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景扬 | 我和战友勇夺冠军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青麦仁粥

布达拉宫里的虔诚

草堆洞里的温暖与快乐

我和战友勇夺冠军

江都   陈景扬

作者陈景扬,江都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扬州市三届人大代表,一级警督,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曾任南京陆军学校教官、解放军某部师宣传科长、扬州市公安局宣传处长、仪化公安分局政委、纪委书记;曾在中央级和省级报刋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理论综述、教学研究、人物通讯等文章70余篇。


那是1978年,我在解放军某部一营一连一排当排长。

一天,营教导员潘有时(1959年底入伍,江苏盐城人。是我们新兵连的指导员)突然来到连队找到我,说:“团里下个月要搞乒乓球团体比赛,从二连、三连各抽一人,加上你,组成我们一营代表队。那两人都是班长,但由你负责,在营部集训10几天,尔后到团里参加比赛。要打出水平,打出我们一营的精神风貌。”

听了教导员的话, 我心里直打鼓,虽然喜欢乒乓球,但球技不行,要代表全营去团里比赛,怎能行呢?于是,诚恳地向教导员说,“我打得不好,是不是找一个打得好些的?”教导员却满有把握地说:“小陈,你就别谦虚啦,我和营长了解过了,全营打得好的就你们几个。”

看到领导信任的目光,话又说到这个份上,就不好再推辞了。第二天就告别全排战友,赶到营部报到了。

在营部活动室,教导员作了简短动员,我们就摆开了“战场”。三连来的选手,是个“左撇子”,山东兵,入伍前受过专门训练,在团里单打比赛中拿过第三名 ;二连来的选手是个“大个子”,他的球打得比我好。

一天练下来,大汗淋漓、腰酸背痛,晚上睡觉一夜到天亮。

在后来的集训中,除了正课时间,还起早带晚,加班加点。没有教练员,我们就请“左撇子”担任,制定了计划,从基本功练起,带球、发球、搓球、推挡、拉球、扣球、近远台球和左右侧球的处理、攻防转换……一环也不放松。手指被磨破了皮,贴个小膏药再练;汗出多了,干脆关上门打赤膊……教导员多次来到集训场地看望,给予鼓励,还指示营部炊事班给我们每天加个菜,并保证开水供应。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10多天就过去了,团里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初赛和半决赛,我们一营代表队居然进入了决赛。在一场场的晋级赛中,我们既提高了球技,又逐步增强了自信。

部队的集体荣誉感很強。决赛当天,团俱乐部里围了不少人,除了团政治处的领导和机关官兵,还有各单位的领导和代表。营里的潘教导员和营长陆国甫(1964年入伍,江苏南通人,后曾任团参谋长、团长、南通市中级法院院长)双双来到现场,为我们加油鼓劲。

球赛打到这个节骨眼上,想法就有了,压力也大了,本来就有些许紧张,营里两位主官一起到,心里更加紧张。我看到“大个子”的手有点抖,脸色也变了。我想,这样上场肯定不行。随即把他们喊到一边安慰道:“我们的实力不如对手(团单打冠军在他们那边),我们有些紧张,但他们更紧张。大家都认为他们稳拿第一,心理压力在他们那边。我们要放下包袱拼一把,平时怎么练今天就怎么打,输了也不要紧,只要把水平发挥出来就行,现在我们做几个深呼吸。”我们队的战友听我这么一说,紧张情绪缓解多了。

那时的团体乒乓球赛,实行的是9盘5胜制,积5分为胜队。每盘三局两胜,每局实行21分制。我队抽签为主队,对方为客队。“左撇子”为一号,“大个子”为二号,我为三号。按照排序,我是第一个出场和最后一个出场,中间还要上一场。比赛打得很激烈,观众席不断爆发出热烈掌声,前8盘双方战成4平,“左撒子”拿了3分,“大个子”拿了1分。

最后一盘决定胜负,由我和对方二号主力“对阵”。不知何故,对方是个直拍选手,不拿直拍,却拿个横拍上来当直拍用,我心里一惊,感到奇怪,为什么要这样?但很快镇静下来,集中精力投入“战斗”。双方你来我往,打到1平,关键的第3局又打到20平。双方领导和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睁大眼睛看着我们……。接着又是21平、22平、23平,从未参加过这种大赛的我,心里有些发毛,手也有些发硬。我强压紧张情绪,默默暗示自已:“没事!沉着!”突然一记猛扣,24比23,我领先1分。这时我看对手有些烦燥,更有些紧张,便抓住时机,在搓了几板短球后,突然长撇对方左侧远台,对手后退回球偏高,我打其右侧,对手退向右后侧,接球更偏高,我用尽全身力气,又猛扣对方左侧,对手又后退左后侧,接球触网未过。

啊,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第3局赢啦!关键的第9盘赢啦!一营代表队赢啦!经过两小时左右的“苦战”,最终我们三名战友以5比4积分,击败了强劲的对手,获得团乒乓球团体比赛的冠军,为一营这个光荣的集体赢得了荣誉,这真是万万没想到的!

此事虽已过去多年,但经常在脑海里翻腾。当年那种团结一心、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