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并非“苦旅”

 商坛论衡 2020-10-25

并非“苦旅”

                  微自我:一种个性化生存方式系列谈之三十四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相对于沿海新兴城市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农业真难、农村真苦、农民真穷”,我们对此不能无动于衷。然而,从农民自身来讲,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下乡住村所在的县是一个贫困县,然而倔犟的山民们没有向群山低头,对生活仍然充满着希望。就说那些身材瘦小的农家妇女吧,她们身背沉重的家庭重负,充滿希望地迎来一个个黎明,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能够品尝到生活的愉悦和欢欣。比如儿女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或工作成绩、丈夫些许的体贴、庄稼的成熟归仓以及过年时全家的团聚和平安……

    应当指出,这种朴素的农家乐大多迠立在小农经济之上,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收敛式定位的产物,和当代理想生活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既不能藉此嘲笑她们的“麻木”也不能松懈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而应当感谢她们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加倍珍惜,并努力将其引导向开放的定位。可以肯定的是,在她们身上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在确立自我大异的定位时也是如此。在自我大异之路上前行,固然会历经诸多磨难,如果以为它注定是一次“苦旅”,那也是一种误解,不足以达到立异的要求。

    毛泽东同志说过: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收,直至胜利。这就是革命人民的逻辑。斗争是艰苦的,失败更属不幸,革命岂不是一场漫长的“苦旅”?作为时代伟人,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可以从革命导师马克思那里找到答案:“斗争就是幸福。”毛泽东也曾引用过古人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革命者以苦为乐,例如在井岗山时期,环境是那样的艰苦和险恶,红军战士的精神却很愉快。有一首歌写道:“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有了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不会感到畏惧。

    以苦为乐,绝不是自欺欺人,哗众取宠,扭捏作态,而是出于一种真诚的觉悟。自我的大异就是一种觉悟的结果,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的神奇,艺术的魅力,可以藉此与社会与自然对话,充分展示我们的智慧。有志于此,本身就离不开我们的偏好,其乐足以忘忧。四川某大学教授年轻时,别人在暑假都离开了学校,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宿舍发奋读书。这在别人看来很孤独,便有人问他寂寞时会不会感到孤独。他回答说,我并没有感到孤独有什之不好,寂寞在我是欢愉的。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寂寞的欢愉》。这正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过来看,这又可以作为我们实现自我的大异或者立异的一种智慧和觉悟。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明末学者张岱评论说:“‘愤’便是‘乐’,原无二意,此是宣圣(指孔子)一生得力处。”

    尽管如此,立异过程中并非没有挫折,在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收,直至胜利的逻辑中,失败可能不止一次。在挫折和失败发生时,我们当然不能文过饰非,幸灾乐祸。但是我们也绝不能悲观消沉、一蹶不振,在经过一番整休之后,同样需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样需要看到“光明在前”,再接再励。20031225,圣诞节,英国研制的第一个火星登陆器猎兔犬2号经过漫长的旅行,计划在当日登陆火星。可是很遗憾,它并没有从那个遥远的红色星球向人类发回第一个圣诞问候,坠毁在火星表面。随后,美国宇航局的勇气、机遇号相继成功踏上火星。在美国同行的成功今世界瞩目之际,英国科学家心情的沉痛可想而知。猎兔犬2号项目的领衔科学家科林.皮林格“非常沮丧”。然而他很快恢复了信心,认真分析了该项目失败的原因,发动小组成员积极准备向英国政府积相关组织提出参加2007年登陆火星的申请,并且仍然以猎兔犬2号命名。他们清楚,过去的猎兔犬2号虽然登陆失败,同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其间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经验都是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探索精神显示了一种摆脱个人功名利禄羁绊才可能具有的科学勇气,同样会世人尊重。

    在立异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选定的自我大异之路知之、好之与乐之,是一种潇洒和超脱,但是也离不开必要的物资条件,在市场经济中立异更是如此。我们要有为实现终极目标进行“风险投资”的勇气,追求终局性的愉悦,但是这又不同于佛门的“极乐”。立异的愉悦不在“彼岸”,而在“此岸”,在现实生活中,由每一个阶段性的愉悦所组成。也就是说,立异不只是自得其乐,而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我们必须对取得每一个阶段性的回报认真负责,用相应的收益滋润自己,而不必以“苦行僧”自慰。当然,大家各自所追求的回报的方向方式和标准不同,不能东施效颦,急功近利,能够以异养异、自尊自立足矣。

哲思录

    自我大异之路固然充滿艰辛,但并非只是“苦旅”,而是在愉悦中前行,否则我们就不会对立异孜孜以求。自我的大异往往与我们的职业有关,但它是对屈从于社会分工的一种扬弃,是一种志业。它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将充分展示我们的智慧,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的神奇,艺术的魅力,可以藉此与社会与自然对话。有志于此,其乐足以忘忧。当然,它并非孤芳自赏,只是自得其乐,而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只不过大家各自所追求的回报的方式和标准不同,能够以异养异足矣。正因为如此,大家可以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