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四类典型案例——摄影项目执行的实战技巧

 吞像摄影 2020-10-27

常有朋友找我看作品,请我对他们的照片进行点评,但尴尬的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评判这些照片。在我看来,大多数朋友在照相技术上无可挑剔,又很有吃苦耐劳排除困难的精神,从而拍到了很多精彩的照片。可是这些照片真的能称之为作品么?

所谓“作品”是有一个评价标准的,那就是“体量”。这个“体量”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形式体量和信息体量。“体量”的积累需要“体系”的支撑,而“体系”的构建又需要“思想内核”、“美学观念”、“逻辑关系”、“语言方式”、“形式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构建。

当我们把照片形成“体量”时,照片才能称之为“作品”。而形成“体量”的过程,我们将其称之为“项目”。

本课程通过5次授课,帮助摄影爱好者梳理对于“项目”的认知和掌握完成项目的流程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摄影作品创作的方式方法。

课件抢先看

关于课堂

上课时间:2018年12月19日、21日、25日、27日

上课地点:吞像摄影直播间(具体方法在文末)

上课形式:直播(语音+图片)

费用:169元,结课后恢复至209元

课程安排

第一节:叙事型项目的计划和实施

主要是指传统叙事型纪实摄影项目的实施,比如拍摄图片故事,以最终完成一组具有内部逻辑关系的照片辅以相应文字构成的一个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编排上有先后顺序的完整的视觉故事的类型创作。

第二节:展示型项目的计划和实施

主要是介绍一个场景,或者是介绍一个东西,以展示它的外形外貌为主,来表现某一主题的类型创作。

第三节:论述型项目的计划和实施

通过类比呈现的方式去讨论一个社会现象,或者一个事件,比如类型学作品的创作。

第四节:抒情类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类似散文的表现形式,画面的构成和形式语言偏向抒情性的类型创作,比如,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就是典型的抒情型摄影师。

主讲老师
李 东 翰

1987年生于辽宁营口,独立摄影师

2010年6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本科班,获文学学士学位。2017年6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硕士研究生班,获艺术学硕士学位。

报名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