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

 忘仔忘仔 2020-10-26

报道1例由线粒体DNA(mtDNA)基因G13513A突变导致的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并结合文献报道的8例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资料,对该病的临床、影像及基因特点进行总结。患者多在14岁前发病,相继表现出Leigh病和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或者两种疾病特征交替出现;影像学可见累及基底节、脑干、小脑以及大脑皮层病灶;肌肉病理可见破碎红纤维和琥珀酸脱氢酶深染,致病基因多样化。

线粒体是人体最重要的产能细胞器,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线粒体通过氧化可利用底物及呼吸链电子传递合成ATP,其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导致能量代谢异常。脑和肌肉能量需求旺盛、线粒体含量丰富,在线粒体功能出现异常时常首先受到影响,称为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和Leigh病是线粒体脑肌病的两种临床类型,由线粒体DNA(mtDNA)基因G13513A突变导致的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临床少见,国内外仅有个案报道。现报道1例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供临床医生加深对线粒体脑肌病叠加综合征的认识。

病例资料
患者男,16岁。因'癫痫发作6年,加重1个月'于2018年11月9日入院。

患者于2012年9月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持续数分钟后缓解;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提示异常脑电活动,诊断'癫痫',当时未用药治疗。

2013年3月出现头痛伴视物成双、双眼斜视,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左侧楔叶、右侧小脑和中脑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半年后复查MRI,提示病灶消失。

2014年7月患者因视物模糊就诊,MRI提示右侧枕叶皮层高信号,考虑'线粒体脑病',基因检测提示mtDNA13513基因发生G>A突变,突变频率5.0%。给予左卡尼丁、辅酶Q10等治疗,同时给予小剂量奥卡西平控制癫痫症状。

2014年10月因视物模糊加重就诊,MRI提示左枕叶DWI高信号。

2015年8月患者因癫痫发作再次就诊,同期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语速缓慢,伴有右下肢轻乏力,走路右偏,运动耐受性差。MRI提示左侧额叶、右侧颞叶、脑干多处新发病灶,DWI呈高信号,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示病灶部位乳酸峰增高。

2016年2月患者出现左上肢间歇性快速抽动伴左下肢不自主抖动,每天发作5~6次,激动或疲劳易诱发。MRI提示双侧顶、枕叶大片T2WI高信号伴双侧基底节对称性T2WI高信号病灶。考虑右上肢肌阵挛伴锥体外系症状,遂停用奥卡西平,改用氯硝安定1mg 2次/d,肌阵挛显著改善。

2018年10月患者肢体抽动频繁(每天10余次),反复摔倒,极易疲劳,MRI的T2 FLAIR像提示大脑弥漫性片状高信号病灶,累及双侧额、顶、颞叶和脑干,同时伴有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灶。第2次基因检测提示mtDNA13513基因G>A突变,突变频率17.3%。予氯硝安定加量,巴氯芬、精氨酸等治疗,肢体抽动发作频率减少,病情好转出院。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毒物接触史,按计划预防接种。个人史及家族史:否认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9 ℃,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70 cm,体重55 kg;瘦长体形,精神状态一般,巩膜无黄染,结膜无水肿;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反应迟钝,语速慢,应答切题,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下降,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10分,双眼视力下降,双侧瞳孔2.5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正常,双眼左侧凝视可见眼震,双侧闭目、闭唇肌力4级,伸舌居中,颈软,抬头肌力3级,四肢肌力4级,四肢腱反射(+++),四肢痛、温觉敏感,双侧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差,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乳酸2.31 mmol/L,肌酸激酶83 U/L;血钾4.1 mmol/L,钠134 mmol/L,氯98 mmol/L,钙2.44 mmol/L,血糖4.5 mmol/L,肌酐51 μmol/L,尿素4.7 m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2.8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8.7 s,纤维蛋白原定量1.7 g/L,糖化血红蛋白5.2%,红细胞沉降率2 mm/1 h。血常规:白细胞5.56×109/L,中性粒细胞0.461,淋巴细胞0.471,血红蛋白150 g/L,血小板239×109/L。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抗核抗体、增殖性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Sm、nRNP/Sm、核周型及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均阴性。

MRI检查参考现病史(图1)。2013年4月肌电图未见明显肌源性损害及神经传导异常。2013年4月脑电图提示双侧大量散在、阵发性高幅δ波、θ波、尖波,左侧后部和后颞区更明显。2018年11月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2018年11月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

图1 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结果 1A、1B、1C 2013年3、4、11月头颅MRI,分别提示右侧小脑、左侧楔叶、脑干病灶 1D、1E 2014年7月、10月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右侧和左侧枕叶病灶 1F、1G、1H 2015年8月MRI提示左侧额叶、脑干、双侧枕叶、颞叶多发病灶,MRS提示左额叶病灶乳酸峰增高 1I、1J 2016年2月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灶,大脑皮层多发病灶 1K、1L 2018年10月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对称病灶及皮层广泛多发病灶


基因检测:2014年7月基因检测显示mtDNA13513基因G>A突变,突变频率5.0%;2018年10月第2次基因检测结果mtDNA13513基因G>A突变,突变频率17.3%。

治疗经过:本例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抗癫痫,氯硝西泮缓解肌阵挛,巴氯芬改善肌张力障碍,应用ATP、辅酶Q10、左卡尼汀、精氨酸等改善能量代谢、增强细胞活力。经过上述治疗,患者癫痫控制良好,能缓慢行走,生活自理能力改善。

讨 论
线粒体脑肌病是mtDNA或细胞核DNA突变相关的遗传代谢类疾病,主要累及脑和肌肉,发病率约为1/5 000。mtDNA为母系遗传,核DNA突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性连锁遗传。遗传基因的改变影响蛋白质合成,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ATP合成障碍,致使组织、器官功能减退。Leigh病和MELAS综合征是线粒体脑肌病的两种临床类型。

Leigh病是婴儿和儿童最常见的线粒体疾病,具有复杂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常见表现为精神运动迟缓、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影像学的典型特征为基底节对称性病变,脑干、脊髓、小脑可同时受累。呼吸链(特别是复合物Ⅰ、Ⅱ、Ⅳ或Ⅴ),辅酶Q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功能障碍是导致该病的常见原因。遗传上与多种mtDNA和核基因突变相关,其中mtDNA G13513A基因突变导致的Leigh病由Kirby等[3]和Sudo等[4]相继报道。Leigh病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MELAS综合征是成人最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类型,好发于年轻人,表现为卒中样发作、癫痫、头痛、智能下降等,部分患者伴有糖尿病及听力下降;MRI表现为不符合血管分布的皮层'花边征',复发者病灶多变,呈游走性;血、脑脊液乳酸常增高;病理特点为破碎红纤维阳性、细胞色素氧化酶染色活性缺失等。本病可以由mtDNA或核DNA基因突变导致,mtDNA A3243G基因突变较为常见,G13513A线粒体基因突变也有报道。Iizuka等提出MELA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至少1次卒中样发作表现;(2)急性期在CT或MRI上见与临床表现相关的责任病灶;(3)脑脊液乳酸升高;(4)肌肉活检Gomori染色见破碎红纤维,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呈强血管反应。符合前3条为临床诊断,4条均满足可确诊。在某些情况下,上述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叠加或同时出现,也可以交错方式出现,此种情况较罕见,可同时表现出两种疾病的特点,被称为MELAS-Leigh或者Leigh-MELAS叠加综合征。

本例患者10岁起病,临床特征多样化,包括癫痫、头痛、视物重影、认知减退、肌阵挛、肢体乏力和抖动等,病灶相继累及小脑、大脑皮层、脑干、基底节,后期呈广泛性分布。早期MRI提示小脑、枕叶和脑干病灶,随后出现皮层多发游走性病灶,先后累及枕叶、额叶和颞叶,最后对称性累及双侧基底节,MRS提示乳酸峰升高,血乳酸不高,先后两次基因检测提示mtDNA基因G13513A突变,突变频率由5.0%增加到17.3%,期间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临床表现中包含癫痫、头痛、智能下降等皮层症状,MRI提示双侧大脑皮层游走性病灶,累及枕、颞、额叶,符合MELAS临床特点。发病早期有复视、斜视等脑干症状,MRI提示小脑、脑干病变;后期出现肌阵挛、行走不稳、肢体不自主抖动现象,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灶,符合Leigh病临床特点。患者基因检测提示mtDNA基因G13513A突变,该突变在MELAS和Leigh病中均有报道。本例患者同时具有MELAS综合征和Leigh病的临床、影像及基因特点,诊断考虑'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从国内外报道看,MELAS可以叠加MERRF、LHON、Leigh等多种类型。叠加综合征常具有两种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不同叠加综合征的基因突变各异,相同叠加综合征可由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目前已报道的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的致病基因突变有mtDNA G13513A、A13084T、T13094C、G10197A、T10191C、T10158C等。一些基因突变有特殊的临床表型,如近期1篇报道提出mtDNA T13094G突变导致的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出现颈髓病变,这在线粒体疾病中少见。

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8例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特点。其中女性5例,男性3例,发病年龄在7~40岁。临床表现多样化,其中7例有癫痫发作,表现为全身或部分性发作;5例合并视觉异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斜视;5例有运动障碍,包括肢体乏力、舞蹈样动作等;5例有头痛;4例有言语障碍,主要是构音障碍;2例患者有听力障碍,包括听力下降和耳鸣;2例出现呼吸衰竭,其中1例死亡。所有8例患者均有大脑皮层受累,其中累及额、颞叶各5例,枕叶4例,顶叶2例。6例患者病灶累及基底核,2例累及丘脑,5例病灶累及脑干,2例累及小脑。病灶在MRI常规序列上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并可随时间推移消失;MRS可见乳酸峰,早期可不明显。病灶具有以下特点:大脑皮层病灶可呈对称或不对称性分布,基底核、丘脑和脑干病灶多呈对称性分布,病灶发生的先后顺序难以确定。7例14岁之前发病的患者有6例早期即出现基底节、脑干或小脑病灶,仅1例11岁患者早期出现大脑皮层病灶,后期出现基底节和脑干病灶;另外1例40岁患者大脑皮层和基底节病灶同时被发现。5例进行了血乳酸检测,其中4例稍偏高;3例进行了脑脊液乳酸检测,均轻度升高。6例患者进行了肌肉病理学检查,3例破碎红纤维(+),3例琥珀酸脱氢酶深染(+)。基因检测提示mtDNA G13513A基因突变2例,T10158C突变2例,A13084T、G10197A、T10191C、T13094C突变各1例。其中2例G13513A基因突变患者分别为11岁和7岁,与本例报道相仿;但11岁患者皮层病灶出现在前,基底节、脑干病灶出现较晚,这与本例不同;而7岁患者病灶出现先后顺序不明确。与之比较,本例报道为男性,10岁起病,小脑病灶出现最早,短时间内出现枕叶和脑干病灶,随后出现多发游走性大脑皮层病灶,累及枕叶、额叶、颞叶和顶叶,最后出现双侧基底节病灶,即MELAS与Leigh病的特征性病灶交替出现。另外,本例报道患者血乳酸不高,文献总结中的2例G13513A基因突变患者血乳酸水平未提及。

G13513A基因突变是常见的线粒体ND5编码的基因突变,1997年由Santorelli等在MELAS综合征患者中首次发现,其临床表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Shanske等对12例ND5基因G13513A突变患者的研究发现,9例婴儿或儿童有典型Leigh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3例成人有典型的MELAS综合征表现。王朝霞等总结了6例G13513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后推测,G13513A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与发病年龄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成年发病者常表现为MELAS综合征,而儿童或青少年发病者则表现为Leigh病或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另外,外周血检测基因突变负荷敏感度似乎不如尿液和肌肉,所以线粒体基因检测宜首先考虑肌肉或尿液DNA样本。

本例患者具有线粒体脑肌病的典型临床特征,MRI提示早期病灶累及小脑、枕叶和脑干,随病情进展广泛累及大脑皮层,最后对称累及双侧基底节,血乳酸不高,MRS提示病灶部位乳酸峰增高,基因检测提示G13513A基因突变率进行性升高,症状也随之进展加重。上述情况符合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结合基因检测可以确诊。目前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有限,治疗上以对症处理为主,相关研究尚待深入。

文章来源:神经病学医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