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二十六:自暴自弃,岂不哀哉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原文】

    孟子曰:“自暴(自己糟蹋自己。暴,损害,糟蹋)者,不可与有言(不能和他谈论什么道理)也;自弃(自己舍弃自己)者,不可与有为(不能和他有什么作为)也。言非非,诋毁之意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居仁由义:即存仁行义。由,从,行,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安宅:可以安居的住宅。喻指仁也;义,人之正路正路:正确的道路。喻指义也。旷空旷。指安宅闲置不用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论什么道理;自己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有什么作为。出言便诋毁礼义,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仁行义,叫做自己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空着最安适的住宅不去住,舍弃最正确的大道不去走.这可真是悲哀啊!

评析

这是一段劝人不自暴自弃,而要存仁行义优美文字

孟子所说自暴的人,是那种出言便诋毁礼义的人他们自以为是,不知其非,是自己害自己。孟子所说自弃的人,是那种自认为不能仁行义的人他们不去努力,怠而不为,就认为自己不能,是自己舍弃自己。本章出典了成语自暴自弃”,意为自甘落后,不求上进我们今天使用这个成语,多指那些受挫折后不能重新振作的人。

孟子为什么把那些自暴自弃的人称之为可悲之人呢?因为他们没有精神追求,没有上进心,放着“仁”这个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不去居住,舍弃“义”这个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不去行走。一个人,如果禀赋不足,经过努力可以弥补;如果气质不佳,经过修炼可以变化。唯有自暴自弃的人,既“不可与有言”,又“不可与有为”,任凭谁都对他无可奈何。正如朱熹所说:“此章言道本固有,而人自绝之,是可哀也。此圣贤之深戒,学者所当猛醒也。”(《孟子集注》)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两千多年来,孟子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一直昭示着人们去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今天我们寻找“精神家园”,寻找正确的道路,依然不能离开“仁义”二字。这是人间固有之大道,切不可“自绝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