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的碎片#乔茗星:魔都满州窗

 乔茗星 2020-10-25

上海有许多过去留下的花窗,每扇窗都有一张彩色图画,色彩斑斓,玲珑别致。阳光透过玻璃一张图画代表着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折射出昔日魔都道道风景线。

问了许多人但却是一直不知道花窗怎么称呼。

有一种窗户融合了东西方之风,坊间叫做满洲窗。满洲窗在伪满洲国时期由日本转口自欧洲的彩色玻璃而形成。

满洲窗满族风格的窗户格式。满人祖居东北阴寒冰雪以糊纸透光避风,为使窗纸不易被吹破或脱落室内又能采纳户外光线,在造窗格时加多了横竖的木条,不规则的形式组成丰富的图案。

满洲窗按了彩色玻璃传入中国是清末的事。有说法是当时一个外国商人把玻璃进贡给慈禧太后,慈禧未见过如此晶莹通透七彩宝物,便以一粒珍珠还赠,可见当时彩色玻璃的罕见。

传统的木框架镶嵌套色玻璃蚀刻画组成的窗子。套色玻璃蚀刻画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实用工艺品,采用进口玻璃蚀刻、磨刻或喷沙脱色的技术处理,以传统题材为内容,有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不同的设计使窗户典雅秀丽。

清朝对颜色的使用有极严格的规定,八旗有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这些颜色的玻璃只是为官员的府邸而设计。十三行的富商多是官商,于是就有大量的彩色玻璃出现,满洲窗在各地逐渐发扬光大了。

辛亥革命后,海外谋生的华侨大量回国买地建屋,将在国外教堂五光十色的玻璃画概念带回家宅门窗的应用上,有的还在外国定做好车花的玻璃。由于玻璃的运输过程易碎,精明的商人便把彩色玻璃大量运过来,同时玻璃车花的技术也带进来。


有老年人在六十年代街上还见过车花玻璃的店铺。用两脚踩踏带动上面的砂轮,蘸水放在彩色玻璃上按图索骥依样车出花纹。车花玻璃有磨砂车花复合图案玻璃车花等多种形式,玻璃透过光线将图案美妙地表达,像一幅幅走马灯在当时可是价格不菲。

满州窗后来原材料缺乏等原因工艺渐渐匿迹。至于玻璃蚀刻,那是七十年代后的事了。

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 ,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历史上的偶然性是整体趋势里冒出的一个小浪花,这不影响整体的趋势,没有了这朵小浪花,还会有别的小浪花小漩涡,这些都是让历史变得璀璨的元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