  有一个辛甲,原是纣王手下的大臣。向纣王进谏七十五次,纣王不听。于是西行奔周,首先见了时任太保的召公。召公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贤人,便向文王推荐。文王亲自迎接他,任用为公卿。(《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

  武王自称有“乱臣”(治世能臣)十人(《论语·泰伯》)。东汉经学家马融认为这十个人便是文母(文王妻、武王母太姒)、周公、召公、太公、毕公、荣公、太颠、闳氏、散宜生、南宫括。当时都是第一流的人才。

  《诗经·大雅·文王》歌颂文王说:

  “世之丕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功臣世代显赫,善于出谋画策。众多的贤士,涌现在这个王国。涌现在这个王国,是周朝的骨干楷模。杰出的人才这么多,使文王的国土安宁祥和。)

  可以说:周胜殷,是人才的胜利,是重视人才对摧残人才的胜利。

  总之,周和殷,一个新兴,一个腐朽;一个如旭日东升,一个如夕阳西下;前者崛起,后者灭亡,是理所当在的,是历史进程中的新陈代谢。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鲁周公世家》

  3、《史记·燕召公世家》

  4、《尚书·无逸》

  5、《诗经》:《召南·甘棠》、《大雅》:《文王》、《绵》、《文王有声》、《生民》、《公刘》、《鲁颂·閟宫》

  6、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