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气不足又受寒,既要收涩也须补 |补土派语音文字复习

 太阳微笑666 2020-10-26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接着来讲李东垣看病的故事。今天讲一个什么病例呢?今天讲一个腹泻的事儿。“癸卯岁冬十月”,也是初冬,“小雪薄冰”,就是下了小雪了已经有点很薄的冰。“天冷应时”,什么意思呢?到该冷的时候,确实天根据时节变得冷了,叫天冷应时。“白枢判家一老仆”,这个白枢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姓白的枢判,这个枢判是官员的一种称谓,他家一个老的仆人,年龄比较大的一个仆人。
 
“面尘脱色”,大家看这里面就有点讲究了,面尘,脸上灰蒙蒙的,好像蒙的一层尘一样,脱色,这个颜色不正常。这是什么?过去老中医看病,首先望诊第一,叫望闻问切嘛。李东垣看患者,上来一望,马上印象很深,这个人皮肤上面像蒙了一层灰一样,面像蒙了尘土一样,脱色,不是正常的颜色,我们亚洲人正常颜色是什么样?红黄隐隐,红里面透着点黄,那么脱色,就是没有颜色了。
 
“神气特弱”,精神头特别不足,身体很虚弱的状态,什么病呢?“病脱肛日久”,这个脱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肛门脱出,里边甚至直肠都脱出来。这个大家可能没见过,如果在肛肠科干过的人都能见过,直肠脱出,一层一层的往外脱出来,突出这个肛门,外边有的很长,这叫脱肛。说明什么?说明往往是正气不足,固不住内脏,正气足了,把内脏固在胸腔腹腔之内,正气不足了,这个气往下走,结果固不住,它就脱出来了。那么像这样的人,有的还胃下垂,有的是女性子宫脱垂等等,都往外脱出来。像这位老的仆人,病脱肛了很长时间,但是“服药未验”,吃药没有什么效果。
 
那么“近日复下赤白”,开始闹肚子,哗哗泻,泻下赤白呢,大便颜色深的,带点红色的,有时带白色的。“脓痢作”,那么像有脓的痢疾一样。然后“里急后重”,什么叫里急后重呢?里急后重这个词,一般指的是痢疾,专门肠道感染的痢疾,有什么特点呢?就是特别急,就想上厕所去,憋不住了,到厕所里面,其实便不出来多少。结果便完以后,肚子里还疼,然后他肚子里很重很痛的感觉,这个跟一般的慢性腹泻不一样。一般慢性腹泻是肚子痛去泻,泻完了舒服,这是什么呢?这往往是一般的慢性腹泻,正常腹泻。
 
这个痢疾,往往是里急后重,这个大家记住这个特点里急后重。肚子疼,去了接着便完以后还是疼这种感觉,这种情况一般如果说里急后重,会判定为感染性的痢疾,你受了外邪这种痢疾。白多赤少,往往我们认为寒多,颜色深的话,往往认为是有热,而颜色没有那么深的,我们认为可能有寒。“不任其苦”,肚子疼的不行了,泻的受不了了。
 
那么这位白枢判就请李东垣给看病,李东垣是怎么分析这个病情的呢?李东垣上来就分析说,“此非肉食膏粱,必多蔬食”,这就有意思了,什么意思呢?李东垣上来先看他这个人,吃的什么东西。就像这种人,他的老仆人,吃的非常的清淡,不是那种膏粱厚味,吃得特别好的,你要吃得特别好的那种当官的人,不这么治,他可能有其他问题。但是这位他吃不着那些肉,不是那种肉食膏粱,然后导致湿热,导致积滞,不是的。那么这位他是个老仆人,估计这家对他并不怎么好,我觉得过去是等级森严,像这种仆人,其实待遇并不好。必多蔬食,吃的都是蔬菜这些东西。
 
有朋友问了,说吃蔬菜不是健康饮食吗?各位是这样的,我们看历史上的东西,把它放到历史的时代去看去。你现在看,您吃的特别好了,您吃点蔬菜那是好东西。现在吃点五谷杂粮,粗粮都是好东西。各位,过去不算,过去您说吃高粱米,那是最差的饮食,吃糠咽菜,那都是不好的东西。现在糠都是保健食品了,高粱米那都是改善伙食才吃的。过去不是,过去像我小时候,高粱米,农村人老家人都吃腻了。我们城里,有点面票,大米的这个票,粮票换点以后,我记得我父母回老家,给老家的乡亲带点白面,带点大米,都觉得特别好,他们不愿意吃高粱米。现在我们大米吃多了,觉得吃点五谷杂粮。同样的道理,当时像老百姓,像那种仆人,肉根本吃不着,弄点青菜吃点就不错了。所以他吃这个一定都是菜类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吃的都特别特别简单。
 
李东垣后边加一句,“或饮食不节”,什么意思呢?就是饮食不能讲节律,或者不节制等等。像不节制,我觉得像这样的人,基本不会有的,他有可能吃的节律有问题,这是可能的。要干活,没吃饱,回来赶快多吃两口,这叫饮食不节。所以他吃的蔬菜,很简单这些饮食,没有膏粱厚味,这是第一。然后吃的又不规律,吃得又不好,把脾胃给伤了。而且当时整个生活条件是不好的,像吃这个蔬食,蔬食是什么东西?蔬菜,有可能都是生吃的,所以饮食不节。
 
现在“天气应时”,就是现在我们天气的变化,跟这个时节节律是一样的,到时候冷了,已经冷了,“衣盖犹薄”,什么意思呢?他穿的衣服,穿的还很少,再看他盖的被,盖的被也是很薄的。说明当时劳动者的条件不好,吃的生菜,吃的蔬菜等等,穿的很少,很冷,盖被盖的很薄,叫衣盖犹薄。所以大家看到没有,这个就是李东垣的诊断思路。李东垣来了,先看他是什么人,这个人他的工作性质如何,地位如何,吃的怎么样,吃的有什么特点,住的条件怎么样,穿的衣服。
 
这是什么呢?各位一定要理解,我们说这个病,同样看病,不是说一个方子给这个人,得这个病吃就行了,不是的。根据他的生活条件不一样,饮食特点不一样,穿衣服盖被子等等,都会影响他这个病情,而且这些都是诊断信息。所以李东垣像他这样的大夫,他上来一看,分析的特别清晰。人家从这方面分析,现在穿的这么少,吃的又是凉的东西。到了天冷的时候,“寒侵形体”,寒冷侵到他的身体上了,“寒滑气泄不固”,本来他的正气就不足,平时脱肛,脱肛说明气虚,正气不固。我前面曾经讲过很长的语音,说现在大家都说受寒受寒的,说这个人受寒,我们一说受寒,就是你吃冷东西了,你淌冰水了,吹空调了受寒。但是您一定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正气,自己身体条件如何。同样吹冷风,同样受的是寒,一般人马上调整过来了,您为什么没调整过来,就真的受寒了,一定是身体内部有问题。比如说阳气不足的人,气虚的人,本来湿气就重的人等等,像这样的人,他比别人更容易受寒。
 
所以大家知道,所有的疾病产生,都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者相互结合就会让你生病的。所以考虑问题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不能说我就说外边因素,他冷了,或者我就强调里边因素,这都不是中医的思维。中医是综合考虑这些条件。所以像李东垣分析这个病情,首先这个人是正气不足的,长期正气不足,他把这个先写在前面。那么因为正气不足气虚,甚至气陷,导致了直肠脱水。所以他怎么样呢?寒邪一来,他身体特别容易受寒。那么受寒以后,正气不固,所以他哗哗的腹泻,这叫“寒滑气泄不固,故形下脱也”,他整个身体往下脱。
 
那怎么办呢?“当以涩去其脱而除其滑”,就是我要收涩,“微酸之质固气上收”,就是用微酸的药把气固住,然后往上收,“去其下脱”,不让它往下脱。“以大热之剂除寒补阳”,这个话的意思很好懂,一定要用大热之剂,用很热的药,干吗呢?把这个寒邪除掉,补这个阳气。“以补气之药升阳益气”,我把这个气往上升。这样才能对症治疗。
 


李东垣对这个患者出的方子叫诃子皮散,这个方子“治肠胃虚寒泄泻”,就因为特别冷,导致腹泻。“水谷不化”,有的时候里边的食物都没消化,就直接泻出来了。那么“肠鸣腹痛”,肚子里咕咕叫,肚子疼脱肛,或者作脓血,有时候这个血有化脓有脓血,“日夜无度”,泻的止不住。
 
那么这个方子其实非常简单,这个方子里面有温阳的,有收涩的,收涩的比较多。上来一味药是什么呢?粟壳去蒂盖,蜜炒半钱,这是什么药呢?就是罂粟壳,我们中医一般叫米壳,我们总说米壳就是这个东西,就是罂粟的壳。这个东西大家说这是毒品,过去是中药,我们分的很清楚,这个东西确实用时间长,有的时候会上瘾。但是我们为他治病,短暂的用它。所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药,大家也知道一下,现在买确实也不好买,这个东西还是限制的。
 
那么这个罂粟壳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是这样的,它有收涩的作用,它这个药性有点酸涩,归的是肺经,大肠经和肾经。它首先可以敛肺,比如说遇到那种久咳的,肺气不固的,可以敛肺,酸敛。但是记住,有邪气的不能用。你正在感冒外感的,你用它不行。往往是老人虚咳,止不住了虚咳,那么用它可以稍微有止住的功能。下边收涩大肠,因为它有酸收的作用,那么在腹泻的时候,泻的特别厉害的时候,有时候会用到它。但是一定要记住,有什么特点呢?比如说你刚刚患上这个病,有外邪的时候不适合,一定是外邪,比如说湿热都清掉了,就是固不住,用它可以酸收,确实酸收的效果还不错,能够收敛住。它还有什么作用呢?比如说肾虚,导致的滑精遗泻等等,用它也能收敛。还有一点止疼的作用,所以有时候特别疼的患者,用一点感觉好很多。
 
所以大家看见没有,我们中医利用有些药,它的药性它的偏性来治病。有的时候它是毒,但是有的时候,它确实能帮到我们身体。所以这个是中医的辩证思维。这里面就用罂粟壳,我们叫米壳,过去很多方子里面也用这个米壳,效果确实不错,治疗慢性腹泻,现在我们可以用其他药替代它,这是第一味药米壳,就是罂粟壳。
 
第二味药是诃子,诃子把这个核去掉,七分,要煨一下煨熟。这个诃子什么作用呢?诃子跟罂粟壳差不多,也是收敛的。那么诃子这味药还有一个名叫诃黎勒,这个东西,一听这个名好像是外来的,中医很早就用它了。它有收敛,归肺、大肠经,也是酸涩的,收敛。对于肺气不固,久咳等等,可以用它。对于这个大肠久泻久痢,可以用它,因为它就没有毒性,所以大家可以用它。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作用是什么呢?当咳嗽太久了,失音,嗓子出问题的时候,它能治这个嗓子,治这个失音,嗓子发不出声音来。在治这个病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加上诃子,对于这种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等等,尿固不住等等都可以用它,它就主收涩的。
 
那么大家看,李东垣这个方子,诃子皮散一共就四味药,其中两味药是收涩的,这是为什么呢?各位是这样的,李东垣这个医案特别经典,经典在哪呢?就是患者表现全都像是痢疾,全都是像是外感痢疾这种病症,我估计一般医生用,都可能会清热解毒,给你去湿热等等,都会用上。但是李东垣上来判断,这个人是虚症,因为从他的职业,他吃饭的特点,他住的特点等等条件来判断,这个人是正气不足又受寒了,所以说是大虚之症。那么这个时候给他固脱,固住,收它才行。这个时候您别再给他去湿热了,这不是我们说的外感肠道传染性的疾病,不是的。他纯粹是正气不足,受寒虚的。
 
所以大家看这个虚实的判断非常重要,我前面讲过,看病要寒热辨清楚,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你要辨清楚,会有假象,那么像这个也有假象,特别像痢疾,里急后重就像痢疾。这种感觉还有脓痢,腹下赤白,感觉里面好像肠道传染病似的,我们现在说的痢疾腹泻,好像没吃好得的这种病。李东垣判断不是的,根据天气什么时间,根据他穿衣服的情况,盖被情况,吃的东西,判断你是个虚症,所以以温和收为主。
 
所以大家看,这就是名医,中医难就难在这,别被假象所迷惑了。那么一般人很容易上来就纯粹给你清湿热,给你解毒等等,但是李东垣上来纯粹给你收敛。李东垣自己讲,他说我用罂粟壳干吗呢?他说“上收固气虚脱”,我是固这个气的,别让你往外脱,主用为君,这是君药。那么诃子皮微酸,“上收固血”,我是固血分的,你看到没有,这是讲究的,固血分的。“治其形脱”,因为他形体还是脱了,一个气脱,一个形脱,我行气去给你补,这个是罂粟壳和诃子的区别,大家看,一气一血,我们要了解,即使收敛,李东垣也是气血给你分开的。
 
然后这个药我们配炮的干姜六分,其实也并不多。那么这个干姜干吗呢?就是除寒的,温脾胃的,所以用干姜还炮了一下,温脾胃,因为它太冷了,所以给它温过来。但是李东垣的特点,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用药不猛,用的量非常轻,诃子去核用7分,煨一下,干姜炮的用的6分,你看人家用的那么轻,但是一样起作用。
 
接着用陈皮,他说橘皮半钱,橘皮干吗呢?橘皮他说“微苦温,益真气升阳为之使”,这个是李东垣对陈皮的一种用法,这个橘皮就是陈皮,放时间长了,就变成陈皮了。李东垣在前面说,治这种病,应补气之药,升阳益气,但是这个方子里边,补气之药,升阳益气,用哪个药呢?两个收涩的,一个干姜,橘皮,原来是橘皮。所以他自己说,橘皮微苦温,益真气升阳为之使,说陈皮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益真气,可以升阳气,这是李东垣对橘皮、陈皮他的心得,他的用法。我们一般认为,这个橘皮就是理肺气化痰湿,可以宣肺止咳等等,但是我们没说过,说这个东西能够升阳益气。李东垣说益真气升阳,为什么呢?祛湿气化除痰湿,让你的真阳自己恢复。
 
所以大家看,这是李东垣对陈皮的论述,而且他的用法也很特殊,一般我们一说补正气,为你补脾,我该用人参了吧,该用白术了吧?没用。他就用一个橘皮,用一个陈皮,用这个橘皮、陈皮来达到益真气升阳这个作用。这个我觉得就是高手。实话实说,您让我这么使用,我没到这个境界,人家用到已经入神的地步了。这个时候轻轻用这一点药,就能把你这个病解除掉。我们肯定人参、白术,补气的都上去了。人家没有,这个时候这个补法,还真不是往里直接补的,人家通过给你通把湿气去掉,把痰湿化开,让你真气自己恢复,让你的阳气自己恢复,这么一种做法。
 
就这四味药,研成粉末,分作两服,这个两服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你出两次,我们出门管理部门,一直让我写的一副药,两副药,一剂药,两剂药,他们现在把一副两副,非要改成服药的服,这是不行的。过去说一剂两剂,一副两副,整个配这些药在一起,叫一副。而这个服是服用一次的意思。分作两服,不是分作两副,是分成两次。那么每次服,每次服的时候,水二盏,就是拿两杯水,煎至一盏,和渣,和这个药渣一起趁热喝下去,最好空心服最好,就是没吃饭喝它最好。

(具体药方点这里查看→正气不足又受寒,既要收涩也须补 |讲讲补土派的脾胃学说
 
给他喝了以后,这个方子效果如何呢?“再服痊愈。”这个再服痊愈,在李东垣的医案里面经常出现。什么意思呢?再服一次,服两次就好了。那么我相信给他治好以后,李东垣可能又开了其他的方子,给他升阳益气等等,这个就没在这个医案里面写了。
 


这个医案我为什么给大家讲一讲呢?这个是这样的,我当年在读这个医案的时候,我是什么感受呢,我读完这个医案以后,我特别深的感受就是,千万别按照教科书去看病,这是我很早,我记得刚学医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些医案,李东垣的这些书,我是很早就读了。读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别按教科书去治病,为什么呢?假象太多了,应该说我在做一个中医学生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千万别按照教科书去跟患者对,因为这里面是对不上的。
 
比如说我们说受寒了,教科书写受寒了以后腹泻,会怎么样呢?泻下多是白的,赤色,颜色深的少。实际上真的受寒以后,泻下来,我跟大家讲,颜色深的也很多,不能按照教科书去判断。有的时候,你看着好像是痢疾,像这种看着完全是痢疾,外感性的传染性的肠道疾病,吃什么东西吃坏了,但是人家是出现在冬天,穿的少,正气不足本来就脱肛,这是明显正气不足受寒的。所以要补,你要往上固脱,要收涩。完全一点祛邪的药都没用。所以这个时候全面的分析一个患者更重要。
 
所以经常网上有朋友问,罗博士,我的病怎么怎么样,您觉得看病那么简单吗?不那么简单。要收集很多信息,就跟你破案一样,最后才能分析出真凶。你像李东垣,我讲过的医案,你会发现李东垣,李东垣有时候特别潇洒,有时候谈笑间开个方,跟元好问一边聊天,一边谈笑,把这个病就给看好了。大家觉得这就是高手,随便开个方子,没那么简单,他跟元好问是好朋友,对元好问太熟悉了,你完全我掌握了,所以他跟文人要表现出来轻松,元好问当时吓的要死。李东垣跟他开玩笑等等,都是为了让元好问变得更轻松一些。别心情不好,然后吓的要死,病当时恢复不好。但是真正给别人看病的时候,你发现李东垣心细不细,他有的时候当时不开方,回家琢磨,像那种国医到那个水平,人家都会回家琢磨,这个病应该是怎么回事,多想一想,这是什么?就是人家看病是非常仔细的。
 
像这个医案反映的是什么呢?李东垣收集信息的能力。就是真的看病,从现在现在是什么天气,同样的10月份,南方跟北方不一样,现在当地什么天气,比如说现在沈阳,现在今天我讲课的时间,沈阳才10度左右,南方一看都有30多度了,沈阳才10度左右。10度左右你穿衣服怎么样?一看小伙子小姑娘穿T恤衫,容易不容易受寒?容易。但是他阳气还旺,这个时候阳气旺,受寒跟别人不一样。老人呢?老人正气不足了,你穿少一点,你再受寒,你这个病又是不一样了。所以你的年龄,你的正气,你的衣着情况,你晚上盖被,晚上开没开空调呀,像老人有的开空调的,要不然会受寒在东北。这种情况,你吃的什么样,你吃的什么饮食,有的爱吃麻辣烫,有的爱吃素食。那么所有这些因素,你的内因外因,你周围的环境等等,加起来才能往往找到病的真凶。
 
所以像李东垣这样的大医,你看他分析那一段,人家从你的职务,从你的天气,穿衣服盖被分析下来,这是真的看病的态度,分析病情的态度。所以我觉得大家对中医药把握的了解。有的人说是神医,开一个方一看就知道,没有那回事,没有一个方子对所有人,没有一个神医上来就看,没有的。像李东垣这样的国医,中医历史上排在前列的这种人物,人家看病都这么仔细详细。所以出一方就四味药,很简单,这个药一喝下去,这个患者就好了。为什么呢?份量还那么轻,就是因为人家的判断太仔细了,所以这个是我们所有人要向李东垣学习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