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摄影】美丽的茉莉花

 格林书屋 2020-10-28

  

  

  


茉莉花,别名:茉莉,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茉莉的花极香,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花、叶药用治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

有道是:“暗香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与茉莉的花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伯虎曾在《佳人插花图》中写道:“春困无端压黛眉,梳成松鬓出帘迟。手拈茉莉腥红朵,欲插逢人问可宜。”

杨巽斋也曾作《茉莉》一首——“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回顾过去的千百年历史,关于茉莉花的诗词不知多少,字里行间,撩人的花香仿佛氤氲其中,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圣洁的小百花中流传着多少传说和历史?

茉莉花的名字由来

说到茉莉花的名字,民间一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苏州的虎丘住着一个姓赵的农民,农民家中本就贫苦,却还要养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光是种地显然是不行的。

于是赵老汉去到广东乡里谋生,每年将赚到的大部分钱都寄回家,每隔两三年才会得出空闲回家看一看。

渐渐的,三个孩子快速长大也到了能下地耕种的年纪,于是就将家里的田地分为三份,三兄弟各占一份,都用来种茶叶。

一年,赵老汉回家,带回了一捆树苗,告诉家人这是南方的那些有钱人喜欢的香花,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说罢也不管自己儿子有没有意见,就将这些树苗种在了田里,就在大儿子茶树的旁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起初大儿子并没有怎么注意这些新栽下的树苗,于是这些树苗在他的田里渐渐长大,然后开出了一朵朵小百花,田间渐渐有了香味,大儿子这时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他种的那些茶叶的叶片上也带上了淡淡的香味!

于是大儿子赶忙采了一筐茶叶拿到苏州城里卖掉,谁能想到,这种误打误撞种出的带有香味的茶叶销量极好,没过一会儿居然就卖光了,于是他闷声发大财,不吭不响的卖了一年多,久而久之大儿子赚了大钱的消息传回了家中。

回到家后,两个弟弟找哥哥当面对质,认为哥哥之所以能够种出香茶,是因为父亲种下的那些树苗导致的,所以哥哥赚的钱应该三人平分。

三兄弟为此吵得不可开胶,怒急之下的两个弟弟甚至声称要将香花毁掉,后来三人到了村里德高望重戴家,请一位一直隐居在此的隐士戴逵为他们评评理。

戴逵对赵家三兄弟说:“你们三人本就是一家人,一起生活,互相扶持,不应该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闹得四分五裂,哥哥发现了香茶多卖钱,这是件好事,你们不应该生气反倒应该高兴才对,现在迎来了财神爷,你们三兄弟自己倒是不团结起来,这是多蠢的事情?”


“这些香花就是你们家的财神爷,既然有了它那么你们何不努力培育这些香花,在各自的茶田里面都种上一些,一家人都有香花卖,一家人都赚钱,何乐而不为?”

“你们需要考虑的反倒是等你们香花出了名,如果有坏人想要来偷怎么办?所以你们从现在起就应该团结一致,轮班看护香花,把大伙的地位放在第一位。”

为了让你们记住我的话,我给你们家的香花起一个名字,就叫末利花,意思就是你们为人处世要将自己的私利放在末尾,多为大家着想!

三兄弟听了戴逵的话,幡然醒悟,回家之后团结一心,努力耕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最终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直到如今,苏州的茉莉花依旧远近闻名,不过为了字形更加美观,配得上这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于是文人们将末利花的末利两个字改成了茉莉,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茉莉花!

茉莉花的历史

茉莉花并不是中华大地的原产物,但早在汉朝《史记》中就记载了茉莉花的出现,据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至了达古波斯、天竺等地区,到达印度之后,茉莉花很快就称为了佛教圣花,之后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茉莉花也一并传入了中国境内。

唐朝的茉莉花还只停留在观赏的阶段,以其独特的香味俘虏了大量的文人墨客,成为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更是代表了士大夫的节气,与菩提子一起并称佛教的两大圣物。

而到了宋朝时期,纵然在当时已经有了将香料配入茶叶中,增添茶的香味的做法,但因为会破坏茶本身的韵味,所以一直不是主流,而茉莉花也因此侥幸逃生,只有寥寥数例将茉莉花添加到茶中,增添茶的香味的做法。

宋朝末年,以香入茶的热潮渐渐平息,茉莉花以其独特的优势稳稳占据了香料茶的一个位子。

直到明朝,茉莉花茶开始商品化,历史中有大量的文物记载了明朝当时的花茶,从原料的选择到花茶的做法,步骤详细且成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当时的茉莉花:“茉莉可薰茶”。

清朝可以算得上是茉莉花茶的一个巅峰时期,吴人顾禄的《清嘉录》中就记载了:“珠兰、茉莉花于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茉莉则去蒂衡值,号为打爪”的情况。

证明在清朝时期,茉莉花茶已经开始大量的商品化。


传说当时慈禧太后对于茉莉花就有着特殊的偏爱,因为她认为自己肤如凝脂,肌如皓雪,暗藏芬芳,和茉莉花十分相似,于是就不允许旁人摆弄茉莉花,有外国使节来中国访问,慈溪会经常将茉莉花茶作为礼品送给这些人。

在慈溪掌政的那段时间内,茉莉花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国花。

一千六百多年过去,往日的诗词似乎还在耳边回响,阵阵的芳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或许在不知不觉中这千年茉莉,早已渗透了我们的历史,永远扎根在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