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标符号:另类形式化

 商坛论衡 2020-10-25

第一节:坐标符号:另类形式化

易经》思路坐标:揭秘与今用之七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强调思路坐标的作用,颇像“文化大革命”中有一种凡事都要“上纲上线”的意思;只不过思路坐标的“上纲上线”与阶级斗争无关,其最高境界是形式化。在逻辑科学中,形式化是指分析、研究思维形式结构的方法。它把各种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命题和推理)加以比较,找出其中各个部分相互联结的方式。简单说来,就是要用一定的符号代表具体的内容。比如将《易经》中的方位东、西、南、北用X、—XY、—Y表示。

遗憾的是古人没有这样做,而是用八卦乾、坤、巽、震、坎、离、艮、兑的相关象形字来表示。不过,古人对八卦这几个字形的特殊处理,使得它们多少有一些形式化的作用。比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等等。或者更进一步,乾代表在上的、强势的一类;坤代表在下的、阴柔的一方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另类的形式化,称之为属性化未必不可。

我们应当客观看待这种属性化:一方面,正是这种属性化使得方位坐标变成了思维坐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这种属性化容易造成悖离形式化的趋势。后来的易学家们力图诠释八卦这8个字的字形的实用价值,用心可谓良苦,却使得人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反而对思维坐标视而不见。由此可见,属性化属于一种相对另类的形式化,即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化。

专门阐释《易经》的《易传》可以看作这种另类形式化集大成者,后来的学者则沿着《易传》属性化的路子渐行渐远。从汉代开始,象数派是以取象(即取八卦所象征的各种物象)来阐述卦辞和爻辞,如上面提到的“乾”取象为天,“坤”取象为地。取义派则是以卦意来解释卦辞及爻辞,如对坎卦,不取水象而以一阳陷二阴之中这样的图像,取其“陷”义、“险”义;乾卦不取天象,而取“健”义、“刚”义;坤卦不取地貌而取“柔”意等等。宋代大儒朱熹把义理和象数相互发挥,对《易》学的研究起到了互补作用,但仍然没有扭转另类形式化的方向。

我们知道,在河图、洛书中,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又是用黑白点多少不同的数来表示的;而上述另类形式化最彻底的表现,是赋予了10之内的数以非常神秘的象征意义,反而对河图、洛书中的坐标内核视而不见:

“一”这个数,在《易经》中表示为“大”(太)、“元”(始)等等。中华古人认为宇宙中给人以“元光明”的是日光,来自于太阳。阳光光辉灿烂,就是所谓“乾”。乾作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是“天”之卦,成为古人对太阳的崇拜意识在巫术占筮观念的反映。

“二”这个数一般代表的是六十四卦的坤卦。另外,古人关于“二”的意识是从巫术卜筮的吉凶观而来,吉与凶这两个“指头”就是“二”,后来由“阴阳”这种特定的内容取而代之。

“三”这个数在古人那里表示众多与无限,后来作为“天、地、人”合而为一的象征,称之为“三才”、“三级”,意味着无论自然宇宙(天地)还是社会人生(人)都在其占筮之列。

“四”这个数也是和特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在空间是指东西南北四方,在时间上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五”这个数表示在四方、四时的巫术观念中加上“中心为主”的内涵而成为五方之数,是一个吉数。后来作为“生数”之极发展成为关于“五”的文化观念,形成了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似的诸多同构对应。

“六”这个数象征占筮范围包罗万象、广大无限,称之为“六合”之类。

“七”这个数在易经中表示所谓四时加天地人“三才”而为“七”,又表示日、月加五星构成的整体。

“八”这个数在易经中就是八卦的象征,在东西南北“四正”的基础上,又加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合称“四正四隅”。

“九”这个数被认为是天数、阳数之极,古人推崇之至,体现在许多著名古典建筑结构中。比如北京天坛圜丘太极石的周围铺砌的石料为扇面型,其数为“九”,以下则为“九”的倍数。

“十”这个数则被认为是地数、成数之极,象征着圆满。

我们知道,坐标轴应当是数轴,用数段表示。当数轴上的数被赋予神秘的象征意义时,数段也就成了一个个的概念,由此组成我们现在所说的思路。这种神秘的象征意义表明,在古人那里,数,并非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半抽象半具象的,恰好说明了思路的形式意义。当然,这种对数的属性化没有直接用在数轴上,而属于对坐标各个象限中有关区块的分析。相对于其作为合理基质的胚胎而言,我们不能将其等同于成熟的果实。

但这毕竟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现代创新思维所需要的胚胎因素,尽管其表现的比较另类,只要我们将其投射到坐标轴上,同样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思维坐标的数轴意义。

 《商坛论衡》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链接http:///j4u3f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