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然一家子轮流拉肚子,秋季腹泻到底如何防和治?

 啊墨 2020-10-27
作者 孙吉庆
最近很多人都来求助孩子拉肚子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居然全家都拉肚子,从小儿子、大儿子、妈妈,到爷爷、奶奶都拉了。
这个情况,完全按照肠道病毒侵犯的优先次序发生,因为小孩肠道最弱,大人胡吃海喝的都已经耐腐蚀了。
现在看来,秋季腹泻在最近一段时间会比较猖獗。
所以,我们赶紧给朋友们提个醒。
秋季腹泻的多发,西医检测到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的原因,它的预防和治疗其实比较简单,和其它的肠道病毒,例如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是类似的。
预防方式
01 一般预防
1.勤洗手。
2.不接触不洁的食物。
3.便后、餐前必须洗手。
4.家里人各自用各自的餐具,不要交叉感染。
5.尤其老人,不要还嚼吧嚼吧给孩子喂,这是落后愚昧的。
6.家里勤通风
7.出门戴口罩
8.尽量不要和别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防止病毒随口水进入眼睛、鼻腔)
02 中药预防(主要是空气消毒)
1.醋消毒:将醋或醋精加热后,让其在室内挥发,进行室内消毒。
2.艾烟消毒:点燃艾条后,让其在室内,尽量弥漫在整个房间。
如果觉得以上方式味道不好闻,我们推荐购买紫光灯、臭氧机进行消毒。
紫光灯对人的皮肤会造成损伤,建议在没有人的房间使用(轮流消毒),照射时长建议1个小时。
如果使用臭氧机,臭氧浓度超过3克以上时,也不能留人,否则会造成呼吸粘膜、视网膜损伤。
臭氧的半衰期是30分钟,根据我们的经验,凌晨4点结束,到早上8点还有很浓的味道,比较适用于长时间没人在的房间。
(对于上班族,家里白天没人的,推荐使用,如果同时打开风扇,有助于全面杀毒。)
治疗方式
如果您在进行上述预防后出现水泄(水状喷射性腹泻),或者在看到文章前已经中招,感染了诺如病毒,那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需要准备的材料:
1.保济口服液(推荐“王老吉”牌) 
2.藿香正气液(推荐“太极”牌)
3.保济丸    
4.保和丸   
5.生姜
注:两液两丸,其实就是中成药里的“广谱”药
如果突然发生水状腹泻,就用1瓶保济口服液、1瓶藿香正气液、1瓶保济丸混在一起吃,伴有呕吐要加一些姜。
如果呕吐的比较厉害,就要加姜和保和丸,也就是“两液两丸+姜”。因为这四个药对人体没有太多伤害,稍微超量也不怕。
3岁以下的孩子减半,3岁以上按1整瓶服用。
半岁以下的孩子就不要吃药了,还是靠妈妈母乳里的抗体最靠谱,可以增加藿香正气液+艾绒加热后,温敷肚脐。
最后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动物蛋白、动物脂肪,叶子菜等水份大的食物先暂停,以根茎类的为好,比如粉葛煮地瓜等。
想要止泻快,可以用烤箱把面粉烤焦,或用炒锅把面粉炒焦,然后打成糊加入粉葛煮地瓜里面。这个是中式“蒙脱石散”,好用好使不加重肠胃负担!
秋季腹泻怎么得的?免疫力低,夏湿遇到秋凉。
立秋之后就有秋凉,但大地带着整个夏天留下的余热,秋凉此时不明显,因此很多人都没有对凉做出防范,相对更容易受凉。
由于夏天难免会因为贪嘴而吃凉的东西,包括冷饮啊,雪糕啊,体内的寒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
同时,很多人因为运化能力弱,湿气重,为病毒病菌繁殖创造了环境,此时,环境是湿的,肠道是寒的,遇到外界的寒凉之气侵犯就容易得病。
秋季腹泻的特点
1.好发于秋季,是急性消化道疾病,引起秋季腹泻的常见病毒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属于呼吸肠道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染。
在西医分科来讲,腹泻属于消化内科,而这个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又涉及呼吸科。
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肠道,由于换季的影响,导致免疫力下降,肠上皮的刷状缘上的乳糖酶多了,就容易被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侵入。
2.此病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容易误诊。在鼻塞流涕时容易出现频繁的呕吐,一两天后出现腹泻,所以要注意辨别。
3.我们可以通过“拉”和“吐”的顺序来做判断:
先拉后吐,比较可能是霍乱、中暑、急性肠胃炎;
先吐后拉,秋季腹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症状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绝大多数患儿还会发热,但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这个病一般是先出现呕吐,随后24小时内出现腹泻,呕吐可能持续2-3天,腹泻可能高达10次之多。因此,即使不呕吐,但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多,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了
腹泻的大便一般稀薄,呈乳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偶尔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特殊腥臭味;腹泻的时间可持续约3-5天或1周,少数可长达3周。
3、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精神委靡、嗜睡、神志不清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鉴别
如果是中暑、急性肠胃炎的泄泻,一般是大便偏黄,可能带血丝样的粘液。
而秋季腹泻的大便,一般偏清,不带红色血丝样粘液,只是鼻涕状的粘液,没有腥臭味。
根据西医的理论,病毒有一定的自限性,七天一般就好了,因此,秋季腹泻没有特殊治疗,重点是注意防脱水,但临床也有两三周仍然不能恢复的,必须及时送医院。
预防
核心一点:注意保暖。
1.进入秋季后,秋季的雨会带着消除暑气的湿气,因此,不要把小孩放在低矮的小推车里,容易吸进湿气。
2.注意衣物的加减。随身带披肩,在进屋前和出屋前都披上披肩,一分钟后适应周边环境了,再拿下来,这样可以减少温差的刺激。
3.饮食要清淡。油腻的饮食会引发脾胃的疲劳,而这个疲劳会引发免疫力下降,所以要避免在入秋的时刻吃高蛋白高脂肪的东西,避免增加肠道负担。
4.避免感染。少触碰病菌,经常洗手。
5.应对:补液。不要因脱液而致身体脱水,要坚守阵地,可以通过喝粥来清肠胃,补液和防止脱水,可以适当添加山药、山楂,还可以加一点甘草水。
中医治疗思路
中医治疗秋季腹泻的主要思路就是健脾、祛湿、驱寒,这个是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具体来说,如果是小儿推拿,相应的选穴就是:
健脾:补脾、清胃、清大肠、逆八卦、再顺八卦;
驱寒:外劳宫,加一点儿天河水;
祛湿:运脾。
用药上,可以选择的有:山药扶正补津,炒薏仁化湿利水,白术培土利湿,茯苓淡渗利湿补气,人参去虚损,陈皮和胃,赤小豆利湿利水,生姜和干姜驱寒祛湿。
如果是急用,可以选择的有:
1.保济口服液2份,藿香正气水1份,保济丸适量,混合化成黏糊,一半吃一半加热敷肚。(可以用艾条直接灸,或用姜泥)。
2.姜水和保和丸直接敷肚脐。
3.吴茱萸,黑胡椒,荷香粉,藕粉,做成糊敷肚脐。(小儿用吴茱萸和黑胡椒要放少点)
4.迅速止泻:柿蒂+2g陈皮+6g山楂+2g五味子,煮水,捣碎大米,放锅里炒焦,所有东西一起煮成糊米汤喝(喝几次后可好,不能盲目用)
吐泻后如何快速恢复脾胃:陈皮山药粥。
很多人脾胃不好都是从一场腹泻之后开始的,腹泻让人迅速瘦几斤不说,还特别伤脾胃,如果恢复不好,可能就此划归脾虚行列了。
张锡纯在肠胃痢疾上也喜用山药,呕吐、腹泻症状消失后,可以煮新鲜山药粥巩固几天,取其补脾厚肠胃,扶正祛邪之意。
打败了病毒后,小身板犹如霜打的茄子——病恹恹的,无精打采。吃几天山药粥,加点陈皮化湿,稍稍煲出味即可,健脾清浊。
【做法】
陈皮3克,山药100克,大米50克;
陈皮切丝备用,山药切块备用;
所有食材放洗净放电饭煲中放适量清水,煲煮约1.5小时。
注意陈皮出味后捞出,不然会发苦。

孙吉庆,广州守仁斋中医师
近十年致力小儿身心同治体系的研究,擅长用中医推拿、针灸、汤药等方法治疗身体疾病。手法师从小儿推拿三字经派泰斗赵鉴秋、心法按摩曹龙、柔性正骨毛泰之;针法师从广东名老中医岭南候气针法黄建业、全国名老中医金氏针灸金伯华;儿科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倪珠英。
本文转自 守仁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