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龄化社会,如何迎接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

 木木linyh 2020-10-25
老龄化社会,如何迎接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Summer姐姐 / 文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82.31岁,百岁老人就有1000多位。

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发展,长寿不光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更成为了普遍的现实。

寿命延长当然是一件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让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无比焦虑的现实困难:他们为自己的父母、伴侣的父母的健康、养老问题而担忧,更为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而忧心忡忡。

他们的“中年危机”,不断地被提前了。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一直在考察各种养老公寓,为自己的公婆、父母,也为自己和丈夫在做着准备。

而更让她焦虑的是,无法接受自己也会逐渐变老这件事情。

她不止一次地跟我说:“一想到我和老公将来要照顾四个老人,而我的儿子将来还有可能要照顾六个甚至更多的老人,我就焦虑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最近,我读了一本令人深省的书——《长寿的代价—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

老龄化社会,如何迎接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

作者约翰·利兰,是《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他从2015年开始,跟踪采访了六位年龄超过了85岁的纽约老人,记录了他们的生存现状,关注了老人的健康问题,独居困境,养老保障,与子女的情感矛盾等等问题。

长寿带来的代价是什么?作为老人,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他们对明天的期望又是如何?人生的价值,真的随着年纪的增长,会逐一丢失吗?自主、快乐、有尊严的老龄生活,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吗?

坦然接受变老这件事

书中开篇就讲到了一个关于变老的好消息: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幸福感会更强一点,尽管在70多岁的时候这种幸福感会逐渐降低,但是即便到了90岁时,老人的幸福感也会比20岁时保持更高的水平。

这多少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思维和身体都在衰退的老热,为什么看上去要比年轻人更加热爱生活?

本书作者采访的六位老人,都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会把日渐减少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能够带给自己满足感的事情,而不是哀叹“以前能做,但现在做不了的事”。

老年学家将此称之为“选择优化补偿”:尽可能利用所剩的一切,去补偿已经失去的一切。

那么,如何为必然会到来的老去做好准备呢?

我们可以借鉴国际象棋中一种叫做“复盘”的方法。

也就是说,我们从结果来倒推,从而忽视无法让你达到预期目的的走法,去专注于能够让你达到预期目的的走法。

比如,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75、80或者85岁的时候,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是希望有恩爱的终身伴侣或者关于婚姻的美好记忆?还是希望能够有自己的爱好,沉迷于艺术与音乐?亦或者希望自己仍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接下来,就可以想一想能够帮助你达到那种理想状态的步骤,也就是从结果倒推做一次“复盘”。比如你想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夫妻和睦,子女亲密,那么也许从现在开始,你就需要多抽出时间与耐心,与你的家人相处。

努力想象老年幸福生活的好处之一就是,你会把老龄看作是人生的续篇,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录。

书中有一个基于美国俄亥俄州居民展开的长期调查表明:对老龄有着积极认知的人,平均能够多活7.5年,这远远比只是锻炼或者不吸烟的人活得更长。

另一项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则更加直观:他们把BP机发给了年龄在18—94岁之间的184个人,在一周时间里每天给他们发5次信息,要求他们立刻写下当时的情绪,这些情绪标签有正面的,如快乐、喜悦、满足等等;也有负面的,如愤怒、悲伤、恐惧和厌恶。

研究者在5年和10年后,对同样的对象重复了上述实验。

最后的结果表明:老人的正面情绪始终和年轻人一样多,但负面情绪却比较少。

换句话说,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即便有理由感到不快乐的时候,选择快乐。

正如本书中来自中国香港的黄萍所说:“我从来不把我的快乐与过去作对比,因为这是不同的。当你老了,就得让自己快乐。不然你会更老。”

说这话的时候,80岁的她,已经失去了丈夫、儿子,仍然努力地让自己快乐、平静地生活。

快乐,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什么样的人能活得更久

不可否认的是,衰老意味着很多以前没有过的困难都会出现。

对于老去的人来说,明天不一定意味着更好,反而会预示着思维和身体的进一步衰退,朋友和爱人也会渐渐离开,健康状况更是每况愈下。

那么在不可逆转的身体、思维衰退之外,老人还能够做些什么,来保证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呢?

书中提到,年老之后,人们的价值观会发生变化。

比如,他们会在社交标准上更加挑剔,不再去应酬那些自己不喜欢或者合不来的人,也不再寻找新朋友或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也更加珍惜独处思考的时光。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们固有的认知,尤其是中国人的认知: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家中的老年人“保持忙碌”、“热闹起来”。

社会学家托恩斯坦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超越老龄”:作为老年人来说,不是身处衰退期,而是站在了制高点,人们在这个阶段已经超越了物质忧虑,转而集中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而在老年到来之前的许多年,我们都是在为这个阶段做着准备。

当然,托恩斯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障系统非常完善的瑞典人和丹麦人,因此这些老人在物质生活和医疗保障方面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但这项研究也足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变老不仅仅是身体的衰退,也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智慧:面对衰老、面对死亡的智慧。

而这种智慧的内容之一,就是接受渐渐失去掌控的事实,同时不用困难来定义自己的生活,用“感恩”来代替“抱怨”。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有感恩之心的人,会产生正面效应,带来幸福感和乐观情绪。经常“道谢”的人,血压较低,炎症较少,免疫功能更强,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也会更低。

书中还建议,老年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要总是讨论疾病和腰背疼痛,可以聊聊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例如音乐、电影和体育比赛。

谁都知道生活中总是有坏事发生,但总是谈论、抱怨这些,对我们的情绪没有好处。

治疗还是放弃?

《奇葩说》中,有一期节目是我至今不敢看第二遍的话题:“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节目里有很多人都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亲人得绝症的经历,自己的第一反应都是不舍,鼓励、希望亲人能够撑下去,哪怕是选择尊重亲人意愿的,也在整个节目过程中泣不成声,现场观众更是泪流满面。

那是我看过的最悲伤的一期《奇葩说》。

蔡康永在最后陈述时说,我们要学会告别这件事,这是值得练习的。

老龄化社会,如何迎接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

而这样的问题,《长寿的代价》的作者也遇到了。

他的母亲得了绝症,在经历了无数痛苦的治疗之后,一心想要放弃,摆脱这些疼痛。每次她对作者说自己想死的时候,身为人子的作者痛苦、悲伤而纠结,不知道该对母亲说些什么,也不知道应不应该答应母亲的要求。

作者向他跟踪采访的老人之一提出了这个问题,91岁的约翰·索伦森问了作者一个问题:“她还记得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吗?她的人生美满吗?”

约翰认为,最重要的是同理心,不要贸然评判一个人是否有权去死,对作者母亲的最好回答就是告诉她:我爱你,而且会一直爱你、尊重你。

约翰·索伦森的生活智慧是,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可怕,接受死亡就是接受生活,而接受生活就是快乐的生活。

别人对自己生命的挽留,不会改变任何事情,但会提醒自己想起和亲人、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而这些曾经的美好时光,恰恰能够鼓励他勇敢地面对必然会来临的死亡。

父母始终是父母

我看过这样一种很煽情的说法:父母老了,就变成了“孩子”,儿女这时候要充当起父母的责任,照顾“老小孩”。

但书中采访对象的观点是:“父母就是父母,始终都是父母,角色并没有互换。”

抚养孩子和照顾老人,是两码事。老人也是拥有自主权利的成年人。

老人和子女相互依赖,应该是一种兼顾各方的行为。子女希望竭尽所能来帮助父母,但同时不要牺牲自己的生活;老人希望行使自主权,但也接受子女的帮助。

这并不容易,做得太多与恰好足够之间的界线,是微妙和不断变换的。

从家人那里获得情感支持,是老人与子女之间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书中的老人鲁思和她的孩子之间,就有着不言自明的规则:鲁思不能因为子女提出帮助她而严厉地斥责他们,子女也不能因为她这样做而感到恼怒。

于是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鲁思会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独立,而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有所依靠。

界限感,是在这本书中一再被提起的家庭成员相处原则。

这一点可能很多中国家庭无法理解,“养儿防老”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种缺乏了“界限感”的理念,才是许多家庭亲子矛盾的根源之处。

当你发现陪伴家人,不再是一种牺牲了个人生活的义务与职责,而是单纯地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你不再执着于说服你的父母去珍视自己的生活,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如果能够做到“关心但不强迫,尊重而不疏离。”这才是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

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你的父母也是这样。

他们对年轻人的建议

在这本书中,还有许多老人们积累了一生的智慧经验,字字珠玑:

趁你年轻的时候,多去看看世界。

享乐的时候,不要以自己的健康或者经济保障作为代价。

要对生活知足。

悲伤也会具有治疗作用,要训练大脑应付艰难的挑战。

不同的工作、住房、腰间的赘肉,都不会显著改变我的生活,它们并不像我以为的那样重要。

写在最后的

这个周日,正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节点读到这本书,似乎显得格外有意义。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老龄化、少子化、高单身率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面对父母和自己的老去?

这本书的采访对象都是在美国生活的老人,里面的大多数研究也是针对欧洲发达国家的人群,从社会制度和福利保障方面来说,都与我国不尽相同。这些采访对象的经历,是以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都有所保障的为前提的。

但我想,人类的情感和感受,总会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我们都应当承认,比衰老更可怕的,是对衰老的无知、贬低、厌恶与恐惧,比如下面这条荒诞而讽刺的规定:

尊重老人的独立人格,同时为他们设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这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我们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

那么作为个人,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当我们不为未来做准备,而只是一味地焦虑时,时光正在悄悄溜走,我们既没有把握好现在,也很可能过不好未来。

最后,我想以本书扉页上,摇滚歌手大卫·鲍伊的一句话来做结尾:

“变老是个不寻常的过程,你就此成为一直以来应该成为的人。”

让我们共勉。

以上。

你对变老这件事会感到焦虑吗?欢迎留言。

「 壹荐 」

《长寿的代价——

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

老龄化社会,如何迎接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

【美】约翰·利兰 著

葛雪蕾 译

中信出版集团

- 作 者 -

老龄化社会,如何迎接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