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秉性刚直,辞章敏赡——缅怀宋代著名文学家、远祖王禹偁

 百荷书房 2020-10-28


秉性刚直,辞章敏赡
——缅怀宋代著名文学家、远祖王禹偁


文//王景辉


从新修的江西高安《赤溪王氏族谱》中惊喜地发现,千秋传颂的宋代著名文学家王禹偁,原来是我的一位德厚流光的远祖。


在这《族谱》中所载“家谱列传”的第一世写道:“关,字原阳,号枫林居士,行四,山东济宁人,宋翰林学士讳禹偁三世孙,大余令嘉言子,……历官至御史中丞,左迁丰城令,家因邑灵槎,遂为槎溪始祖。”于是,后人纂修了丰城《槎溪王氏族谱》。


元代初期,关公的第九世孙王元善携二子迁至高安赤溪,成为赤溪王氏始祖,此后便在丰城《槎溪王氏族谱》末尾,接续了高安《赤溪王氏族谱》。民族英雄文天祥撰写的《槎溪王氏重修族谱旧序》仍然收录在其中。他的《旧序》中写有一句:“关,实学士三世孙也。”他指的“学士”,就是王禹偁。


查阅高安《赤溪王氏族谱》,载明我是关公的第三十世孙。上溯关公的父亲嘉言、祖父禹偁,代代相加,我便是王禹偁的第三十二世孙。在王禹偁以上,没有翔实资料可查。这就是说,王禹偁是我的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光耀史册的最高远祖。


从王子梅网友的博文《王禹偁世系研究》中得知,王禹偁出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九月十七日,即公元954年,这个九月十七日应该是农历时间,按公历推算,大概是10月中旬或下旬吧。


据《宋史·王禹偁传》载,王禹偁,字元之,山东济州巨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他因敢于“直言讽谏”,“遇事敢言”,“以正自持”,立誓“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故屡屡得罪皇上或朝中高官,故三受贬谪。最后一次贬知黄州(今湖北黄冈),世称王黄州。后迁蕲州(今湖北蕲春),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病故,享年48岁,真是英年早逝啊!



史称,王禹偁“秉性刚直”、“不畏权势”,在八年之间连遭三次贬官的重大打击后,仍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写下了《三黜赋》以明其志:“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表现了他那百折不挠、坚不可摧的决心与意志。


苏轼称赞王禹偁“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形容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以死”,还断言:“有如不幸而处于众邪之间,安危之际,则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欧阳修在《书王元之画像侧》的一首七律中也写道:“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相公风采犹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容貌任昏尘。”


史籍还载,王禹偁“辞章敏赡”、“醇文奥学,为世宗仰”。他主张“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宋太宗称道“禹偁文章俊丽,无人能及者”,堪称“独步当世”;同时代诗人林逋赞叹他“纵横我宋是黄州”;文天祥也称誉王禹偁“以诗书文章显身传后,岂他人所能及哉”!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63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介绍,宋初诗文“词藻典丽而内容空虚”,虽然有人“提倡韩柳古文”,但也“不曾扭转当时的文风,只有王禹偁以他清俊的才华和丰富的创作为宋初文坛带来了更多的新鲜的气息”。并进一步阐述,王禹偁的杂文“写得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颇富文学意味”;他的“诗文大都写得平易简丽,无论抒情状物”,都比同时代作者写的作品要“活泼生动得多”。王禹偁的诗风接近白居易,“饶有风韵,以清丽的笔调,歌唱了自己的感触和怀抱”。《中国文学史》在评论了王禹偁的《录海人书》、《感流亡》、《对雪》、《村行》、《畬田词》等诗文后称,“王禹偁才力充沛,自己一生行止和经历大都有诗记载,所存诗文数量”也不少,是宋初一位“最有成就的作家”。


除了杂文、散文未作统计外,王禹偁一生写的诗歌共达660余首。著有《小畜集》、《集议》、《五代史阙文》等,王禹偁的曾孙王汾还为其编辑过《小畜外集》。


王禹偁也写过词,虽然只留下仅有的一首《点绛唇·感兴》,但却被称为“掀开两宋词坛帷幕的重要词篇”。清代王弈清称赞王禹偁这首词“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三百首译析》一书说,《点绛唇·感兴》一词“寓情于景,格调沉郁而高旷,在宋初词坛上,充分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希望能有所作为的政治热情,在艺术上交替使用比拟与衬托手法,语言清新质朴,纯任自然,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良好的开端”。从“百度”搜索到介绍王禹偁的条目中也说,这首词“即事即目,登览抒怀,寓情于景,格调深沉,雄浑有力,艺术上完全臻至成熟,在宋初小令中是别开生面的”;并简评这首词“在秾丽的气氛中以清丽取胜,在狭窄的词境中以开阔见长”,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是“很具特色”的。还引证后人的作品说,“从柳永的《雪梅香》(景萧条),辛弃疾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和姜夔的《点绛唇》(燕雁无心)等名作中”,都可看出王禹偁这首词对他们“影响的某种痕迹”。



历代选本或史籍都选录了王禹偁的诗文。清代吴楚材与吴调候纂定、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古文观止》,收进了王禹偁的《待漏记》和《黄冈竹楼记》两篇文章。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63年编辑出版的《宋诗一百首》,从第一页到第三页分别收进了王禹偁的《畬田调二首》、《寒食》、《村行》共四首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宋绝句选注析》,收进了王禹偁的《畬田调》、《清明》、《畬田词》共三首诗。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第五册中,也节录了王禹偁《感流亡》一诗。


“鹦鹉能言争似凤”?一次,一位太守在席间出了这一上句,“坐客皆未有对”。但在“屏间”,一位孩童却挥毫写出了“蜘蛛虽巧不如蚕”的对句!诸位见之,均极为惊奇。当时正在“为郡从事”,后来“入相”的毕文简也叹息曰:“经纶之才也。”随即,他就对这孩童“加以衣冠”,并“呼为小友”。


——写出这对句的孩童是谁?


——他就是我的远祖王禹偁!


“商山老乌何惨酷?喙长于钉利于镞;拾虫啄卵从尔为,安得残我负疮畜”?一位朝庭命官的毛驴背上疮口初愈,却被老乌鸦狠狠地“啄破旧疮”,吃了“新肉”,这官员一气之下,便向邻居借来鹰鹞,将这可恶的乌鸦捉住,为毛驴报了仇。过后,他便愤怒地写下了以上诗句。他在这首《乌啄疮驴歌》中最后还痛快淋漓地写道:“铁尔拳兮钩尔爪,折乌颈兮食乌脑;岂惟取尔饥肠饱?亦与疮驴报仇了”。网友王子梅点评说,这诗不只是简单的记事,“而是诗人的借题发挥,是对残害农民的贪官污吏的声讨”,也是对农民的“同情与声援”。


——为“疮驴报仇”并写下这诗的官员是谁?


——他就是我的远祖王禹偁!


“经年病不饮,此日一开樽;鉴里休嫌老,怀中已抱孙;红嫦裁锦缎,香水浴银盆;他日归田去,相扶入筚门”。一位爷爷在孙子出生三天后喜而情动,欣然写下了《寿孙三日》这首五律。


——这位当爷爷的又是谁?


——他还是我的远祖王禹偁!



读到远祖王禹偁这一件件轶闻趣事,叫我也“极为惊奇”, 也“痛快淋漓”,也“喜而情动”!


时至当代,文人学者研究王禹偁也接连不断,蔚然成风。上海师范大学的尤利英教授撰写了《王禹偁游历诗歌研究》、厦门大学的陈瑶教授撰写了《王禹偁贬谪商州时期诗风研究》、广西大学的彭金海教授撰写了《王禹偁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原因初探》等。山东大学教授张忠纲在《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的文章中说,杜甫在宋代被确立为“诗圣”的地位,“王禹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说,“作为白体代表人物的王禹偁,主张学白而实亦崇杜,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都受到杜甫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子美集开诗世界”的“卓识”。因此,他认为王禹偁是“当之无愧”的“两宋尊杜第一人”。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李增华在《王禹偁诗歌艺术风格及在诗史上的地位》的文章中说,“作为宋初大家,王禹偁心怀社稷,体恤苍生”,写出了“感情深挚、沉郁的作品”,形成了“平易清丽和沉郁峻拔兼具的诗风”,为宋代文人的诗歌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敬爱的王禹偁远祖啊,您刚直的秉性,为我们中华民族弘扬了正义;您敏赡的辞章,是我们伟大祖国灿烂的瑰宝。您这“尊杜第一人”,功勋不朽;您这“示范作用”,标杆永立。作为后人,我深情缅怀您,无限敬佩您,虔心景慕您,为有您这样万古流芳的远祖而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


作者简介:
王景辉,网名炼文悠悠,1942年11月出生,江西高安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福建前线〔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任编辑,转业后在涉台部门从事对台宣传工作。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军红叶诗社社员。诗文在国内外有关网站多次获奖、置顶、加精,并选入《我的中国梦——网络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选》《爱的旋律》《网与人生──中国新散文精选》《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诗国诗典·2012》等多种版本。著有综合文集《梦向海峡飞》、诗集《马厩集》《涉台即咏》、代笔回忆录《追梦的岁月》。
通信地址:江西宜春市委大院46栋3单元3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