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出文物(011)|太保鼎

 廿氏春秋 2020-10-26


太保鼎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50.7厘米,口宽23厘米,长36厘米,重26公斤

文物年代:西周

出土信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

馆藏地点:天津博物馆


鼎为方腹四足,鼎口上有一对直耳,耳上浮雕双兽,鼎的腹部四面用圆雕、浮雕技法,装饰有蕉叶纹和兽面纹。腹部四角有扉棱突起。鼎的四个柱足也装饰有扉棱,而且鼎足的中部装饰有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显得非常独特。鼎腹内壁上清晰地铸有“大保铸”三字铭文,线条清晰流畅。中国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大保”也就是“太保”,因此这件鼎就被称作“太保鼎”。

太保鼎是西周晚期的著名青铜器礼器,太保也就是辅助周王的要臣召公奭。太保是周朝一种职官的称谓,其主要职责是辅助周王,根据史书的记载,召公是太保,周公是太师,共同辅助周成王。太保召公名为奭,周武王死后,他和周公以长老的身份监护周成王。周公负责现在河南陕县以东的地方,召公负责陕县以西的地方,是现在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陕西省得名的原因。

与太保鼎同时出土的还有小臣犀尊、太保簋、大史卣等共七件青铜器,后来人们把在梁山发现的这七件青铜器称为“梁山七器”。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的太保簋,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的太保卣,现存北京文物研究所的太保盉,都与此有关。太保鼎出土之后,先后被山东济宁钟氏、南海李山农、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1917年,清光绪年进士,时任袁世凯政府国务卿的徐世昌将太保鼎连同西周太师鼎、小克鼎、克钟一并收藏。此后,太保鼎一直由徐家收藏,新中国建立之后,徐家后人将它们捐献给国家。

目前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