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读生活

 落笔天涯 2020-10-28

微读生活


    收到朋友寄来的新书,俯下头去,细嗅书页间的暗香。卸下悬浮的扉页,将载有文字的一面用刻刀切割成书签,夹在书中。此书会在背包里携带几个月,早晨取出,循着空隙翻阅几段,下班前被放置回去。回到家中,偶尔也拿出来翻阅,多半是在床上,靠着软枕,备一碟青蔬瓜果,此时读书,养心又养颜。

    所有书籍用A4打印纸的包装纸封皮,棱角分明,触之有质感。包装纸来源于身边,属二次利用,传袭节约美德。且软硬适度,附有一层透明塑料夹层,可以防雨,遮挡灰尘。一本书在背包里携带的时间长短,全在自己是否喜欢,或者,因为懒惰,因为专情,而长久的不去置换。

    书与眼镜、家门的钥匙日日厮守在一起,跟随主人晨昏日醒,同听尘世里的声响。或者树叶子撞击树叶子,或者一股风纠缠另一股风,或者主人的手指悉悉索索轻轻探入,这一时,书被拿出去,那一时,钥匙被塞进来。书与钥匙,共同承担了被随时使用的命运,且不容分辩,必须服从。

    日子久了,书里便有了主人的气味。早晨若是用大锅熬煮的羹汤,书里便有米粒膨胀、菜蔬松软的味道,可食用物质由软变硬,或由硬变软,再刚强的脊骨也架不住沸水的焖煮,而柔软的个性也会突然坚硬起来,这,全凭主人的性情和才情而定。

    中午便可随意,多半在办公室里佐餐,一边看书一边进食,偶有溅出的油珠儿突兀在某一书页上,用绵软的纸张吸了,仍留下斑斑痕迹。此时合住书页,俗世的尘便融于文字之中,下一次来读,偶然想起旧日情形,不觉会心一笑。

    那日,看一友朋友圈,说日暮西山,晚饭过后,歇于家中,烧了一盆热水,泡泡臭脚,再读读新书,这算是自己想要的极乐生活。我一笑,跑去留言,说是糟蹋了这新书。自以为书是值得敬畏的东西,总该洗了手,净了面,才可持了品读。想自己还忍了一句:读书时,最喜燃了一注印度奇南香,暗香蠢蠢流动于书页之间,只求翻翻转转那一刻,馨香自存,方为读书的小雅小趣。留言过后,有友回复读书不要在乎形式,要看重内容。又一笑,此癖好与个人习惯有关,若是将一本枯燥的书读出诗意来,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主人的气味里,幸好还有薄荷的清香。某一时,那手指被身边喜欢的男子握出汗珠儿来,又去翻书,可了不得,那书里便有了爱情的味道,每一个文字都迅即跃动,隔山呼唤,隔海游曳,这一处的爱字,会念着另一处的情字;这一边的喜,恋着另一边的欢;这一岸的痴,想着那一岸的缠。偏偏,仇和恨不愿意靠近,分和离不喜欢相聚,忧和怨不甘心联手……书里的味道,全凭主人的安置。

    “单纯混沌中有美,剧烈偏执中有美,百无禁忌中有美,谦卑克制中也有美。这些原本属于人对自身生命的处理和完善。微小人类的言论不足道,由凡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有缺漏不足。一个作者写下的文字,最终不过是与自己的生命相关。”——
安妮宝贝在《莲花》里的一段文字,被自己复制于此篇文字里。生活中,有很多闪光的东西,无需大批量阅读,多半时候属于巧遇,随之收藏。

    如果我,曾遇到过倾心的你,大概还会有一番心动,只是我已学会了冷冷地观望。世间情感,冷热参半,变数过高。如同看见焰火,许它肆意燃烧,却绝不可靠近。同理,我本是一段即将燃尽的木质材料,即使曾为香樟木,曾为樱花木,以及种种具备可燃性的植被。然我同时还具备了成为一截黑炭的心理素质,任何风向对我来说,都已风止、雨止、心也止。

    一个女人喜欢读书,自觉比一个男人嗜烟嗜酒更为惨烈。女人在书里寻到生活、爱情以及味道,甘愿燃烧或者腐朽的过程,天长日久就会得知。

    恰如我,在这个清晨,一盏金骏眉,一叠素白纸张,我在案前轻轻落笔。又恰巧,窗前有蝶戏春,树上有鸟垒巢,窗隙处有蝇虫产卵……这嘈嘈杂杂的尘世,我犹幸,自己曾经来过,且还有书香陪伴。

微 读 生 活

叶春雷  ——

过有营养的日子,不必锦衣玉食,笙歌鼎沸。靠物质刺激而让日子显得有营养,就像烹调靠厚味刺激人的味蕾一样,居于下乘。如孔子所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布衣蔬食,又有一颗包容天地宇宙的宽广的心灵,此生必定是有意义、有营养的人生。

 
落笔天涯
一个喜欢在文字里轻轻落笔的人
相信真爱与永恒
所有的相逢 都是恩泽一场
图片  |  网络
微信号
zzy-zhouzho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