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当管理是以正理企的具体表现

 商坛论衡 2020-10-25

正当管理是以正理企的具体表现

——《胜市正言》续三十九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正当管理是以更大范围内相关主体的共同利益为标准来衡量的,它要求企业家在实施管理,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时至少要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遵守既定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忠实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从而产生正当经营效益的管理行为。相关主体的信托允许企业家对企业资源进行相应的调度、让渡,企业家在处置资源中应当尽职尽责,这一点不成问题;但是,当经营目标外化为一定的绩效时,管理者有可能首先替自己着想,把资源所有者的利益放在次一级的位置,甚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进行利益输送。这样一来,所有者的利益反而会被应对瓶颈压力所绑架,进而被架空。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正当管理是对企业家的约束,而不是把正当管理当成压人的帽子;否则那就会把以正理企推向漠视规范、我行我素的歧途。

如果说以正理企更多的是强调理念,那么正当管理则是对这个理念的践行,需要在得失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以免在随机处置中剑走偏锋。在迅雷公司“恶意插件”风波中,子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避开公司流程,动用子公司资源制造了带有恶意程序的插件,可以未经用户允许进行病毒般的强制插入,使得数千万电脑手机中招。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网络秩序的挑战,然而其隐情是源于经理人面临业绩压力,力图突破瓶颈而搞的换量潜规则。由此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即使坐拥管理优势,将管理资源用于企业成长,也应当在支配那些至少并不完全属于个人资源的时候守住正当管理的底线。

正当管理不是企业家自诩的标签,有着内在的客观标准:首先是利益消长的正当,也可以称之为实质正当,即取之以道。相对于所有者而言,管理正当除了有利于保值增值的经营目标,还包括在动用企业资源时不能进行利益输送。其次是程序正当,遵守公司正常流程。即使管理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随机处置,也必须及时回归到正常流程,通过正常流程予以承认。再次是手段正当,放弃结果可以使作假、行贿等等不正当的手段正当化的侥幸。虽然可以将管理手段视为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策略,但其主要是指实现实质正当、程序正当的具体路径,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技术的手段都不能另搞一套;否则以正理企就成了一句空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