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下病,是阴精不藏所致。相火下衰,肾水澌...

 学齐宜荷 2020-10-26
带下病,是阴精不藏所致。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滞瘀堵,结于少腹部,阻碍阴精上济的通路,肾水失藏,肝木肆意疏泄,所以阴精流淌,而为带下。带下,是因为任脉之阴旺,带脉不能够约束所致。
五藏之阴精,皆于任脉统领。任脉中阳气秘藏,带脉横束,环绕腰间如带,为之收引,所以能够敛精而不泄。任脉寒,带脉不引,精华流溢,则为带下。水下泄而火上炎,因而多有夜热骨蒸,掌烦口燥的表现。
然而下寒上热的缘由,过错不在于心肾,而在于脾胃之湿。盖气根于肾,坎之阳也,升于木火而藏于肺。血根于心,离之阴也,降于金水而藏于肝。金性收敛而木性生发,金随胃降,收敛之政行,离阴下潜而化浊阴,是以气凉而水暖;木从脾升,生发之令畅,坎阳上达而化清阳,是以血温而火清。阳气不郁则寒不作也。土湿而脾胃不能够运转,阴阳莫交,阳气上郁而热生于气,阴气下郁而寒生于血。血寒,所以凝涩而瘀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