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积累和商业进步

 长孫无忌 2020-10-28



1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感:像我这样自诩爱读书的人,假设一年能读100本,其中有超过95本书都是翻译过来的。国内作者写的,能有5本就不错了。包括每天看到的优质的报道、科技类文章,大量也是编译的——连tiktok要不要卖要卖给谁,我们也是看了外媒报道才知道。

所以我老觉得中国要离开世界这个大体系绝不可能。就这么说吧,不让翻译国外的书、国外的报道,国内的出版社和媒体,产能保守估计得减少一半,夸张点能到90%。

这个直白的事实说的是这样一件事:虽然生活在墙内,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其实受到了大量的人类积累的知识的滋养,这些知识中的很多,都是用英文写成,然后翻译过来的。

我们(当代的我们,不是说历史悠久的5000年)对人类知识积累的贡献,是远低于我们的经济体量的。2019年中国的GDP总量是99.1万亿,占全球GDP总量的16%左右。我还心血来潮查过一遍中美同类型公司的市值,中国的领先公司,市值大概是美国同类型公司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阿里巴巴市值8000亿美元,是亚马逊的二分之一;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安踏市值不到400亿美元,耐克是1800多亿美元,五分之一左右。

2

为什么中文世界的行动者这么不爱分享呢?失败的经验不愿意分享,成功的经验也不愿意分享。真有点浪费了文字一大功能的感觉。(这里要区分下:在社交网络上抬杠不能算分享,因为没有传递有价值、可积累的内容;很可能抖音和快手的大部分短视频也不能算分享,同理,没有传递有价值、可积累的内容;这方面我没有研究,得问潘乱老师)

第一可能是没有传统延续的意识。

乔布斯老师知道自己患病之后,这么骄傲、不通人情的人,都愿意去找艾萨克森,请艾萨克森给自己写传记;然后第一次还被拒绝了。(艾萨克森的回复是:我认为他还处在事业的波动期,等待他的还有诸多跌宕起伏,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

我推测乔布斯这么做,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身处在一个传统里。他要为这个传统做贡献,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这个传统的知识积累做贡献。

这个传统往大里说可以上溯到富兰克林,往小里说也可以从惠普的休利特和帕卡德、英特尔的罗伯特·诺伊斯开始。乔布斯从苹果公司被赶出去时,就曾经去找诺伊斯他们道歉,说抱歉自己搞砸了,没接好这一棒;临终之前乔布斯还愿意跟拉里·佩奇、扎克伯格等人聊天,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传统的一部分,有责任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后辈。

中国真正的商业世界出现,也才只有40多年。大部分人这个世界中的人,可能还没有这个建立传统、为传统贡献知识的意识。

第二可能是出于恐惧。恐惧说错了话,恐惧被嘲笑。恐惧权力,恐惧同辈,恐惧大众。所以,“闷声发大财”最好,还能留下低调和谦逊的美名。

不仅仅是商业家。美国有名有姓的政治家,卸任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写回忆录。卸任的总统还会建图书馆,保留自己决策时的档案、资料,给后来的历史学家看。如果不自己建图书馆,也会把自己保存的档案,捐给大学或者其他公共机构的图书馆。无论自己干了蠢事、还是干了了不起的事,至少让后来的人可以看到自己当时怎么想的、有什么经验教训。中国……

第三是外部的动力也不足。西方有发达的出版业闭环。这个商业闭环可以激励退休的政治家写回忆录,也可以激励职业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去梳理行动家们积累下的知识。

3

你可能说了,不分享就不分享,不做知识积累就不做知识积累,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想象一下每一代人都要重新发明一遍轮子,这得多痛苦?肯定是有人发明了轮子,这个知识被积累了下来;然后后面有人发现,可以把轮子跟一个木板组装在一起,就可以更轻松运东西;再后来有人发现,不一定要人来拉这个平板车,可以用马啊;再后来又有人跳出来,明明有比马更好的可以拉车的动力嘛!要想把所有这些聪明的想法都在一代人中间完成,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才需要知识积累。

最近看资治通鉴,就觉得里面的故事总是在不断重复:换太子这事儿,肯定会酿成大祸啊,“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就因为这事儿被饿死……但是那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就是要换换换!看到知识积累这个话题,我突然就想知道,这些皇帝的历史课,到底是谁教的。

知识积累的第一个好处当然就是,可以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如果我们真的是想玩一个不断延续的游戏,还能有进步,那就必须得做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抬高不断抬高整个商业世界的水位,让大家都在更高的层面上游戏,同行获益、用户获益、你自己也获益。这是个典型的非零和甚至正和的游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海底捞是你学不会,但是海底捞分享的知识和经验,确实也开始让有追求的中国餐饮老板甚至整个服务业的老板,都开始注重用户体验。再举个例子,链家和贝壳是不是抬高了整个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水位?

你我今天走进一个餐馆,能够享受到比二十年前更好的服务,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得感谢张勇、感谢海底捞。

当然了,我们是可以去看哈佛商学院的案例,隔壁美国学霸帮我们做好了知识积累。但是,但是,海底捞和贝壳的知识分享,肯定要比中国企业家们去听西南航空的案例,更有触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