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莎车国

 焦耳99 2020-10-25

    中国汉代西域都护府所辖诸国之一,也是莎车国都城。“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缘,莎车县、叶城县一带,东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邻帕米尔高原,南傍喀喇昆仑山。

北魏称渠莎国。隋、唐至宋并入于阗。元称鸦儿看。明称叶尔羌。


  莎车城地处叶尔羌河畔,东沿沙漠南缘达“
美玉之乡”于阗,西北经疏勒通大宛。西南经蒲犁(今塔吉克自治县附近)可达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是古代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境内河渠纵横,水草充足,宜牧宜农,是西域诸国中富庶地区之一,为汉与匈奴长期争夺之地。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因莎车王康抗击匈奴有功,光武帝封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代汉管辖西域诸国。后莎车王投降匈奴。

     章和元年(公元87)班超率师2.5万人攻打莎车,龟兹等国调兵5万救援,班超以智取胜,莎车再次归汉,南道遂通。

     安帝时,西域又乱,莎车先属于阗,后附疏勒。顺帝永建二年(127),班勇复平西域 ,莎车遣使贡献。其后渐弱,终为疏勒所并。

  史书上的记载仅限于这些,但对于背后的故事只字不提。这不但没有阻止人们的好奇心,而是越发激发了人们的求索。

莎车历史上的佳话


  传说,在公元前206年至220年,在天山南部活跃着一个名叫莎车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两代国王延和康曾为汉朝保持西域政治上的统一做了长久不懈的努力,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佳话。


  据传,莎车王子延在童年时,作为侍子曾到长安生活了许多年。
何谓待子?史书上的解释是,古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由此可见,当时的莎车就已经是汉朝的附属国。在长安,延不仅学会了中原的语言文字,更受到了汉朝繁荣景象的强烈冲击。


  于是,在他长大成人回到莎车继承王位后,不但积极推行汉朝中央政府的政令,而且还依照汉朝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莎车国面貌大位改观。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莎车国一举成为塔里木盆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


  那时,匈奴在西域盛气凌人、恃强凌弱,莎车王延却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
于是,匈奴开始把延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因为莎车的背后有汉朝这个强大的后盾,匈奴不敢轻易下手。为摆脱匈奴奴隶主的控制,延还团结周围小国,同匈奴斗争达数十年之久,使匈奴企图完全统治西域的目的未能得逞,保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从此,莎车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在这个时候,莎车国内出现一种声音:
莎车国曾经依附汉朝,是因为莎车不够强大,现在,莎车国已经很强大了,并且还得到了周边国家的拥护,怎么能够继续作为汉朝的附属国存在呢?
并且,匈奴尽管很强大,但只要和周边的小国团结起来,匈奴根本不足为莎车的外患,所以,莎车已经没有必要利用汉朝抵抗匈奴了。


  怎么办?
莎车王延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摆脱汉朝,虽然能够获得独立,但同时也意味着背弃;如果保持现状,虽然能够得到汉朝的信任,但会遭到一些国人的反对。思前想前,莎车王最终还是选择了依附汉朝,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强大是暂时的,而汉朝的强大则是永恒的,汉朝永远都是自己的大后方。因此他经常教导后代,“当世奉汉朝,不可负也”,要记住汉朝的恩泽,永不负汉。


  公元18年,莎车王延去世了。
汉朝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和功绩,将他追授为“
忠武王”。继承莎车国王的是延的儿子康,他恪守父亲的教诲,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

    西汉末年,西域动乱再起。匈奴大军不断侵略邻近国家,杀伐迭起,气焰极盛。西域都护被杀,汉朝军队不得已退回关内,不少小国纷纷倒向匈奴。


  在这种极度不利的政治环境中,康顶住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强大压力,收容了来不及撤退的西域都护府的官员、士兵和他们的眷属一千余人,免遭匈奴军队的杀戮。


  
西汉灭亡以后,东汉王朝于公元25年建立。此时的东汉,社会动荡却又百废待兴,莎车王康积极同东汉政府取得联系,时刻关注中原形势变化,经常写信给驻守河西走廊的“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一是表达盼望中原早日安定的殷切期望,二是表明自己对汉朝思慕的迫切心情。


  公元29年,窦融以东汉王朝的名义,封康为“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授命他统辖西域各地
这一任命在西域反响强烈。当时西域诸国都急切盼望东汉政府及早恢复对西域的全面统辖,康为西域大都尉,正是他们摆脱匈奴控制的大好时机,一致表示,愿听命于康的指挥。于是,以莎车国为中心的反匈奴联盟得以形成。

全盛到灭亡——莎车的悲剧


   本来,莎车有希望成为西域超级大国的,可是,莎车王康在位的时间并不算长,大约在公元33年,莎车王康就死了,莎车王位由康的弟弟贤来继承。
5年之后,贤与鄯善王安派使者首次到洛阳朝贡,同东汉政府面对面地交谈了对时局的见解。
他们备细陈述了西域诸国受匈奴欺诈奴役的景象,渴望东汉政府尽快派都护到西域,恢复中央政权的统治,结束分裂动荡的政治局面。

       公元41年,贤第二次朝拜汉朝,此时,光武帝刘秀采纳了窦融的提议,“以为贤父子兄弟相约事汉,款诚又至,宜加号位以镇安之”,正式任命贤为西域都护,颁发印绶,赠送车旗、黄金和锦绣。

    可见,东汉政府对莎车王贤的无限信任与期待。可遗憾的是,这种局面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对莎车王贤被任命为西域都护一事,敦煌太守裴遵有异议:贤为都护会引起各国对汉朝的不满。本来,就算敦煌太守裴遵的异议是实情,裴遵说了也就说了,光武帝听听便罢,问题就在于,光武帝不光听了,而且还认真地采纳了敦煌太守的建议,立即改授莎车王贤为“汉大将军”。


  “汉大将军”是个什么职位,谁也不知道,但在西域诸国的眼中,只有西域都护才是汉朝派来的最大的官,什么“汉大将军”或者“汉小将军”他们通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公元45年,车师、鄯善、焉耆等18国派使者到长安,请求东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但此时,由于东汉和匈奴长期征战已疲惫不堪,根本没有能力设置什么西域都护府,于是这件事情就因此搁置了下来。


  莎车王贤一定在想,既然你东汉没有人能够胜任西域都护一职,为什么就不能把西域都护的宝座赐给我莎车王贤呢,难道我没有这个能力吗?
莎车王贤越想越不服气,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坐不住了,派兵攻破了楼兰。同年,他又杀死了龟兹王,并且派自己的儿子去做龟兹国王。


  莎车王想要称王称霸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如果不加以及时遏制,整个西域将会被莎车搅成一团
但是,当时的东汉因为一门心思在对付匈奴,所以根本就无暇顾及西域。于是,莎车王贤更加嚣张,全然把西域当成是他的天下,想灭谁就灭谁。

      莎车王贤为什么敢于如此嚣张?普遍认为是因为东汉面临着外忧内患,根本顾不上西域,所以才壮了莎车的胆。其实不全对,这是因为,一向视西域为领地或图谋霸占西域的,并不只有汉朝,还有匈奴。那么,西域的任何一个国家图谋不轨,即使汉朝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制止,匈奴人也会加以干涉的,匈奴人之所以会对莎车王贤的狼子野心视而不见,恰恰是因为匈奴和汉朝鹬蚌相争,才让莎车渔翁得了利。


    
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些,公元50年,莎车王贤又借口大宛贡税减少,亲率多国联军共计数万人攻占了大宛。但是,莎车王并不因此而满足,接着,他又派兵攻破于阗国。为了直接控制整个西域,莎车王贤接着又做了一件无比残暴的事情。公元51年,他把姑墨等众多小国的国王召集到莎车,全部杀死,并且不再在这些国家立王,而是派自己的部将分别镇守。


  哪怕莎车王贤嚣张到了这分田地,但东汉和匈奴仍然无动于衷。
难道西域因此就沦为莎车国的天下了吗?当然不是。


  自古以来,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有残暴的地方就会有以暴制暴。
莎车王贤的残暴虽然没有引发东汉和匈奴的征讨,但激起了西域各国的强烈反抗。人都是这样,不是因为被逼得走投无路,大抵是不会以命相搏的。所以,纵观世界,特别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通常都是以暴力的方式反抗暴力的统治。正如陈胜、吴广在起义的时候说的,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贤的兼并和屠杀激起了西域各国的强烈反对,后来,于阗国王广德在西域诸国百姓的支持下,率兵一举攻占莎车城,莎车王贤死于乱刀之下。史书虽然没有透露战争的经过,但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莎车王失去了民心,怎么可以不失去天下呢?


  莎车王贤为自己的残暴和野心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莎车国就此灭亡了。


   莎车王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贤背弃了他的遗志,成了祸乱西域的另一个源头。


  直到汉明帝即位,班超率36名勇士出使西域,在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下,驱逐了匈奴在鄯善、于阗、疏勒等地的监护者
第二年,大汉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古丝道畅通,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于是再次形成。莎车王延、康父子的夙愿才终得到实现。


  顺便交代一下,东汉安帝时,西域又乱,莎车先属于阗,后附疏勒。
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班勇再一次平定西域,莎车遣使朝贡。
后来,东汉国力渐弱,莎车终被疏勒所并。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花国成为花国公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