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之道(6)|穷则思变,变则通——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第二中学的素质教育之路(四)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10-25

在教育中创新
【李明尚】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不断改革,而且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因为我们发现,教育领域需要改的东西太多了。改革需要开放,改革需要创新,改革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教育太需要创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原因是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滞后的教育不仅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而且已经阻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更加制约了政治水平的提高。

【陶继新】当今成年人创新意识的淡薄,应当追溯到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因为从上小学起,学生大都是在教师的“喂养”与“圈养”下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不太主张学生有自己的不同见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被悄然扼杀了。其实,教育应当是创新的“急先锋”,可是当今的教育创新已远远落在了经济等领域的后面。这种反常现象不能不令我们深刻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李明尚】我认为,“创”就是打破,“新”就是生出,“创新”就是打破原有的状况,哪怕仅仅是划开一个口子,进而生出另外的富有意义的思想、创意或具体事物。这个一破一立的过程就是创新。创新好比在划了一道口子的枝条上嫁接新胚芽;创新就像调皮的孩子走路时选了另一条路;创新就像思想上出了岔道;创新就是在比较中前进;创新就是想想再想想,试试再试试。创新不一定都成功,创新不一定完全有效,但是创新是对传统的挑战,是要打破僵死的残局,为寻找新的生长点找到突破的依据。

【陶继新】《周易》上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还说:“日新之谓盛德。”看来,我们的先人就是特别主张创新的。创新是不是一定能成功呢?未必。可是不创新肯定不会有大的发展。而且很多创新是可以带来巨大成功的。所以,必须创新。即使有了成功的经验,也不能固守阵地,还要思考这种成功是不是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这样,就会永远拥有生命的活水,就会“生生不息”。当一所学校有了创新意识之后,尽管可能在哪个创新环节上出点问题,可是,它会因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而形成一种创新场效,并不断地推动学校向前发展,使之永远生机勃发。

【李明尚】创新教育就是要扫除假的、空的、有泡沫的教育现象,打破它的僵死局面,挤出其中的泡沫,使之变得真实、纯朴和完美。创新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还是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事情,家庭、社区和政府的事情,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的事情。

教育无处不在,创新同样无处不在,改革和创新往往会带来“重新洗牌”的机会,会涉及相关人员的利益问题。大家都知道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端,但似乎大家又很无奈。许多教师明明知道背政治题没有一点好处,还要求学生背,因为它对考试有用处。您说这些不改革、不创新能行吗?

【陶继新】创新无处不在,也不拘巨细。特别是对于学生,一个小小的创新点,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即使创新失败了,也要给予鼓励。这样,有助于形成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现在孩子的创新意识之所以不强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其有了一些创新想法之后,被最爱他们的家长与教师无意间扼杀了。而现在的家长与教师的创新思维就是在他们小时候被他们的家长与教师不经意间扼杀的。所以,培养整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必须从孩子抓起,必须提升家长与教师的创新意识。

【李明尚】创新教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范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这会涉及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说到利益,省庄二中人这样认为,省庄二中人的根本利益就是发展,依靠自身发展改变生存环境才是硬道理,提升省庄二中人的幸福指数才是硬道理。“学生和学生家长就是省庄二中的人民”“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是学校的最大利益”,所谓以人为本,我们的解释是“学校领导干部要以教师为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这些话已经成为省庄二中人共同的思想。

我们深知“本立而道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该管的管,该还的还,教育最需要按规律办事,教育最需要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当人看,做最好的自己。

【陶继新】发展不只是外在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也属于发展的范畴。发展的本质要义是师生幸福指数的提升,是全方位的素养的提升。有些地方的GDP有了大幅度提高,如果破坏了环境,就是失大于得;相反,GDP提高的同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也获得了不断优化,这才是真正的发展。前些天去采访的时候,看到你们学校的环境与设置越来越好,心里感到高兴。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你们的教师对生命去向明了,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信心,特别具有了一种幸福的生命状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有了这样的发展观,就不会只看当下之得,不观未来之失;就不会只看学生考分,不看综合素养;就不会只重领导评价,不看师生的长足发展。于是,虚幻的绚丽不能眩其目,名利的诱惑不能动其心,“本立而道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