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路電車文化之旅【圖文】

 還舊樓主. 2020-10-26
 
    公交车几乎是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的事物,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上海的不少公交线路已经陪伴在市民身边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其本身就是一张文化名片。今天的主角——23路电车,就是这样一条线路,她已历经66个春秋。从沪南到沪西,从大世界到美琪……坐在车厢里发现精彩上海,带上此篇就能实现。
 
    23路电车微历史
 
    前世
 
    1946年
 
    9月1日,上海市公共交通筹备委员会(习称“公交(筹)”)开行6路公共汽车线路,自老西门起,经民国路(人民路)、云南南路、林森东路(淮海东路)、西藏南路、西藏中路、武胜路、威海卫路(威海路)、中正北一路(石门一路)、南京西路、江宁路、康定路,至曹家渡,线长7.4公里。当时配车17辆,后增至25辆。
 
1947年公共汽车路线说明表

1953年交通日记:6路公共汽车

 
    今生
 
    1954年
 
23路电车通车庆祝场面

    10月5日,23路无轨电车开通,由电车一场管理。线路自曹家渡至老西门,线长7.675公里,取代原6路公共汽车。
 
1955年交通日记:23路

​​
1950年代后期,23路4000型电车驶经武胜路威海卫路交会处
 
1957年指南:23路

​​
23路配用650型单机无轨电车

​​
1958年生产的红旗5001型铰接式无轨电车,1959年下半年后用于23路

​​
1959年公交手册:23路

    1960年
 
    4月1日,23路电车划归电车三场管理。后终点调整至忻康里(缩线一站)。
 
1960年公交手册:23路

​​
1960年代,23路SKD64‎4型电车经过大世界门前
 
1965年票价表:23路

​​
1975年票价表:23路

    1976年
   
    10月1日,23路电车自老西门向南延伸至高雄路(终点设新肇周路,该路并入今西藏南路),线长增至10.077公里。
 
23路曾使用过的SKD663型电车
 
    1979年
 
    12月20日,23路电车重新划归电车一场管理。
 
1980年公交手册:23路

​​
1983年23路SK561‎GF型电车驶经康定路西康路口
 
约1988年,23路SK561‎G型电车经过江宁路江宁大楼前

​​
1990年乘车手册:23路

    1994年

​    为配合石门一路实行南向北单行道,23路电车往高雄路方向自南京西路起,改经茂名北路回威海路原线;往忻康里方向不变。
 
 1990年代23路SK561‎GF型电车
 
    1996年
 
    因西藏南路辟通工程竣工(原路南拓兼并西林路—林荫路—三门峡路—新肇周路一线),23路电车原走向由肇周路、陆家浜路、三门峡路、新肇周路,改为直行西藏南路至高雄路终点站。
 
23路SK561‎GF型电车和空调汽车在忻康里终点站
 
    1997年
 
    23路电车临时双向改道南京西路、西藏中路。
 
23路SK561‎GF型电车驶经南京西路新世界门前
 
23路SK561‎GF型电车行驶在西藏中路武胜路“大屏幕”路口
 
    9月13日,23路往忻康里方‎向改行高雄路、制造‎局路、陆家浜路,回西藏南路原线。
 
23路SK510‎2GP型电车驶经西藏南路
 
23路SK510‎5GP型电车驶经西藏南路南阳桥附近
 
     2003年
 
    3月1日,因西藏中路改造,拆除电车架空线,23路电车双向改道黄陂北路、黄陂南路、金陵中路,不再经由武胜路全线。自此,行驶了50年的西藏中路武胜路电车大角度转弯成为历史。
 
23路SK510‎2GP型电车,后期巴士电车涂装
 
2003—2004年绿页:23路
 
    2007年
 
    3月31日‎,配合康定路西向东单行道实施,23路电车往忻康里方向自江宁路后,改经武定路、武定西路、万航渡路,回康定路忻康里终点;往高雄路方向不变。
 
23路SK510‎5GP型电车驶经西藏南路
 
    4月21日‎,配合地铁10号线老西门站施工,23路电车往忻康里方向调整走向,自肇周路经建国新路后,回西藏南路原线。该走向后定为正式走向。
 
23路SWB51‎05KGP‎-3型空调电车和SK510‎5GP型电车行驶在西藏南路金陵中路口
 
    同年,23路往高雄路方向临时改道经陕西北路。
 

    2008年

 
    7月26日‎,因江宁路施‎工,23路往忻康里方向‎改道石门一‎路、石门二路、北京西路、江宁路;往高雄路方向‎改道康定路‎、陕西北路、南京西路。
 
    2009年
 
    
7月25日,为配合世博园区建设,23路电车高雄路终点站撤销,改设中山南一路西藏南路(与96路终点站并用)。
 
23路SWB51‎05KGP‎-3型电车在忻康里终点站
 
23路曾使用过的HZGWG‎100G型电车
 
    2012年
 
    12月15日,配合制造局路施工,23路往忻康里临时改走中山南一路制造局路口原地调头,沿西藏南路向北直行,即形成双向行驶西藏南路局面。
 
    2013年
 
    3月底,23路全线配车为世博纯电动客车SWB6121EV(S2I)型。
 
 23路SWB6121EV型纯电动车驶经武胜路近黄陂北路
 
    9月,SWB6121EV型纯电动公交车其中一辆自编号S2I-041经改造成为双源无轨电车,投入23路运行。给上海电车的前景带来了一丝光明。
 
23路SWB6121EV型改装电车在中山南一路西藏南路终点站
 
    2014年
 
    23路更换新型青年JNP6120BEV1(J2B)型电车。
    同年,配合威海路积水点改造,往中山南一路西藏南路方向临时改走康定路、陕西北路、威海路。
 
23路JNP6120BEV1型电动车,忻康里终点站
 
    2016年
 
    12月16日,配合地铁14号线施工,23路往西藏南路方向临时改走金陵中路、龙门路、淮海中路、西藏南路。后改经延安东路,并停靠普安路站。
 
    23路电车经典地标
 
    高昌庙
 
清末江南制造局大门
 
    旧时,上海城里如有长辈仙逝,会请道士做法事。在法事期间,只听见道士念念有词道:“苏常道上海县高昌司二十五保××图……”其实,这个阴间的“高昌司”就是对应阳间的高昌乡的,是一种阳间人离世后去阴间“报户口”的“行政机构”。高昌乡境内的几座曾经香火旺盛的乡庙被叫做高昌庙,祀高昌司土地。
    早在明万历年间的《上海县志》上已经记录有新旧两座高昌庙,而且,至迟在明万历时,建成于宋代的立雪庵已移作高昌乡乡庙。清嘉庆时,由于立雪庵并非坛庙,不具官祀性质,时人于嘉庆十五年(1810 年)另建迎春庙,“有司岁于此迎春”。不幸的是,迎春庙步立雪庵之后尘,毁于兵燹,成为沪军营之所在。士绅们不得不于光绪年间建“迎春高昌司庙”以接替。日军侵沪期间,高昌司庙尽毁无遗。
    1946年,庙董王稚眉等历时六个月募建新庙。1960年代中,高昌司庙被拆除。另据《上海市社会局老高昌庙》(1946年)记载,同治五年(1866年),尼顺贤在外浦滨周官乡前高昌庙原址募建一庙,仍以“高昌”名,为临济宗寺庙,居女尼。
    制造局创立后,被迫迁至局外百步,后因光绪十三年(1888年)厂房扩充,又迁至后来的制造局路749号处。宣统元年(1909年)新庙也归江南制造局管理。高昌庙曾是当地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清明庙会的热闹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城内的三巡会。仰赖制造局等大量民族工业的进驻,19世纪末,今制造局路、龙华东路、高雄路交会处的高昌庙一带已经成为沪南新增的六处市镇之一。1949年后,庙宇年久失修,庙址改为工厂使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途经这里的2路、5路、73路等公共汽车还都设有“高昌庙”站点。随高昌庙路于1964年更名为高雄路后,这些站点都改以其他名称。如今,高昌庙仅见于历史典籍,鲜有居民提及。
 
    斜桥
 
 
     地处制造局路、肇周路、徐家汇路、陆家浜路交会处一带的斜桥,因该处曾有一桥斜跨在肇嘉浜上,即呈东南—西北走向,故名。
    早在明弘治年间的《上海志》里已有斜桥的记载,这里很早就是船舶的停靠地。开埠后,西人开新濠河(即陆家浜西段)穿过斜桥连通肇嘉浜,斜桥的地理位置就显得更为重要。这里水路是肇嘉浜、陆家浜的交汇点;陆路有方斜路。车马往来,行人熙攘,当时已经是西城外通县城的要道。
    1908年,法商在徐家汇路、方斜路上修建有轨电车道,在肇嘉浜上另建一座新桥。不久,国人填桥北的肇嘉浜筑肇周路,新桥又废。斜桥本身历年曾有修建,1908年重修桥栏,直到1926年填陆家浜筑陆家浜路时才拆废。由于此地有桥的历史十分悠久,且交通繁忙,市面繁荣,群众始终习称这一带地区为斜桥。要说到这个“斜”字的关键来由呢,就必须提及这里过去的面貌。
    1949年前陆家浜路、徐家汇路以南一带多会馆、殡舍、墓地,比较荒僻冷落。中国传统习俗有“送葬不走回头路”,以防煞气回流,因而将桥作斜,避免邪气直冲县城方向。1950年代起,斜桥浜南一带的会馆、殡舍陆续停办,面貌渐次更新,已经融入现代城区。
    多年来,因过境公交线如18路、43路等一直以“斜桥”设置车站,加之邮局等生活设施普遍都使用斜桥区片名称,使地名的传唱度较高。著名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俗称红房子医院)就在斜桥以北的方斜路上。
 
1937年斜桥五岔路口

    唐家湾
 
唐家湾菜市场旧貌
 
    唐家湾原是一条弯曲的小河浜,宽十米,通肇嘉浜和陆家浜,通行柴船,浜名起于何时无考。据传说因浜两边居住菜农,多数姓唐,故称唐家湾。以后唐姓的居民陆续他迁,浜边逐渐造起了住房,这时居民中以吴姓居多,唐家湾口肇嘉浜上的一座石桥称为吴家宅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填筑肇嘉浜,唐家湾也填筑为路,名唐家湾路。填浜后,居民仍称肇周路、唐家湾路一带为唐家湾。后来发展成为居民聚居区,多为旧式里弄。  
    始建于1903年的唐家湾菜场是上海解放前22座市立室内菜场中建造年代最早的菜场,比闻名遐迩的三角地菜场还要早17年,堪称当年的地标。史料记载,1921年,华界决定在西门外唐家弄兴建室内菜场,由淞沪护军使何丰林委派沪南工巡局局长姚志祖招标承办,上海王锦记营造厂中标承建,当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室内菜场为木结构,里面分割成三十余间。由于施工时偷工减料,所以仅使用了几年后就出现建筑倾斜开裂。
     1927年8月9日上午8时半,正值繁忙早市,菜场中间的一根主梁断裂,顷刻之间全部倒坍,造成当场死亡40余人,受伤百余人的重大事故。这也是上海特别市政府刚建立不久就发生的重大惨案。随后,由政府出资重建为钢筋水泥结构。如今的唐家湾正处于旧区改造的进程中,耳光馄饨等名店早已迁走,唐家湾菜场已关闭拆除,传承着地区历史的唐家湾路也已注销。唯有那日夜奔驰在肇周路上的公交车,向世人阐释着这里原有的闹市基因。
   
    老西门
 
1990年代末的老西门西藏南路复兴中路口
 
     历史上的上海县城狭小而拥挤,但却是孕育上海大都会的母体。在老城厢一带,除了城隍庙地区始终引领着繁华商市外,民国初期拆城后,老西门、新北门等商业街市也随之兴起。地处中华路、复兴东路、方斜路交会处六岔路口一带,本是旧县城西门仪凤门所在地,因位于城垣正西,故民间俗称老西门或西门。
    填浜筑路门废后,居民仍习称这一带为老西门。1914年至1918年南北两半城先后通行有轨电车,老西门交通地位日益重要,新建筑不断兴建,如1914年建共和大戏院(后为中华大戏院、中华剧场,今不存)。各种商店也先后开办,有著名的大富贵酒楼、乔家栅点心店、冠生园食品店、老同盛南货店、全泰服装店、第八百货商店等,商品种类齐全,是原南市区内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近年新建的老西门古玩茶城,较具规模。11路环城公交的内外圈终点就设在此。复兴东路、西藏南路交会处有18、23、24等多路公交线经过,还设有地铁老西门站,8号线和10号线在此交会,是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南阳桥
 

战时的南阳桥敏体尼荫路(西藏南路)一带

 
    清末吴趼人有一篇《沪上百多谈》里称“八仙桥一带多杀牛作”。事实上,老上海通常把位于八仙桥以南西藏南路上的“杀牛公司”称为“南阳桥杀牛公司”。这个“南阳桥”是何许地?其实就是西藏南路、自忠路口一带的泛称。当然,既曰“桥”,想必历史上定然有桥。昔时这里东西向横跨周泾(今西藏南路)的一座木桥就叫做南阳桥,大致位置就在今西藏南路自忠路口偏北处。
     1908年,填没周泾筑成敏体尼荫路(即今西藏南路),桥自然随之拆除,但南阳桥地名长期以来为当地民众所习用,演变为区片名。据1926年《上海指南》记载:“南阳桥系指白尔路(今自忠路)之东段,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之南段,奥利和路(今浏河口路),安纳金路(今东台路)一带之总称”。而后居民日增,范围也有所扩大。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不少房地产业主在此处建造起大批里弄房屋。楼宇连片,几无隙地,南阳桥一带成为居民聚集区域,有一处新式里弄即取名“南阳新村”。1937年日寇侵华,沦陷区各地居民涌入租界居住,这里的街面房屋均开设店铺,一时商市颇盛。近年来,有着悠久历史、且远近闻名的南阳桥杀牛公司已拆除。现除当地老居民外,较少有市民称呼此名。
 
 
    八仙桥
 
1980年代大世界路口远眺八仙桥青年会
 
     老上海没有不知道八仙桥的。但是,即便我们现在把它定义为大致以兰生大厦(原址为大众剧场)为中心、半径约200米之内的地域,或者泛指金陵中路、龙门路口周围一带,似乎都已经减缓不了八仙桥即将远去的脚步。在23路电车开通以前,这里早已是上海核心城区的热闹场域。
    回溯到19世纪后期,这里地属法租界,自从建起了一座华洋菜场(后称八仙桥菜场、金陵菜场)后,周边相继开设有米店、烟杂店、香烛店等商铺,渐渐形成以菜场为中心的闹市区片。因东侧的周泾(今西藏南路)上从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交汇处向南依次建有老八仙桥、中八仙桥和南八仙桥,习惯上就统称这一带为“八仙桥”。
    19世纪末的八仙桥区片范围较后来更广,东自今云南南路,西至今普安路,南起今淮海东路、淮海中路以南的桃源路,北迄今延安东路。因此,我们熟悉的淮海公园的前身即以“八仙桥”命名为八仙桥公墓。众多旧迹中当属八仙桥青年会将旧名传承至今。
     1917年,大世界游乐场落成开幕,因其生意兴隆,声誉日高,致使其周围形成了新的大世界区片,八仙桥范围遂向西南部退缩。
     1930年代此地建起成片旧里,居民聚集,生活设施齐全。“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抗战又使南市、闸北、虹口大批居民逃入法租界避难,人口骤增。之后陆续迁入一些沪上名店、大店如宝大祥、协大祥两家绸布店,童涵春国药店,汪怡记茶庄等。衣食住行具备,终日热闹非凡,并延续到了1949年后。
     1990年代后期,旧店、名店如金陵菜场在内纷纷被拆被迁,原地则建起广场公园和一批现代化建筑。面貌虽焕然一新,但市井气氛却难觅一息。
 
 
    新城隍庙
 
新城隍庙的邑庙市场初开时旧貌
 
    老话有“不到长城非好汉”把世界各地前往北京的游客们都绑定在了长城上。同样地,来上海不去老城隍庙走走看看,诚可谓是“不领市面”(沪语:不懂行情)了。有老似乎就有新,在离开人民广场不远处就有一个叫做“新城隍庙”的地方,其大致范围就在延安东路以南、金陵西路以北的连云路西侧一带。
    1937年抗战前,这里尚是一片空地。“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县城与外界隔绝,租界内的善男信女不能前往城里的城隍庙去烧香还愿。当时明星影片公司导演张石川、中央大戏院经理卞毓英等集股筹资,选定这里租地造房,1938年秋动工兴建,至农历除夕(1939年2月14日)初步建成。
    新城隍庙格局仿照城里的老城隍庙,在创建新邑庙的同时设置了邑庙商场,商场中门内建有百花厅,日作茶馆,夜作书场。周边相邻之地有简陋木屋约210间,设有店面和摊头120多个,经营小百货、花炮、小玩具、化装品等,还有年画、饮食、照相、算命、看相等业分布其间。
    城隍殿就在商场西北,殿前正中置一铁鼎,鼎前立一旗杆,左右各有一口井。当时由于工期紧迫,连城隍老爷的神像也来不及塑造,便设法从老城隍庙移来小型城隍神像一尊,而其他如判官、鬼役等像都是临时在墙壁上画成的。
    1939年春节城隍“开光”,商场开张,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新城隍庙之名自此远扬。数月后,庙里补塑了神像100多尊。新邑庙最旺盛时期在1942—1945年,1953年后开始逐渐冷落。
    1956年,商业网点调整,原有房屋多改作住宅,大殿改作玩具工场。至1972年则全部拆除,新建了4排五层楼住宅。当时,在连云路靠近金陵西路口开设有新城隍庙点心店。1982年起,连云路沿街设摊,后又辟为小商品市场,市面又热闹了起来。新城隍庙这一地名一直叫到广场公园动工,连云路、宁海西路等拆迁后沉溺。
 
    马立斯
 
1947年地图中马立斯一带的“马”字里弄

     上海的洋派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像“马立斯”这样不中不洋的名字都可以“混腔势”(沪语:找机会混,“腔势”即chance之音译)成为地名。就在1980年代末的时候,大沽路菜场改名为马立斯菜场,上海人被一时搞得摸不着头脑。事实上,这个马立斯菜场与其说更名,不如说是恢复旧名。因为马立斯至少有百余年的历史。
     19世纪后期,来上海“淘金”的冒险家马立斯(Henry Morriss)醉心于跑马博彩业,积聚了大量资金,又与洋行买办等一起以低价购入这一带的大片土地。
    从1893年起,这里历年建起了马德里、新马德里、马乐里、老马安里、马吉里、新马安里、西马德里以及马立斯新村等。并在威海路以南、重庆北路与成都北路之间建造了5座大型花园住宅,马立斯自住其中一座,其余则高价租出。正是因为马立斯在这一带占有众多地产,人们索性就把武胜路和威海路以南、黄陂北路和重庆北路附近的大沽路两侧一带叫做马立斯,指位性很强。
 
今日重庆北路上的马立斯菜市场
 
    马立斯一带紧靠跑马厅,且临近八仙桥、大世界两大商区,又有成批的住房出租,因此人口与日俱增,店铺竞相开设,促进市面进一步繁荣。其中就有马立斯小菜场、杜六房熟食店等知名商铺。
    1981年起,拆除了马德里和新马德里全部房屋,在其原址上建造起24层的电信大楼。原马立斯新村经加层后更名重庆新村。为建造18层的振兴大楼和23层的振华大楼,5座花园住宅已拆除2座。如今,若不是重庆北路上的马立斯菜场,可能很少有人会提起这个来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之名。传统生煎制作技艺非遗传承名店“东泰祥”的总店就设在这里。
 
    美琪大戏院
 
美琪大戏院旧影

    经常乘坐23路电车的乘客一定不会对这张老照片中的建筑感到陌生,就在照片左侧的外墙边,是如今开往忻康里方向23路的“江宁路南京西路”站。比起这种虽然精确但略显啰嗦的坐标式站名,老乘客们则要干练得多,他们往往直呼这一站为“美琪”。
    “到'美琪’下来”甚至还成为附近“梅泰恒”的另一种指向性的描述。这座“美琪”便是座落在江宁路奉贤路口的美琪大戏院。1941年,上海亚洲影院公司相中了这块紧邻着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地皮。这里原是1920年代沪上最奢华的大华饭店的旧址,即使在大华饭店被易主拆除后,这块土地在整个30年代里是上海舞厅业繁荣的见证,著名的大都会花园舞厅(Metropole Garden)即开设于此。与大都会舞厅仅仅隔着一条窄窄麦边路(今奉贤路)的“美琪”自开业起,便成为了上海娱乐业的又一颗闪亮新星。这座电影院建筑由知名中国建筑师范文照设计,馥记营造厂承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融合了现代与古典风格。开门营业首日,美琪大戏院特将美商二十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最新摄制的彩色歌舞片“Moon Over Miami”冠以《美月琪花》的中文译名作首场公演,片名巧妙地将戏院名融入其中,令观众印象深刻。
 
    金司徒庙·万春街
 
    静安区内以街命名的小路本就不多,万春街可能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一条,因为23路就有万春街一站。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上海电影界的中心之一。万春街原名金司徒庙街,因有金司徒庙(原址在万春街63弄1号)得名。相传该庙建于明末清初,原系一庵,后从浦东金司娘殿(钦赐仰殿)请来金山童子菩萨一座,因金山童子官衔为司徒,因名金司徒庙。
     1932年,由严春堂投资成立的艺华影片公司就在金司徒庙成立。第二年,艺华增加投资并在庙旁搭建了面积十分可观的大摄影棚。当时主持电影创作的是田汉,有名的电影《黄金时代》《火烧红莲寺》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万春街与电影的缘分还不止于此,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万紫千红总是春》上映,影片讲述了一群普通家庭妇女纷纷要求走进工厂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故事。
    据资料显示,电影正式开拍前,剧组演员就是到这里的金司徒庙居委会的生产组,学习各种生产技术以体验生活。正是因为这部影片,后来在1964年时,把寓有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意的“万春街”替换下了金司徒庙街的旧名。像万春街这种以影片名定名的道路名称在上海还真是独树一帜的呢。
 
电影《万紫千红总是春》海报

    忻康里
 
    一般不熟悉沪西地区的上海人要想得知忻康里这个地名,或许就是通过23路的这个终点站。
    曹家渡五角场是沪西知名的闹市区,市面一片繁荣景象,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各条马路似乎终日热闹非凡。地处曹家渡闹市东南的忻康里,好似淹没在了这片喧嚣中。
    原本为旧式里弄的忻康里是由江苏启东一郁氏商人投资建造于1929年前,包括康定路1497弄、万航渡路803—851单号,有2层砖木结构石库门住宅184幢,乃是上海较有规模的老式住宅区之一。
    其名称来历有二说。一说因开发商为祝愿其妻忻氏安康而取名“忻康里”;一说“忻”字即欣喜、开心之义,“忻康”搭配成词自然是吉祥语汇。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曹家渡地区已经成为工厂集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早年就成为一处公交枢纽。忻康里建成后,进一步促进了曹家渡地区的发展。因线路较多,部分线路即将站点设在邻近忻康里处,并以忻康里作站名。久而久之,忻康里也演变成为区片地名,即指忻康里车站及附近一带地区。
    现在,原来的忻康里里弄旧宅已经拆除,并在2000年建起了鑫康苑(取“忻康”谐音)新式住宅区。然而,只要来到康定路与余姚路交会处的23路和824路终点站就会发现,“忻康里”仍是这里的站名。由此可见,公交站名对老地名的传承,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公交站名“忻康里”标志和康定路余姚路路口环状架空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